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影响寿命? 研究揭示母子关系与人类长寿的惊人秘密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LTN,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为什么人类比其他哺乳动物活得更久? 母爱可能是关键;图为情境照。(图撷取自freepik)(photo:LTN)
    为什么人类比其他哺乳动物活得更久? 母爱可能是关键;图为情境照。(图撷取自freepik)(photo:LTN)

    〔编译陈成良/综合报导〕《每日科学》(Science Daily)17日报导,一项由美国康乃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的研究表明,母子关系可能是人类寿命远超其他同体型哺乳动物的谜团的关键,也为理解人类的本质提供了新的视角。

    主持研究的康乃尔大学神经生物学和行为学的博士后研究员齐普尔(Matthew Zipple)表示:「人类寿命如此之长,与其他许多哺乳动物相比是一个非常神秘的现象。我们提出的观点是,人类长寿的部分原因,与我们生活中另一个基础性方面有关,即母子关系。」

    齐普尔和他的同事们的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在他们的模型中,他们一致发现,在幼崽的存活依赖于母亲长期陪伴的物种中,该物种往往会进化出更长的寿命和更缓慢的生活节奏,而生活节奏则由动物的寿命长短和繁殖频率来决定。

    「当我们看到母体存活率和后代适应性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强时,我们就会看到动物进化出更长的寿命和更低的繁殖频率——这与我们在人类中观察到的模式相同」,齐普尔说。「这个模型的好处在于,它对整个哺乳动物普遍适用,因为我们知道这些联系存在于灵长类以外的其他物种中,例如鬣狗、鲸鱼和象」。

    这项研究建立在「母亲和祖母假说」的基础上,该假说源对18世纪和19世纪人类群体的观察,认为如果有母亲和祖母在身边,后代的存活率会更高。齐普尔表示,这个理论主要被用来解释人类的更年期——停止生育可以降低死亡风险,让老年女性可以专注于照顾孙辈。

    齐普尔的模型更广泛也更具体,它纳入了更多母亲在后代生命中的存在或缺席如何影响其适应性的因素。研究团队根据齐普尔在狒狒和其他灵长类动物上的博士研究结果,预测了母亲在幼崽断奶后,但在幼崽性成熟之前死亡,对灵长类后代和孙辈的短期和长期,甚至跨代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