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三叠纪! 巴西出土2.37亿年「伪鳄类」化石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LTN,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中晚三叠纪巴西南部的景观,描绘了一只巨大的普氏龙(Prestosuchus chiniquensis)正在啃食一具二齿兽(dicynodont)的尸体,而小鳄龙(Parvosuchus aurelioi)则在争夺残羹剩饭。(取自《自然》期刊)(photo:LTN)
    中晚三叠纪巴西南部的景观,描绘了一只巨大的普氏龙(Prestosuchus chiniquensis)正在啃食一具二齿兽(dicynodont)的尸体,而小鳄龙(Parvosuchus aurelioi)则在争夺残羹剩饭。(取自《自然》期刊)(photo:LTN)

    〔编译陈成良/综合报导〕巴西新发现一种古代掠食性爬行动物Parvosuchus aurelioi的化石,为三叠纪中晚期伪鳄类(pseudosuchians)多样性提供了关键证据,并对爬行动物演化研究产生深远影响。

    据《每日科技网》(scitechdaily)23日报导,《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期刊近日发表了一篇由巴西古生物学家穆勒(Rodrigo Müller)领衔的研究,报告了巴西新发现的这种古代掠食性爬行动物,化石年代约为2.37亿年前的中晚三叠纪(Middle-Late Triassic),这一发现填补了巴西此类化石的空白。

    伪鳄类在三叠纪(Triassic Period,距今约2.52-2.01亿年前)非常普遍,其中一些大型物种是当时的顶级掠食者。小型伪鳄类如优雅鳄属(gracilisuchids)在食物链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然而在巴西之前尚未发现这类化石。

    穆勒和他的研究团队在巴西圣玛丽亚组(Santa Maria Formation)发现了一具保存完好的部分骨架,包括完整的头骨、下颌、11节胸椎、一个骨盆及部分肢体。头骨长14.4公分,具有长而纤细的下颌和弯曲的尖牙,显示出轻巧的骨架结构,估计总长不足1米。

    为纪念业余古生物学家佩德罗·卢卡斯·波塞拉·奥雷利奥(Pedro Lucas Porcela Aurélio),新物种被命名为Parvosuchus aurelioi,意为「小鳄龙」。这是巴西首次确认的优雅鳄属物种,显示了该地区三叠纪期间伪鳄类的多样性。

    据报导,这一发现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丰富了我们对三叠纪生物多样性的认识,还为研究古代爬行动物的演化提供了新的视角。透分析这些古代掠食者的化石,科学家可以更深入理解现代爬行动物的演化路径,并进一步揭示地球上生命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