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前国防官员:白宫对台战略清晰有助强化威慑止战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EtToday,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photo:EtToday)
    *(photo:EtToday)

    ▲先前美国3名跨党派议员搭乘C-17运输机飞抵松山机场。(图/路透)

    文/中央社

    前美国国防官员包士可今天表示,美国对是否直接介入保卫台湾的战略模煳政策,未能阻止中国建军;最佳止战方式是先发制人,拜登需明确表态美国将保卫台湾,这不能是对记者的即兴回覆,而是正式声明。

    前美国国防部长办公室中国科科长包士可(Joseph Bosco)以「华府需要告诉中国─攻击台湾意味着与美国开战」一文投书国会山庄报(The Hill)。

    内容指出,今年一如1996年以来台湾所有的总统选举,中国共产党一次次警告台湾民众,不要选出不愿接受中国的最终目标,也就是政治、经济及军事控制台湾的候选人。

    包士可说,台湾过去8次选举中,有6次,包括最近的3次,台湾人民无视北京的指示,这次更是让执政的民进党拿下第3届任期。从北京的扩张主义角度来看,更糟的是,台湾新任总统赖清德曾自称「务实的台独工作者」,中国已声明这是会引战的红线。

    他表示,习近平政权称台湾新任总统赖清德为「麻烦制造者」及「分离主义分子」。赖清德当选可能是压垮习近平的最后一根稻草。

    包士可强调,习近平2012年执政以来,就称台湾问题「不能一代一代传下去」,这唿应前美国国务卿季辛吉(Henry Kissinger)2007年对台湾发出「中国不会永远等待」的警告。「但台湾人民再次无视中共的指示」。

    北京透过发起新一轮军事演习来表达对台湾的不满。共军各型主、辅战机计62架次出海活动,配合27艘共舰及海警船执行军演。包士可认为,这些行动都是中国封锁台湾的必要组成。

    他分析,与全面两栖入侵的准备不同,封锁不那么引人注目,也不需要细致的预先准备,而全面两栖入侵显然会被外界视为侵略行为。

    包士可指出,中国一步步扩大的演习已经让外界习以为常,北京还可以以类似的封锁演习作为佯攻,同时夺取金门或马祖等较小的岛屿。

    他说,封锁还有个优点,就是看起来像是「半被动式」的行动,将引发冲突的责任归咎于试图打破冲突的外部势力。如果美国空运援助台湾而引爆冲突,可能很难确定谁开了第一枪,也很难判定哪一方对引发区域冲突负有责任。这种潜在的模煳性将让第3国无法选边站。

    包士可认为,一如过往,要避免战争不可预测的代价,最佳方式是先发制人。美国对是否会直接介入保卫台湾的战略模煳政策,迄今为止阻止了实际攻击行动的发生。但这并未阻止中国大规模强化海军、空军及飞弹实力,并不断升级演习,为北京认为准备好施加威胁的那天做好准备。

    他表示,只要美国保留「不介入」的可能性,台湾、区域及世界的危险就不断增加。

    包士可指出,总统拜登曾4度表示美国将保卫台湾;前总统小布希(George W. Bush)及川普(Donald Trump)分别说过一次。然而,在这6次情况下,白宫及国务院都「澄清」美国政策不变。

    他强调,拜登需要对此再次明确表态,内容不是回答记者的即兴回覆,而是根据台湾关系法、国际集体自卫原则进行彻底审核的官方政府声明。如果中国以攻击美国资产作为回应,那将实际上构成对美国的宣战,并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取得的一切成就置于危险之中。

    对于中国「台独代表战争」的威胁,包士可说,拜登必须明确说明中国对台湾的无端攻击或封锁将使美国在外交上全面承认台湾,也就是说,「战争意味着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