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眼!日本女子摔角是认真的吗?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MyZaker,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photo:MyZaker)

    6 月一个闷热的下午,一场女子职业摔角比赛在东京敲锣开打,台下只坐着两三百名观众。

    受到疫情影响,所有现场观众必须戴着口罩,也禁止欢呼,这让本就有些逼仄的场馆更加沉闷。

    但台上选手的光芒并没有因此被掩盖。尤其是身穿黑色比赛服的选手身材姣好,一颦一笑洋溢着自信,举手投足集可爱、美艳与帅气于一身,吸引着现场的闪光灯。

    *(photo:MyZaker)

    照片上的选手名叫作赤井沙希,是日本知名演员赤井英和的女儿。赤井英和在从艺之前曾是一名职业拳击手,而赤井沙希则恰恰相反:她原本是作为模特和演员出道,却半路出家转职为一名职业摔角手,几乎放弃了原先的演艺事业,全身心地投入到这项运动中,也已夺得过冠军腰带。

    沙希对于游戏玩家而言或许并不陌生。她曾经作为脸模在《如龙 6》里登场,也是《Fate/ Grand Order》舞台剧中羽蛇神的饰演者。

    *(photo:MyZaker)

    身为挑战者的沙希最终并没能赢下这场比赛,但被上传至网络的现场照片却传播甚广,赢得一片赞叹的同时也引来诸多疑问:

    她们这是在进行摔角比赛吗?穿成这样是认真的吗?这些女选手真的能打吗?

    对于大多人而言,日本女子摔角仍是项陌生而神秘的体育项目。

    真打,假摔

    现在说起职业摔角,大部分人会联想起美国的 WWE(世界摔角娱乐),对其第一印象往往是 " 假 ",妆容精致衣着华丽的女子摔角自然更被视作是 " 假中假 "。

    诚然,有别于作为奥运会比赛项目的传统 " 摔跤 " 或者其他搏击运动,职业摔角的最大特点就是绝大部分比赛结果都是协会的登记员(Booker)在赛前定下的,甚至连比赛的大致进程都有编排剧本。

    与其说是比赛,倒更像是一场舞台剧,登记员相当于导演,选手们则是演员。

    *(photo:MyZaker)

    这听起来就像是有悖体育精神的 " 假赛 ",但既然摔角观众对于这一点都心知肚明,自然也就不存在诚信问题。更何况胜负虽是赛前就定下的,对于台下的观众却依然是个未知数。如何将这个既定的 " 假 " 结局演绎成 " 真 ",让观众信服,正是摔角选手们实力的体现。

    事实上,正因为是 " 假赛 ",摔角才能拥有其独特的魅力。

    我们总能在摔角比赛中看见各种夸张华丽的摔投技巧,像是帅气的凌空飞踢或是充满力量感的金刚臂以及残酷的关节绞杀。

    这些技巧在真实的搏击中几乎是不可能使用的,一方面是使用者会漏出巨大空档,无疑会被先手反制;另一方面这些杀招一旦施展成功,承受者非死即伤,有悖体育道德。

    *(photo:MyZaker)

    摔角中的这些绝招看似暴力,实则是施展者运用技巧让自身承担大部分的冲击力;而承受者同样需掌握受身技,既要卸力化解彼此的撞击,也要配合演出让对方的攻击显得威力十足。

    *(photo:MyZaker)

    选手们只有默契协作,才能以最低的代价换来令观众尖叫的火爆场面。擂台上的双方既是拳脚相加的对手,同时也是心有灵犀的拍档。

    在每场比赛过后,相关团体会结合比赛的精彩程度、出现的高难度动作以及双方的演技,来对比赛进行评级打分。为了打出高星级的对局,选手们往往会拼尽全力让比赛的每分每秒都精彩纷呈。

    *(photo:MyZaker)

    所以虽然对决的结果是假的,比赛双方付出的汗与血却是实打实的。在众目睽睽下施展这些高难度技能,没有现场指挥,也没有 NG 的机会,即使失误受伤也要尽可能坚持下去 …… 这些既离不开台下的刻苦训练,也需要擂台上临机应变的现场能力,其难度和风险显然远高于一般的文艺演出,足以被视为体育运动,也诠释了何谓 " 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

    *(photo:MyZaker)

      布满血泪的荆棘路  

    日本摔角、美式摔角还有墨西哥摔角并称目前世界上的三大摔角,比赛风格也各具特色。或许出乎大部分人意料,作为亚洲唯一的摔角大国,日摔反而以追求 " 真实感 " 而闻名。

