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美味藏危机? 研究:甜点中可能存在致癌物质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LTN,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巧克力的美味分子也可能潜藏着健康风险;示意图。(图撷取自免费图库Unspalsh)(photo:LTN)
    巧克力的美味分子也可能潜藏着健康风险;示意图。(图撷取自免费图库Unspalsh)(photo:LTN)

    〔编译陈成良/综合报导〕巧克力为何如此美味?答案就在于它的化学成分。各种分子协同作用,创造出独特的香气,然而,这些美味的分子也可能潜藏着健康风险。一项近日刊登在《农业与食品化学期刊》(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的研究指出,虽然巧克力中许多化学物质的含量低到足以安全食用,但在某些烘焙甜点中却发现了更高浓度的这些物质。

    制作巧克力的过程中,可可豆需要经过烘焙以释放出浓郁的巧克力香气。在这个过程,当可可豆在高温下与其他成分发生反应时,会形成新的分子,例如α,β-不饱和羰基(α,β-unsaturated carbonyls)。这类羰基具有高活性,并且可能具有基因毒性(genotoxic),即在食用后可能导致DNA损伤。

    虽然这些羰基天然存在于许多食物中,但它们也被用作调味添加剂,其中一些在欧盟已被禁用,例如带有奶油味的呋喃-2(5H)-酮(furan-2(5H)-one)。

    美国知名科技网站物理学家组织网(PhysOrg)28日报导,为了进一步了解这些分子在食物中自然形成的方式,以及它们是否以可能造成健康危害的浓度存在,比利时卫生研究院(Sciensano)的专家杜沙特(Alexandre Dusart)及其同事对巧克力和其他甜点中的10种不同α,β-不饱和羰基进行了测试,其中一些已得到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确认为安全,而另一些则仍在评估中。

    研究团队自行制作巧克力,发现α,β-不饱和羰基是在烘焙和加入可可脂后形成的;然而,它们的浓度仍然过低,不会对食用巧克力造成任何健康问题。

    接下来,研究人员筛选了22种市售甜点,包括可丽饼、松饼、蛋糕和饼干,这些甜点部分有添加巧克力,部分则没有。他们发现,在这些包装好的甜点中,9种羰基的浓度比巧克力中更低。

    然而,剩下的那一种羰基——具有基因毒性的呋喃-2(5H)-酮,在可丽饼和蛋糕样本中出现了高得多的浓度,最高达每公斤4.3毫克。考虑到基因毒性物质的推荐阈值仅为每人每天0.15微克,食用这些甜点可能会超过这个限度,不过需要进一步研究才能准确评估潜在的健康风险。

    研究人员得出结论,呋喃-2(5H)-酮分子很可能是在烘焙过程中形成的,似乎与包装甜点中巧克力的含量无关。研究团队表示,这项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这些羰基在巧克力中的来源,并强调监控食品中的调味剂的重要性,以确保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