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一月效应由来已久 但逐渐失去真实性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CnYes,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美股一月效应由来已久 但逐渐失去真实性。(图:REUTERS/TPG)(photo:CnYes)
    美股一月效应由来已久 但逐渐失去真实性。(图:REUTERS/TPG)(photo:CnYes)

    几十年来有个理论认为:美股 1 月涨幅往往高于其他月份。这种现象被称为「一月效应」,因为研究显示,1 月涨幅是平均月份的好几倍。这种现象在 1940 年至 1970 年代中期的小型股中最为明显。

    但在 2000 年前后,这种现象似乎有所收缩,就不再那么可靠了。由于 2023 年最后两个月股市上涨,投资人对 2024 年是否会出现「一月效应」持怀疑态度。

    「一月效应」是由投资银行家瓦赫特尔 (Sidney Wachtel) 发现的。他在 1942 年发现 1 月的异常表现,并发表论文引用大约 20 年的数据,观察到小型股在 1 月往往会大幅上涨,而且表现明显优于大型股。

    后来的研究证实了这个异常现象。1976 年 一项针对纽约证券交易所等加权价格指数的开创性研究发现,1 月平均回报率为 3.5%,而其他月份的平均回报率为 0.5%;研究数据可追溯至 1904 年。

    所罗门美邦 (Salomon Smith Barney) 对 1972 年至 2000 年的市场数据进行研究后,发现一种较小但仍可衡量的影响。根据几项研究,这种影响在 2000 年后逐渐消退。根据数据,从 1980 年代中期开始的 30 年里,小型股罗素 2000 指数在 1 月的平均涨幅为 1.5%,是一年中表现第三好的月份。但 2014 年之后,随着人们对亚马逊 (AMZN-US) 和谷歌 (GOOGL-US) 等大型科技股的狂热愈演愈烈,罗素 2000 指数在 1 月平均下跌 1%。

    也有其他理论解释这种成因。最主要的一个说法是,许多散户在 12 月进行「投资损失节税」(Tax-Loss Harvesting) 策略,抛售亏损部位以抵销收益,从而减少应纳税额。该理论认为,1 月 1 日之后,投资人会停止抛售并补充股票投资组合,导致股市上涨。

    另一个理论是行为理论:人们在新的一年做出财务决定,并相应地调整投资,从而推高股市。许多高薪投资人严重依赖年终奖金,让他们有充裕的现金可以在开年伊始进行投资。

    在 2023 年底前,美股创下为期 9 周的连续上涨,是标普 500 指数 20 年来最长的连涨。但由于小型股下挫,标普指数在 2024 年没有任何进展。虽然 1 月初的持续下跌通常预示着股市今年表现不佳,但标普 500 指数 2023 年表现出色,全年上涨 24%。从历史上看,如此大的全年涨幅通常是个好兆头。投资研究公司 CFRA 数据显示,在指数上涨 20% 以上的年份,接下来的一年有 80% 的时间平均上涨 10%。

    至于「一月效应」为何逐渐失效,一种理论认为:市场已经考量 1 月的影响,并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使这种影响无法察觉。另一种理论是:市场正在发生变化,人们更加关注大型科技股,而这种变化抵消了 1 月的影响。

    这种转变始于千禧年之始,当时正值指数化基金和 ETF 的兴起,当时投资抢购 1990 年代末所谓的「四骑士」:微软 (MSFT-US)、英特尔 (INTC- US)、思科 (CSCO-US) 和戴尔 (DELL-US)。根据《股票交易员年鑑》的数据,从 1979 年到 2001 年,罗素 2000 指数在 12 月中旬到 2 月中旬期间的表现,平均比罗素 1000 大型股指数高出 3.4%。但自此以来,罗素 2000 指数的平均回报率仅比大型股指数高出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