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英美三国智库:中国对欧洲构成安全威胁 需要被遏制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RFA,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俄乌战争让中国和俄罗斯走得更近,但两国的意识形态仍然相去甚远,彼此只是把对方工具化;图为俄罗斯海参崴中国领事馆上空飘扬的五星红旗。(photo:RFA)
    俄乌战争让中国和俄罗斯走得更近,但两国的意识形态仍然相去甚远,彼此只是把对方工具化;图为俄罗斯海参崴中国领事馆上空飘扬的五星红旗。(photo:RFA)

    德国、英国和美国的三家智库周三(6月26日)联合发表研究报告指出,俄乌战争让中国和俄罗斯走得更近,但两国的意识形态仍然相去甚远,彼此只是把对方工具化,而两国对欧洲及其跨大西洋伙伴构成了复杂的安全威胁。中国已不再只是一个"伙伴、竞争者和系统性对手",而是需要受到遏制。

    这份报告由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所、英国查塔姆研究所和美国“德国马歇尔基金会”联合推出。

    报告指出,俄乌战争颠覆了冷战后欧洲的安全架构,对欧洲安全构成了直接、现实的威胁。中国通过多种方式来帮助俄罗斯发起的这场战争,包括传播战争叙事、增加双边贸易、提供重要的非致命武器方面的支持,以及减少莫斯科的国际孤立。

    报告指出,美国和欧洲对俄中的角色看法不同。欧洲认为,俄罗斯是欧洲最大的、最紧迫的安全威胁;美国则认为,中国对其是最重要的长期威胁,俄罗斯对其安全的挑战较为间接。

    欧盟仍然认为中国是“合作伙伴、经济竞争者和系统性对手”,但报告指出,应该将中国也标记为欧洲的安全威胁。报告建议,欧洲需要向北京提出一个更为严峻的选择:要么继续帮助俄罗斯并面临后果,要么开始减少对俄罗斯战争努力的支持,并继续享有与其主要经济伙伴的紧密贸易关系。

    报告也指出,俄中之间现在有趋同关系,但双方分歧也很多。

    报告强调,中国和俄罗斯都是非自由主义政权,他们认为目前基于规则的全球秩序中的秩序是服务于西方的,希望这种秩序发生变化,适应不同的治理模式。并且两国都有全球野心。俄中两国也都认为,美国及其伙伴对他们的国家安全构成了威胁,尤其是政权稳定。

    但俄罗斯和中国的结盟关系都是基于现实需要。俄罗斯的战略目标不仅限于征服乌克兰和建立不受挑战的势力范围,还包括削弱西方,限制美国霸权,因此俄罗斯需要盟友,而中国在这方面是无可替代的。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使得俄罗斯在与西方主导的世界秩序斗争中充当代理,这符合中国的全球野心。并且战争使西方的注意力和资源集中在乌克兰,而不是印太地区。战争还提供了可能帮助中国领导人准备印太地区冲突的经验教训。

    报告指出,俄中的这种关系并不稳固。两国人民之间的社会和文化联系仍然有限。俄罗斯担心中国可能会改变算盘,并可能导致其抛弃俄罗斯。而莫斯科“转向东方”的同时又对其在远东地区的利益有所顾虑。

    报告对如何应对俄中之间联盟给欧洲和跨大西洋伙伴带来的挑战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建议。首先,欧洲再也不能忽视中国对欧洲安全的威胁,为此需要建立一个国际空间来监测和应对俄中结盟带来的挑战。其次,目前阶段,欧洲和美国不能指望中国在结束战争中发挥作用,但也不能低估,中国有能力改变其策略。在与中国接触过程中,应有两个重点:一是建立与中国的共同利益,确保俄罗斯的核威胁不会升级并得到制止;二是,投入政治资本来提高中国支持俄罗斯战争努力的成本,要求中国在国际会议上发挥作用,以结束战争。

    报告还提出,欧盟应增加中国支持俄罗斯战争的成本,可以扩大限制中国向俄罗斯出口军民两用设备的做法;还可以考虑对协助俄罗斯逃避欧盟制裁的第三国金融机构实施二级制裁。

    记者:王允     责编:李亚千      网编:伍檫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