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赴中留学生锐减 新一代汉学家恐断层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LTN,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美国之音报导,中国教育旅行北京项目负责人莫大伟(David Moser)近日指出,越来越少美国学生前往中国,担心美国会因此失去一代「中国通」与「汉学家」,在商业或政治领域都需要这样的人,才能避免误判与犯错。示意图。(法新社)(photo:LTN)
    美国之音报导,中国教育旅行北京项目负责人莫大伟(David Moser)近日指出,越来越少美国学生前往中国,担心美国会因此失去一代「中国通」与「汉学家」,在商业或政治领域都需要这样的人,才能避免误判与犯错。示意图。(法新社)(photo:LTN)

    〔中央社〕美国之音报导,中国教育旅行北京项目负责人莫大伟(David Moser)近日指出,越来越少美国学生前往中国,担心美国会因此失去一代「中国通」与「汉学家」,在商业或政治领域都需要这样的人,才能避免误判与犯错。

    美国之音报导,中国教育旅行(CET,Chinese Educational Tours)是一家总部在美国华盛顿,负责招募美国学生前往中国进行短期语言文化学习的组织,1982年开始运营。

    莫大伟近期接受美国之音访问时感叹,他已经好几年没有见过一个美国学生了,担忧美国失去关键一代人,而这一代人现在本该在中国学习,变成未来的林培瑞(Perry Link)、夏伟(Orville Schell)和谢淑丽(Susan Shirk),「可是现在已经太晚了」。

    林培瑞、夏伟和谢淑丽,是美国着名的3位「汉学家」与「中国通」。莫大伟说明,缺乏了解中国的人才,对美国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损失。

    赴中的美国留学生越来越少,由于恶化的美中关系,不仅前往中国学习中文的美国学生减少,美国学生在本土学习中国的热情也在减少。

    鼎盛时期的CET,曾在中国好几个城市开展短期留学项目,包含北京、上海、哈尔滨、长沙、杭州。如今,CET网站上关于中国的资讯只剩下北京、上海、哈尔滨,而哈尔滨的页面打开后显示为「暂停至2025年春季」。

    与中国的寂寥相比,CET在台湾的项目如火如荼的进行。2022年,CET第一次开始在国立台湾大学开展暑期留学项目,就吸引了120多个美国学生。

    莫大伟说,之所以去台湾办学是因为去中国的学生太少了。

    莫大伟认为越来越少的美国学生到中国去有各种的原因,疫情期间中国严苛的封控政策期可能是个「分水岭」。当时,大批外国人纷纷离开,包括美国留学生。2022年底中国政府突然解封后,很多人也并没有立即回到中国。

    另外,莫大伟认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治下的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越发咄咄逼人的姿态以及在国内敌视西方的宣传,无助吸引赴中进行人文和商业交流。

    去年7月1日中国正式施行的「反间谍法」修订版等一系列政策,让很多美国人对前往中国旅游顾虑重重,更不用说留学中国了。

    尽管如此,中国官方仍在民间交流层面释出善意。2023年11月,习近平在美国旧金山参加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期间宣布,「为扩大中美两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交流,中方未来5年愿邀请5万名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学习」。

    6月7日,习近平覆信美国纽泽西州肯恩大学校长,鼓励中美两国高校加强交流合作。温州大学和美国肯恩大学于2006年5月正式签约合作创办温州肯恩大学,当时习近平任浙江省委书记。

    但是,再次起步并不容易。报导指出,在习近平写信的几天之后,6月10日,在中国吉林市北华大学短期授课的4名美国教师被一名中国男子持刀刺伤。

    中国官方迅速在社交媒体删除有关内容,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称此事是「偶发事件」,不会影响两国关系。

    莫大伟认为,现在警方没有公布细节,很难讲这是否出于排外情绪。「即使确实是因为敌视外国人,这个行兇者显然精神有问题,不能代表整体的中国人」。

    相较于美国在中国只有800名学生,中国在美国的学生高达30万。对于中美在彼此国家留学生数量的天壤之别,莫大伟感叹,这种不对称「对中国来说不是好事,但是对美国来说更糟」。

    他说,「中国人对美国的了解很深,从文化到政治,方方面面」。

    不过,莫大伟认为,想学习中文的美国学生还是大有人在,他认为中国的「5万名美国学生」计划值得乐观。

    他说,「现在的交流跟以前肯定不一样了,我们都在琢磨到底怎么做这个事。困难和限制当然有,我们得想方法解决,让这些美国学生体验真实的中国」。(编辑:吕佳蓉/廖文绮)113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