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肖鲁以作品"垃圾" 批判中共艺术审查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RFA,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肖鲁的行为作品“垃圾”,是要批判中共的艺术审查机制。(photo:RFA)
    肖鲁的行为作品“垃圾”,是要批判中共的艺术审查机制。(photo:RFA)

    目前定居澳大利亚的中国艺术家肖鲁于悉尼推出名为"垃圾"的行为作品,展示中共"红线"对艺术创作造成的压抑,并且警告中共言论审查已侵蚀澳大利亚艺术界。

    “我来自中国。那里有着严格的艺术展览审查制度,到处都是不能觸碰的红线。艺术机构和艺术家的自我审查侵入着每个人的灵魂。”

    在今天(14日)开幕的展览,肖鲁发表她的行为作品。她向本台表示,这次创作的动机,是要批判中共的艺术审查机制。

    “整个Passage 画廊的展厅布置,是一个黑色的空间;然后有一些红色的灯,代表中国展览审查和言论审查──中国有一句话叫'红线';中国有很多不能触碰的红线,红线触碰了就要出事的。”

    在昏暗的小房间内,肖鲁画着一幅又一幅“作品”,然后一一把它们扔在地上;在“红线”内画下的作品,她称之为“垃圾”。

    肖鲁以“红线”影射中共艺术审查。在“红线”下完成的作品,她称之为“垃圾”;并且一一扔到地上。 (记者丘德真摄影)(photo:RFA)
    肖鲁以“红线”影射中共艺术审查。在“红线”下完成的作品,她称之为“垃圾”;并且一一扔到地上。 (记者丘德真摄影)(photo:RFA)

    肖鲁1989年于北京发表引起国际艺术界争论的装置及行为作品“对话”,天安门事件后离开中国来到澳大利亚;在悉尼居住7年后一度返回中国。直至2021年,由于中国艺术审查日益严厉,她再次返回悉尼。但她发现,虽然自己在国际上享有自由发表空间,但却感受到中共的“红线”延伸到澳大利亚。

    “就是在这里(澳大利亚),很少看到反映中国现实题材的展览。”

    在悉尼,几乎全年不间断地可以看见大大少少的艺术机构推出当代作品展览,其中不少是接受中资企业赞助;而这些展览多数是主打符合“中国特色”作品,内容压倒性地与中国社会或政治现实无关。

    肖鲁提醒,当指涉中国现实题材的作品受到大量艺术机构排拒时,对艺术家来说,会构成无形的自我审查压力。

    “所以这个现象也特别像中国,因为现在中国所有的展览审查制度下,就是看不到跟现实有关的作品。在中国现在看到的作品,大多是内容空洞的形式,在岁月静好的作品中,我看到艺术家对现实的麻木。当代艺术不是歌颂,不是表面的形式,它应该面对自己生存语境的问题,提出质疑。而这一类作品,我在中国看不到,但在澳洲也很少看到。这是个问题。”

    肖鲁透露,在悉尼曾经有画廊,拒绝发表她一些涉及中国敏感题材的内容。

    “当时我还在中国,接到画廊(朱雀画廊;Vermilion Art)的电话,叫我写一篇談中国情况的文章。那时候正好是疫情;正处在疫情封控下的我就写了一篇文章'封' 。结果画廊一直不敢发。”

    本台稍早通过电邮邀请朱雀画廊就事件置评;直到截稿前尚未收到回覆。

    对于肖鲁指出“红线”延伸至澳大利亚艺术界的问题,曾经在澳大利亚接受艺术教育、目前流亡台湾的香港艺术家黄国才向本台表示,的确有不少被包装成具有“中国特色”作品,遭利用作为中国软实力输出到海外。

    “利用古老的中国文化,但套了中共的东西在上面,然后再输出去,作为一种(针对西方进行)软实力渗透和软实力对抗;中共就是这样把每一个界别,都变成他们的战场。”

    黄国才提醒,中共透过推动具有“中国符号”的作品占据国际艺术空间,进而抢夺在艺术上的发言权。

    肖鲁的行为作品“垃圾”,还会在17日以及随后于悉尼Passage画廊持续展开;直到7月19日结束。

    记者:丘德真    责编:嘉远    网编: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