汉服成淘宝力捧对象,但它还是太小众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JieMian,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摄影:范剑磊摄影:范剑磊(photo:JieMian)
    摄影:范剑磊摄影:范剑磊(photo:JieMian)

    界面新闻记者 | 朱咏玲界面新闻编辑 | 楼婍沁

    汉服潮又有升温迹象。

    12月26日,淘宝服饰新增“汉服”为二级类目,该类目下再设置汉服上装、裤装、套装、半身裙、连衣裙等5个新叶子类目。

    淘宝此举意在提升对汉服品类的运营效率。一方面能让消费者用现代时装的分类逻辑挑选汉服,而不必熟知汉服形制,降低了购买的知识门槛。另一方面也能帮助商家快速匹配用户需求,提升流量的分发效率。

    据淘宝服饰,截至12月中旬,淘系平台的汉服2023年销售额接近百亿元,同比增长超50%;淘宝平台的汉服在线商品数同比增长超60%。汉服下的细分单品马面裙也因销售表现亮眼而被淘宝评为2023年度十大商品。

    *(photo:JieMian)
    *(photo:JieMian)

    汉服曾在2020年以前有过一段高速增长期,但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在过去几年有冷却趋势。

    艾媒咨询《2021中国汉服产业现状及消费行为数据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至2020年,中国汉服市场销售规模由1.9亿元大幅上升至63.6亿元。很多商家也是在这一时期入局,报告显示,2019年淘宝汉服商家数量同比增长45.8%至1188家,2020年也保持了27.8%的增速,增长至1518家。

    但由于汉服是重场景的服饰品类,消费者倾向于在出行游玩、节日庆典时穿着汉服,疫情冲击了这一需求。据艾瑞咨询等联合发布的《2022年中国新汉服行业发展白皮书》,2020年和2021年,新汉服行业市场规模增速分别为3.1%和6.4%,与此前几年比明显放缓。

    行业洗牌也在这几年发生。2021年至2022年,多家汉服品牌宣布闭店,其中不乏兰若庭、都城南庄、梨花渡等在圈内颇有名气的品牌,它们的店铺粉丝数均超百万,还有更多非头部汉服品牌也在同时期倒闭。

    消费者需求疲软,加上汉服仍属小众,受众基数本就不大,很多分散的小品牌难以靠规模化压缩成本,在价格上不具优势,也缺少资金支持,一旦现金流断裂,只能清仓出局。

    对比之下,头部品牌的地位依然稳固。以十三余和重回汉唐为例,这两个品牌均在疫情期间拿到融资。十三余在2020年和2021年分别获数千万元Pre-A轮和超亿元A轮融资,重回汉唐在2020年9月相继获得股权融资和战略融资。据公开报道,十三余2021年销售额达3亿元,重回汉唐2022年销售额为7000万元。

    也有个别新锐品牌快速崛起,如2020年创立的淘品牌织造司,它以马面裙作为主打品类切入汉服赛道。据行业媒体《卖家》报道,织造司在创立第一年就实现了百万级别的营收,并预计2023年营收能达到四五亿元。

    不过,即便汉服行业中已有品牌初具规模,也很难说如今汉服已从小众圈层走向大众市场。至少从线下渠道布局来看,汉服行业的竞争远未到成熟阶段。

    前述品牌中,十三余和织造司都暂未开设线下店,仅有重回汉唐拥有实体门店,但其11家线下店的选址多在景区或非核心商场内。这很大程度上与重回汉唐的品牌历史有关。创立于2006年的重回汉唐并不是像十三余和织造司这样的淘品牌。它最初就是从成都一家线下门店起家的。

    线下渠道的相对空白,对汉服新品牌,尤其是意图走向大众化的品牌来说,或许提供了一条超车弯道。

    已经有品牌看准了这一路径。12月初,汉服品牌织趣在上海环球港开设了第一家门店。从织趣的品牌定位和门店陈列来看,织趣对传统汉服进行了明显的改造,使其更适合日常穿搭。据品牌方介绍,织趣将率先布局长三角城市,预计2024年将会落地数十家门店,主要进驻一线商场。目前织趣暂未布局线上渠道。

    值得提到的是,织趣母公司载艺星辉在运营“三坑”(指汉服、JK制服、洛丽塔裙)服饰品牌上拥有一定经验,曾和演员徐娇合作推出汉服品牌织羽集,旗下洛丽塔裙品牌仲夏物语目前拥有50多家门店。载艺星辉曾在2018年获2000万元天使轮融资,2020年获千杉投资少数股权融资。

    线下场景的恢复或将为织趣这样主攻线下的汉服品牌带来新机会,也有望促进汉服行业向成熟化和大众化发展。但从融资热度来看,资本对此仍较为冷静。自2022年开始,暂未有汉服品牌传来获新融资的消息。

