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私大学费补贴 应抛弃「值得」与否的争议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UpMedia,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行政院私校补贴政策的效果终于第一次呈现在学生面前,却又引发一波「资格论」。(本报资料照片)(photo:UpMedia)
    行政院私校补贴政策的效果终于第一次呈现在学生面前,却又引发一波「资格论」。(本报资料照片)(photo:UpMedia)

    近日,社群媒体、特别是 Threads 上再度掀起一波关于私立大学的论战,起因是新一学期学杂费已经开始缴纳,而私校学生所拿到的帐单,上头的应缴数额比起过去大幅降低,行政院私校补贴政策的效果终于第一次呈现在学生面前。一如往常,网路上一派国立大学学生强调自己是靠努力才争取到今日的机会,另一派人则指出家庭背景对于成绩表现的影响,情况与先前几波论战大抵相同,围绕着「天註定」与「靠打拚」各佔几分的争论。

    但比起这样的争论,更根本的问题是:所以呢?在讨论学费多寡、乃至讨论各种国家资源分配的时候,所谓「一个人是靠自己努力,还是靠家庭背景」到底哪里重要?就算一个学生在高中期间「真的很努力」,真的「完全不是靠家庭背景」,这难道国家「应该」让他比其他学生少付一个学期两至三万的学费吗?为什么是这个数额,而不是只差五千块,又或者是差距五万块?

    更进一步说,国家有「欠」不靠家庭的学生比较多吗?这种「值得」、「资格」的看法,是国家挹注教育资源时应该依循的逻辑吗?又或者,「天註定」与「靠打拚」之间的争论其实不该是重点,重点该是着眼于实际需求与预期成效,想想这笔经费该怎么用才更有助益?

    教育也不需要有「应得」的问题

    在讨论教育经费分配时,人们经常陷入应得的逻辑,希望只把资源挹注给能够证明自己「值得」的人;在教育之外,各种济弱扶贫的社福支出也经常受制于这样的逻辑,认为必须把经费花在「值得的穷人」身上,给了「不值得的穷人」就是浪费。但是,这种资格论的思维,在公共政策上其实是特例,绝非常态。

    相反地,以交通建设为例,不论是拓宽马路、延长捷运路线还是升级轨道设施,都不会有人要求受惠的乡镇居民先证明自己「值得」这样的建设,比如要居民证明自己即使通勤时间漫长,都还是会在凌晨四点半就起床准备上课上学,不像其他地区的人可能七点才起床悠闲吃早餐,由此才推得他们值得拥有更好的建设。同理,在讨论托育或长照的资源挹注的时候,多数人也不会追问:「家长、子女过去够努力吗?为什么不补助已经证明自己够努力的人就好?」甚至是公立的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设施,门票收费也多少有补贴的性质,不会按照成本收费,但我们也不会要求入馆前先考试,证明入馆者过去已经──在家庭教育和个人努力的加乘下──累积一定的文化知识,才能取得较低的票价。

    *(photo:UpMedia)
    *(photo:UpMedia)

    教育政策应当作一种「投资」,看的不是过去人们所累积的「资格」,而是未来人们怎样会过得更好、对社会整体又能怎样更为有利。(资料照片)

    在这些政策中,我们都并非计算人们「应得」资源的多寡,而是着眼讨论实际的需求与效益。比如,交通建设通常会评估的因素就包含用路人的安全,以及居民上学、上班甚至就医的需求,乃至建设升级后可以带来的经济成长等等。广义来说,我们将这些政策当作一种「投资」,看的不是过去人们所累积的「资格」,而是未来人们怎样会过得更好、对社会整体又能怎样更为有利。

    学费补贴意在增加私校学生在时间和金钱上的「弹性」

    而教育为何不该如此?执着于「因为努力所以有资格,因为靠家庭背景所以没资格」,对这个社会有什么好处?当我们反过来从投资的角度看,虽然台湾的大学就学率极高,学费补贴应该不会带来额外鼓励弱势就学的效果,本次的学费补贴仍代表是国家另外拨出一笔资源,投注在私立大学学生的未来之上。

    这样的投资具体效益高低有待未来研究,但效益从何而来却是十分明显。对于未申办缴学贷款的学生而言,由于不必急着在学期初准备好那么高额的现金,他们将有望能减少花费在打工、特别是寒暑假打工的时间,进而能将更多心力花在课业、课外探索、实习、拓展社交圈、维持身心健康等不同的活动之上。而对于申办就学贷款的学生而言,他们在生涯起步阶段贷款的压力减半,也将能以更符合自己需求的方式分配自己的薪水,在缴完房租水电之后口袋里的钱可以更多一些,也更有心力发展家庭生活、关注社会议题、提升文化消费等等,去看新闻、谈恋爱、照顾长辈、储蓄投资。同时,这也有望让他们在求职、转职各方面都更有余裕,更能找到适合的工作。

