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开人类演化新谜团! 灵长类染色体图谱揭秘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LTN,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黑猩猩(Chimpanzee)被认为是与人类亲缘关系的生物,基因相似度高达98.8%,(路透资料照)(photo:LTN)
    黑猩猩(Chimpanzee)被认为是与人类亲缘关系的生物,基因相似度高达98.8%,(路透资料照)(photo:LTN)

    〔编译陈成良/综合报导〕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资助的一项研究,首次完成了6种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的X和Y染色体全序列图谱,这一突破性发现揭示了这些物种之间的巨大差异,并提供了人类演化的新视角。研究由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马科娃博士(Dr. Kateryna Makova)领导,于5月29日发表在《自然》(Nature)期刊上。

    据《每日科技网》(scitechdaily)报导,研究人员针对人类的灵长类近亲,包括黑猩猩(Chimpanzee)、倭黑猩猩(Bonobo)、大猩猩(Gorilla)、婆罗洲红毛猩猩(Bornean Orangutan)、苏门答腊红毛猩猩(Sumatran Orangutan),以及与人类关系较远的大长臂猿(Siamang Gibbon),进行了完整的染色体序列分析。

    过去,科学界对灵长类Y染色体的演化过程知之甚少。这项研究表明,Y染色体的演化速度远快于X染色体,以苏门答腊红毛猩猩为例,其Y染色体长度是大长臂猿的两倍。这可能是由于Y染色体仅存在于雄性个体中,导致其积累突变的速度更快。

    科学家发现,灵长类X和Y染色体上存在大量回文结构(palindromes),这些结构如同基因的「备份系统」,对基因保护有重要作用。

    研究指出,Y染色体的快速演化与细胞中仅有一条Y染色体、雄性突变偏差(male mutation bias)及小种群规模等因素密切相关。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Y染色体上的基因数量和结构在不同物种之间差异显着,这些差异可能影响到物种的繁殖能力和演化潜力。这些基因特征的多样性,不仅使研究人员能够更深入地探索灵长类动物的生物学和繁殖机制,还为未来的基因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并进一步揭示人类演化的奥秘。

    人类和大猩猩(Gorilla)之间DNA的差异,也只有1.62%。(路透资料照)(photo:LTN)
    人类和大猩猩(Gorilla)之间DNA的差异,也只有1.62%。(路透资料照)(photo:LT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