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2天就夺命」致死率高达30%!「食人菌」患者暴增2.8倍…出现2症状赶快就医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StormMg,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日本的「食人菌」链球菌毒性休克症候群患者数量暴增。(示意图/Pixabay)(photo:StormMg)
    日本的「食人菌」链球菌毒性休克症候群患者数量暴增。(示意图/Pixabay)(photo:StormMg)

    近来在日本,一种被称为「食人菌」的链球菌毒性休克症候群(STSS)患者数量正在以史上最快的速度增加,感染后致死率高达30%,症状包括多重器官衰竭、四肢组织坏死等,专家提醒国民需多注意保持警惕,尤其是老年人。

    据《日本时事通讯社》报导,日本国立传染病研究所的数据显示,2023年STSS患者人数达到941人,创下自1999年开始统计以来的最高纪录,截至今年5月12日,确诊病例已多达851例,是去年同期的2.8倍。报导中提到,链球菌可分为A、B、G群,其中A群链球菌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在日本关东等地区的检出病例不断增加,厚生劳动省正加强监测,以确定这是否与STSS病例增加有关。

    据报导,日本新泻县一名男患者因右脚小伤口感染,最终高烧至40度,右脚肿胀变色,不得不截肢;另一名54岁患者右手大拇指肿胀,数小时就扩散到整只手,最终被迫开刀7次切除坏死部位。

    东京女子医科大学教授菊池贤指出,多数患者为65岁以上的老年人,这些患者常因脚上的小伤口或溃疡感染链球菌,建议护理人员应特别留意老年人脚部的清洁状况;另由于STSS初期症状难以辨别,即便就医也难以早期诊断,菊池贤唿吁,如果患者出现脚部肿胀并迅速扩大、发烧超过39度等情况,应立即就医。

    「食人菌」链球菌毒性休克症候群是什么?

    链球菌毒性休克症候群是一种由β溶血性链球菌外毒素引起的急性病症,在日本被称为「食人菌」。链球菌主要透过接触或飞沫途径传播,初期症状包括咽喉疼痛、发烧等,虽然许多人刚被感染时不会出现异状,但病菌一旦侵入血液、肌肉等组织,就会迅速发展为血压下降、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休克,最快48小时内就能夺命。

    根据我国卫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的定义,毒性休克症候群症状包括低血压及至少两项以上器官功能异常,如肾功能、肝功能异常,血小板低下或弥漫性血管内凝固症等,值得注意的是,感染初期可能仅出现轻微症状,病情却可能迅速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