    界面新闻记者 | 朱咏玲界面新闻编辑 | 楼婍沁

    汉服潮又有升温迹象。

    12月26日,淘宝服饰新增“汉服”为二级类目,该类目下再设置汉服上装、裤装、套装、半身裙、连衣裙等5个新叶子类目。

    淘宝此举意在提升对汉服品类的运营效率。一方面能让消费者用现代时装的分类逻辑挑选汉服,而不必熟知汉服形制,降低了购买的知识门槛。另一方面也能帮助商家快速匹配用户需求,提升流量的分发效率。

    据淘宝服饰,截至12月中旬,淘系平台的汉服2023年销售额接近百亿元,同比增长超50%;淘宝平台的汉服在线商品数同比增长超60%。汉服下的细分单品马面裙也因销售表现亮眼而被淘宝评为2023年度十大商品。

    *(photo:JieMian)
    *(photo:JieMian)

    汉服曾在2020年以前有过一段高速增长期,但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在过去几年有冷却趋势。

    艾媒咨询《2021中国汉服产业现状及消费行为数据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至2020年,中国汉服市场销售规模由1.9亿元大幅上升至63.6亿元。很多商家也是在这一时期入局,报告显示,2019年淘宝汉服商家数量同比增长45.8%至1188家,2020年也保持了27.8%的增速,增长至1518家。

    但由于汉服是重场景的服饰品类,消费者倾向于在出行游玩、节日庆典时穿着汉服,疫情冲击了这一需求。据艾瑞咨询等联合发布的《2022年中国新汉服行业发展白皮书》,2020年和2021年,新汉服行业市场规模增速分别为3.1%和6.4%,与此前几年比明显放缓。

    行业洗牌也在这几年发生。2021年至2022年,多家汉服品牌宣布闭店,其中不乏兰若庭、都城南庄、梨花渡等在圈内颇有名气的品牌,它们的店铺粉丝数均超百万,还有更多非头部汉服品牌也在同时期倒闭。

    消费者需求疲软,加上汉服仍属小众,受众基数本就不大,很多分散的小品牌难以靠规模化压缩成本,在价格上不具优势,也缺少资金支持,一旦现金流断裂,只能清仓出局。

    对比之下,头部品牌的地位依然稳固。以十三余和重回汉唐为例,这两个品牌均在疫情期间拿到融资。十三余在2020年和2021年分别获数千万元Pre-A轮和超亿元A轮融资,重回汉唐在2020年9月相继获得股权融资和战略融资。据公开报道,十三余2021年销售额达3亿元,重回汉唐2022年销售额为7000万元。

    也有个别新锐品牌快速崛起,如2020年创立的淘品牌织造司,它以马面裙作为主打品类切入汉服赛道。据行业媒体《卖家》报道,织造司在创立第一年就实现了百万级别的营收,并预计2023年营收能达到四五亿元。

    不过,即便汉服行业中已有品牌初具规模,也很难说如今汉服已从小众圈层走向大众市场。至少从线下渠道布局来看,汉服行业的竞争远未到成熟阶段。

    前述品牌中,十三余和织造司都暂未开设线下店,仅有重回汉唐拥有实体门店,但其11家线下店的选址多在景区或非核心商场内。这很大程度上与重回汉唐的品牌历史有关。创立于2006年的重回汉唐并不是像十三余和织造司这样的淘品牌。它最初就是从成都一家线下门店起家的。

    线下渠道的相对空白,对汉服新品牌,尤其是意图走向大众化的品牌来说,或许提供了一条超车弯道。

    已经有品牌看准了这一路径。12月初,汉服品牌织趣在上海环球港开设了第一家门店。从织趣的品牌定位和门店陈列来看,织趣对传统汉服进行了明显的改造,使其更适合日常穿搭。据品牌方介绍,织趣将率先布局长三角城市,预计2024年将会落地数十家门店,主要进驻一线商场。目前织趣暂未布局线上渠道。

    值得提到的是,织趣母公司载艺星辉在运营“三坑”(指汉服、JK制服、洛丽塔裙)服饰品牌上拥有一定经验,曾和演员徐娇合作推出汉服品牌织羽集,旗下洛丽塔裙品牌仲夏物语目前拥有50多家门店。载艺星辉曾在2018年获2000万元天使轮融资,2020年获千杉投资少数股权融资。

    线下场景的恢复或将为织趣这样主攻线下的汉服品牌带来新机会,也有望促进汉服行业向成熟化和大众化发展。但从融资热度来看,资本对此仍较为冷静。自2022年开始,暂未有汉服品牌传来获新融资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