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盲现象 纽时:职场隐形偏见 亚裔常被错认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UDN,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亚裔不甘在职场中被视为不存在的隐形者,更不愿被标示为「模范少数族裔」。图为今年3月芝加哥亚裔抗议被归类为刻板印象。(美联社)(photo:UDN)
    亚裔不甘在职场中被视为不存在的隐形者,更不愿被标示为「模范少数族裔」。图为今年3月芝加哥亚裔抗议被归类为刻板印象。(美联社)(photo:UDN)

    纽约时报报导,在部分大企业中,中层职等的亚裔专业人士比例过高,但在领导阶层比例却不足;亚裔在职场上面临不平等,工作许久的同事连他们的名字都记不住;追根究柢后发现,原因源自许多亚裔太常遇到的状况:被别人认错,或称为「可互换的亚裔」(the interchangeable Asian)。

    美国过去一年改变种族不公的口号震天价响,许多企业推动「多元、平等与包容」计画,盼能进一步支持少数族裔劳工;然而纽时指出,许多亚裔专业人士只要求自己的同事,至少能记住他们的名字。

    出现「可互换的亚裔」一词

    纽时指出,对亚裔美国人而言,只要办公室内有其他亚裔在,就算这些人外貌和名字读音完全不像,也一定会被认错;这种情况屡见不鲜,甚至出现「可互换的亚裔」一词,来称唿此种情况。

    「被错认成另一名亚裔美国人,这种微歧视(microaggression)相当独特。」亚裔美国人文化评论家杨致和(Jeff Yang)说,「源自另一种不同情况,那就是大家常把我们想像成一个群体。」

    学者:脸盲源自于不在乎

    不过许多学者指出,亚裔脸盲现象源自于不在乎;有些人表示,这种不被在意的歧视,让办公室员工更难记住亚裔同仁的名字与脸孔,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他们的生活与主流媒体中显少接触亚裔;其他学者则认为,这种不在乎源自于美国历史的一种歧视,即亚裔的外貌与行动相近,他们成了一群不值得记得或升迁的无名机器人。

    就历史面而言,亚裔外表相似的刻板印象,深植于逾百年前的历史;当时政治人物排华,再加上美国后续与日本、南韩与越南打战,士兵被训练要视所有亚裔为一群可替换、无名无脸的邪恶群体。

    学者认为,亚裔在流行文化能见度低,也造就「错认亚裔」的经验;当大家不熟悉亚裔影星脸孔,现实生活中就更难区分亚裔。

    假恐华 亚裔演员常演反派

    河滨加州大学戏剧历史与理论教授多纳泰拉·加莱拉(Donatella Galella)指出,流行文化长期反映出西方假恐华观点,因此常安排反叛角色给亚裔演员,进一步加深边缘化亚裔的循环。

    根据多项研究,亚裔美国人是国内最难得到升迁机会的族群,即便他们佔7%美国人口而且是成长最快的种族。

    就算是亚裔在硅谷佔约50%劳力,亚裔美国人也鲜少晋升到高层,多数人是中阶管理职位;这个问题对于女性尤其明显,根据一项针对约9200名亚裔女性专业人士的研究,仅有36%的女性升到高层。

    学者:被叫错名字应勇敢纠正

    亚裔在职场上被视为可交换的现象属于体制问题,应与企业领袖讨论;但学者也认为,亚裔不妨多与同事建立连结,分享共同兴趣,还有下次被叫错名字时,勇敢纠正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