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斯达:华为与美国的战争──对「不假外求」的共同追求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UpMedia,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华为在美国持续禁令下,反而激发举国体制最后发展出完全不同外界、与外界标准不共通的软硬体环境,也并非不能想像。(美联社)(photo:UpMedia)
    华为在美国持续禁令下,反而激发举国体制最后发展出完全不同外界、与外界标准不共通的软硬体环境,也并非不能想像。(美联社)(photo:UpMedia)

    报导指美国商务部最近撤消高通和英特尔等晶片公司供货给华为的部份销售许可证,预料会打击华为在母国市场崛起中的笔电生产事业。

    有业界人士已经憧憬,华为如果要掉下去,其他正在竞争的公司,例如台湾的  Asus、Acer 等等会不会行情看涨。

    最新市场调查中,笔电行业第一是联想(Lenovo),虽然它是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投资创始,但很快就开始国际化。在董事会高层国籍背景、总部建设、策略上,都做到了正宗的跨国色彩。问一般西人,可能更会错觉联想是美国牌子。

    虽然该公司总部在北京,但「全球行政及营运中心」设于美国北卡罗莱纳州。

    华为不一样,华为代表「中国也有高新科技」的自豪,对一般人,也是自己「亲生的」,又是中国掌握「国之利器」投资未来竞争力的「特殊超国企」。所以人们再不留意科技界,也不会觉得华为跟联想是一样的东西。

    2018年底,华为财务官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可能影响了 2019 年发生的很多大事,之后关键字都离不开「香港」和「科技」。那一年华为等中国科技企业开始被西方抵制。

    华为的手机业务失去了 Google 服务的技术供应,对很多人就变了用不到。一些市场开始禁售华为手机。不少本来接受华为兴建 5G 基建的国家,态度也开始反转。

    5 月,时任总统川普发下行政命令,赋权美国禁止「外国对手」拥有或掌控的公司提供电信设备和服务。随后美国商务部宣布将华为及其 70 家附属公司,列入出口管制实体名单,在软硬体及市场上大规模封锁华为。

    不过华为也因此得到中国官民的爱国力支援。在手机市场,统治半个世界的韩国三星,在中国市场市佔率却低到「并不重要」。华为因为最受针对,所以在其他「国牌」中有了光环。买华为不同买小米、买努比亚的。

    19 年禁令之后,华为加速「自研」,「鸿蒙」是用来取代 Android  的软体系统。也能见到华为开发其他市场,如电脑,开始生产笔电、家居电器、电脑萤幕等等。

    不同手机,能买到最新 CPU,一切都好说。中国市场还是明显买单,又给他们杀出不少新血路。

    手机方面,即使华为受政策限制,短期内还是能以存货、缩少规模、用料上将就的方法来继续业务。华为每出旗舰,还是旗舰的价钱。

    对很多中国人来说,虽然美国强硬攻击,华为还是活得好好的,值得支持。手机圈评论人也会戴上某种情怀眼镜,虽然华为手机比起同期同级对手,总是会有某些瑕疵,但因为「体谅」华为的供应链处境,就比较避重就轻,倾向给好评,不严苛。

    到了 2024 今天,机圈也开始有这类吐槽:华为 Pura70 ultra 这个质素不是不好,但应该值五、六千元,卖一万元人民币以上就完全不合理,直斥华为把「爱国消费者」当傻子。本土市场,手机市佔恢复,但一代一代产品参数、体验和价格,确是砍了刀。

    华为新开发的电脑业务,如果失去最新晶片供货,又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华为新推出的 MateBook X Pro,也是用上最新的 Core Ultra 9。有美国议员哗然,这不是最新的晶片吗?

    电脑硬体市场,不太可能永远回收几年前水平的 CPU 做奢侈办公本。那个市场「卷」而残酷,竞争品牌太多,参数差一点已经被消费者嫌弃。

    美国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 Michael McCaul 表示,商务部是为了阻止中国发展先进人工智能,并坦言「一直担心两家公司与中国过于接近」。

    但是中国及华为继续着「本土化」、「独立发展」的道路。一旦微软不再授权 Windows、失去西方供应的晶片,电脑方面,也可以换麒麟处理器加自研系统。因为中国在 90 年代末就开始搞「红旗Linux」,对去微软化或许亦有经验和准备。

    在持续的禁令之下,反而激发举国体制最后发展出完全不同外界、与外界标准不共通的软硬体环境,也并非不能想像。很难追溯「拐点」是何时出现,但「拐点」之后,是可以看到华为全速奔向「自主研发」,回应着中国对「不假外求」的慾望。

    两边也想要有全套战略系统,每个环节都掌握在自己手中,才会感觉安心,杜绝潜在对手卡自己物资或软体的可能。

    ※作者为香港评论者/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