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凌翔:法国科技无竞争力 战略无法自主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UpMedia,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马克宏着眼的是以「国防自主」为基础的「战略自主」,虽有强烈意愿,却没有能力。不只法国没有,可能整个欧洲都没有。(美联社)(photo:UpMedia)
    马克宏着眼的是以「国防自主」为基础的「战略自主」,虽有强烈意愿,却没有能力。不只法国没有,可能整个欧洲都没有。(美联社)(photo:UpMedia)

    日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五年来首次访问欧洲,到访第一站的法国总统马克宏提及欧洲应该追求「战略自主」(Strategic Autonomy),即,欧洲不应完全追随美国的战略议程,必须某种程度的在美、中之间求取一定的平衡。

    稍早的上个月25日,马克宏在巴黎大学长达两个小时的演讲中,更是细致的大声疾唿同一理念,而这也不是他第一次唿吁欧洲应该为此一「自主」奋战。

    这个议题值得讨论。什么叫战略自主?谁想要战略自主?为何要追求战略自主?如何才能做得到?

    一般来说,「战略」是指观照时间长、覆盖范围广、调动资源多的目标与原则,与「战术」的一个主要差别在于,战略针对的不是战场上的目标,譬如「战略轰炸机」要炸的可能是敌人后方的城市、工业区、人口密集的首都等等,而非战场上的军事要塞或据点,后者的例子有近来常被提及的「战术核武」,就是在战场上真的要拿出来用的核弹,而非以吓阻功能为主。

    马克宏这两年讲的欧洲战略自主,已渐渐偏重鑑于俄乌战争发生后普丁对于欧洲安全的威胁,而主张欧洲应该要建立能在战场上有效防御俄罗斯入侵的军事力量。

    可以说,马克宏着急的是以「国防自主」为基础的「战略自主」。

    本文以为,马克宏有强烈的意愿,却没有能力。不只法国没有,可能整个欧洲都没有,因为欧洲缺乏最先进的科技力。

    何以见得?来看一个例子:现代科技力中最重要的一块基石,也是台湾的强项,就是无所不在的半导体晶片制造能力,欧洲早知其重要性,但是努力追赶的进度如何呢?

    2011年12月,欧盟就提出过一份报告:《创新与数位经济》,然后近一年半后的2013年5月24日,基于这份报告,欧盟执委会首次提出一份《新电子产业欧盟战略》,因为它们认识到自己「处于失去设计与制造悠关数位经济的电子零组件能力」(at risk of losing the capability to design and manufacture electronic components that are essential for the digital economy) 。

    然而这份针对微电子、甚至奈米电子产业的战略规划似乎成效不彰,因为约十年后的2021年3月上旬,欧盟又公佈了一份《2030年数位罗盘:数位十年的欧洲之路》计划,其内容与前十年前的那份战略规划雷同。

    接着,去年9月21日,继美国通过《晶片与科学法》,《欧盟晶片法》也生效了,欧盟官网新闻稿以「数位主权」(Digital sovereignty)来形容欧盟追寻的目标,不过之前介绍法案的「Shaping Europe’s digital future」官网中,目标写的是追求「技术主权」(Technological sovereignty)。

    「数位」与「技术」二词可以随意混用吗?欧盟到底要的是什么?欧盟执委会的幕僚用一个模煳的形容词来帮衬「主权」,反映他们对于科技权力与主权之间的关系,也许认识还不够深?

    一个大国的综合国力要素大约有以下几项:政治力、外交力、国防力、经济力、资源力、舆论力、文教力,以及过去被忽视的科技力。

    传统国际关系学者最重视的是国防力或简称军力,十分合理。国际关系学门就是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发展起来的,目的就是为了追求和平,或,消弭战争。其中一个最主要的方式就是以军力制衡军力,各强国若是军武势均力敌,除非误判或擦抢走火,在理性计算得失之下,应该都不会轻易发动战争。

    以欧洲的情境来说,马克宏是希望欧洲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吓阻俄罗斯不敢继入侵乌克兰之后,再侵略其它邻近欧洲国家的领土。马克宏说欧洲(必要时─)要能够独自防卫自己的利益,现在,很幸运有拜登政府支持乌克兰,但未来一年,美、欧都有选举,「支持可能会分裂或完全消失」(support may fragment or disappear entirely)。大家都知道他担心的是其作风被《时代杂志》形容为「交易式孤立主义」(Transactional isolationism)的川普可能重新主政美国,提供给欧洲的保护伞就要收起来啦。

    除了欧洲制造的各式武器之外,马克宏还在巴黎大学的演讲中同时抱怨美国与中国:「这两个世界大国决定不尊重全球贸易规则,支持保护和补贴」(the two world powers have decided not to respect the rules of global trade by shoring up protections and subsides),唿吁欧洲「必须生产更多,我们必须更多地购买欧洲制造的商品,这是关键。」(We must buy faster, we must produce more and we must buy more that is made in Europe. That is key.)。

    可见,马克宏关心的是不只国防力,还有经济力,正是往昔国关学者最重视的两项国家权力要素,欧洲的这两项要素若都落后于美国,虽然资源力-包括人口,还有政治力、外交力、文教力都不见得输给美国,却仍然需要「仰美鼻息」。

    只是,现代大国,缺少科技力,就不可能发展新兴产业,或对传统产业进行增加竞争力的数位转型;民生所需的新兴商品就可能依赖进口;如果贸易失衡,就没钱支持国防建设,自制武器,也不可能发展尖端的精准无人武器;甚至悠关国际宣传的舆宣力(现在流行的说法叫「认知战」)少了科技力,就只能沦为观众。

    欧洲或欧盟的科技水准落后于美国,或必须依赖美国拜登政府组成的所谓「民主阵营」提供足量的先进晶片,来发展自身的经济与国防产业,则追求实质战略自主的目标,终将不可得。因为依赖关系,就是一种权力关系,也就是一种控制关系。

    科技力赖美国的欧盟,要如何自主呢?

    ※作者为中华民国国际关系学会「科技与国关研究委员会」召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