    换言之,国家这笔投资能让私校学生的生活享有更大的弹性──其实也不过是与国立大学学生同等的弹性──而这样的弹性不只能让一些学生过更好、更安稳的生活,也有机会让他们对社会整体更有贡献。

    网路上总有人质疑,有些学生未必会有效利用这样的弹性,可能只是成天无所事事。但这其实是任何政策的常态,比如托育或长照能减缓照顾者的压力,但也没有人能保证原先的照顾者会「好好利用」多出来的时间和精力,又比如国家实质补贴博物馆门票,也不能排除有些人只是进馆吹冷气,或是上传照片假装自己有品味。「浪费」的个案当然会出现,但整体而言带来的助益才是重点所在。

    既然如此,那么,除非我们预设私校学生整体浪费的程度会远比国立大学学生严重,或者说预设私校毕业生在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贡献将整体不及国立大学学生,否则我们就该以同样的标准看待国家对这两群人的补助。而入学成绩测验的只是入学前的基础学科能力成果,绝对无法精确预测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四年甚至更久的时间内能够发展出怎样的兴趣、培养怎样的才能、累积怎样的经验,在未来又会如何透过社会服务、专业能力、消费与缴税、家庭生活、公民参与等各种不同方式帮助社会。事实上,某些人「认为自己入学成绩高,必然等于能力较好,又等于其他人应该得到较少资源」的思维,才是真正荒谬而且危险的想法,不但不合乎现实,而且带有反平等与民主价值的优越感。不论如何,我们实在没有理由认为国立大学学生获得的实质补贴天经地义,却对私立大学学生特别苛刻。

    投资高等教育是对社会集体的投资

    也常有人质疑,大学教育既然能帮助人们获取更高的收入,让学生多负担一些不是很公平吗,为什么要纳税人集体负担?姑且不论国库挹注国立大学的数额更多,实在不应该特别对私立大学学生开刀,从更广泛的观点来说,这样的说法忽略了两大重点。

    首先,许多对社会非常重要的科系薪水却相对较低,比如护理、社工等等都是很好的例子,也因此,有些国家还会额外加码提供奖学金鼓励这些科系的学生,至于只是让他们的学费能与国立大学同侪齐一,在政策上更是非常合理。单就这群人而言,政府在做的事情很简单,是拿一笔钱出来投资私校毕业的护理师、社工师等人,以及各种其他低薪但重要的工作,比如文化、出版、托育、环境等等,让他们在出社会的时候可以少一点压力,早一点安顿下来,安稳地为社会做出贡献──毕竟这个社会也很需要他们,绝对不逊于需要某些「顶大菁英」。

    *(photo:UpMedia)
    *(photo:UpMedia)

    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来说,台湾政府对于高教的投资绝对还不嫌太高。(资料照片/王侑圣摄)

    其次,不管是否属于这些特定科系,大学教育也有对社会总体的价值,都相当值得投资。在大学的各个不同科系里,学生不只是学习个别科系传达的专业知识而已,也会培养许多一般性的技能,可以适用在不同领域,比如阅读写作、资料处理、语言表达、数学推理、分析评论等不同能力,而不分科系,各种团队合作、对话交流、专案执行的能力也是许多人「真正」从大学带走的收获。除此之外,在课堂内外与不同性别、地域、族群背景的同学交流,发展各式各样的关系,交朋友、谈恋爱、彼此合作,也都是大学期间重要的体验。当然,每个科系在不同能力之间各有偏重,而个别校系、个别课程的成效高低也不一样,但整体而言大学教育确实能有、也应该要有这些培养技能的功效。

    大学培育这些技能,等于是在为国家建立人才库,不但有助于经济发展,也有助于培养出更多人以更有效的方式,推动各种对社会有贡献的工作,去理解、去对化、去推动各种各样的专案与计画。从这个角度来说,降低学生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的种种资源挹注,并非只是在提升学生未来的薪水而已,更也能是对社会整体有利的投资。政策讨论该讨论的是这些效果,而非努力与否、值得与否的逻辑。

    政府对高教投资仍偏低

    教育是投资,能够让更多人的生活过得更好,也能带来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上的种种益处。而在台湾,有研究者分析数据指出,我们的GDP中每1000元有14元花在高等教育上,与OECD平均相近,问题在于,OECD平均是10块由国家支出、4块由学生的家庭自己支出,台湾却恰恰相反,每个家庭支出高高低低,平均而言要支出10块,国家只支出了4块。因此,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来说,台湾政府对于高教的投资绝对还不嫌太高,不论是要让总体资源增加,还是要降低个人身上的重担,其实都并不会是奇怪的做法。

    因此,真正重要的讨论,是怎样的投资方式最能够让台湾变成一个更好的社会,可以在各个不同面向上增加国民的「技能储备」,让我们五年后、十年后更加强韧。而既然如此,国立大学学生究竟是「靠努力」还是「靠背景」其实并非重点,因为问题不该是个别学生的「资格」或者「应得」,而该是如何建立更好的、我们共同的未来。

    ※台湾大学社会学研究所博士候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