    这主要是因为日摔尽管在形式上完全借鉴自表演性质的美式摔角,但在发展初期深受日本相扑的影响,不论是选手还是观众,都依然将其视为一种严肃的格斗技,优秀的摔角选手也会被奉为 " 武道家 "。

    日本摔角也是现代最早尝试发展 " 异种无差别格斗 " 的比赛:让不同项目不同流派的搏击选手汇聚一堂,在较为自由的规则下进行对决,胜负结果并非事先预定。

    其中最著名的要数 1976 年拳王阿里 VS. 摔角名将安东尼奥 · 猪木的大战。在这场万众瞩目的对决里,猪木受规则限制,不能使用大部分擒抱技巧,因此几乎全程以背贴地面高举四肢的状态应敌,不断趁隙踢踹阿里的腿部。不擅长地面缠斗的阿里对此则束手无策。双方就这样僵持了 15 个回合,比赛以平局告终。

    *(photo:MyZaker)

    这场比赛在当时被视为一场闹剧,"RNM,退钱!" 就是现场观众们最大的呼声。拳王阿里被这场比赛送进了医院,猪木则在之后一段时间里被讽为无赖骗子。但事实上,猪木这种攻防兼备的姿态虽不好看却有效,该技巧后来被称为 " 猪木状态 ",其各类变种在多年后的 UFC、MMA 等综合格斗中依然常见,也证明了身为摔角手的猪木确实具备格斗家的才智。

    *(photo:MyZaker)

    许多人只看到猪木平躺在地,但实际上一旦缠斗更容易吃亏的是阿里

    在这样的传统下,尽管后来发展得越发娱乐化,但日本摔角始终没有放弃对 " 实战性 "" 真实性 " 的追求。

    比起讲究场外故事性和角色塑造的美式摔角,或是追求极致技巧、舞台效果堪比杂技的墨西哥摔角,日摔致力于让每一场表演如同真正的搏击比赛,不仅和正规体育比赛一样安排赛程和颁奖仪式,单场对决的进程也往往更富层次感,有着鲜明的 " 起承转合 ":从热身阶段的互相试探,到体力充沛时你来我往的激烈交锋,进入爆炸状态后双方互交大招,直至精疲力竭在地板上展开绞杀。

    *(photo:MyZaker)

    为了表现出 " 以命相搏 " 的刺激感,日摔中不仅随处可见凶险的大招,就连铺垫动作也不乏对头部要害的连续追打,这不仅在常规搏击项目中是被明令禁止的,在其他摔角比赛里也同样罕见。

    *(photo:MyZaker)

    这些动作看起来虽 " 假 ",可一旦频繁使用起来就得如履薄冰,一个小小的配合失误便可能导致挂彩乃至重伤。再配合上选手的演技,像是偷偷用小刀片划破自己造成流血效果或是假装短暂昏迷,往往能以假乱真,让观众分辨不出是否真有意外发生。

    有些选手甚至将计就计,假装情绪失控,打破原本的擂台规则,有如 " 打急了眼 " 一般追打至场外,利用场地内的各种道具互殴。日本摔角手柴田胜赖就尤其擅长演绎这类场景,有着 " 看柴田比赛千万不要坐第一排 " 的逸闻。

    *(photo:MyZaker)

    而在摔角比赛中最要极力避免的,当然就是 " 弄假成真 " 的情况。

    在 2015 年的一场女子摔角比赛中,上文提到过的世 IV 虎和另一名选手安川恶斗从开局就剑拔弩张,比赛的进展也不同往日,没有什么华丽的招式,只有拳拳到肉的厮打。

    比赛中处于下风的安川恶斗一度被世 IV 虎骑坐在地,面部被打得血肉模糊,两度跌落擂台之外。

    直到场边的队友代为抛毛巾认输,不肯放弃的安川恶斗还在挣扎着想要爬回场内;而她的队友们则痛哭着冲上台去,指责世 IV 虎不配作为摔角选手,更不配当冠军。

    *(photo:MyZaker)

    这样戏剧化的场面在 WWE 算是常见剧情,在日摔却不多见。直到赛后安川恶斗因严重的伤势宣布退役,世 IV 虎则被该联盟永久禁赛,大家才确认这真的是一场双方情绪失控之下假戏真做的恶斗。

    而在更早的 1987 年,女选手梅田麻理子在比赛过程中被对手使用了炸弹摔。这是一套较为常规的招式,双方的配合也并没有明显失误,但是受到冲击的梅田麻理子当场不省人事,并在送医后因颅脑损伤不幸逝世,年仅 29 岁。

    梅田麻理子的家人并不支持她摔角,她本人也在十一年的比赛生涯中多次受伤,但每一次都带着微笑重返擂台,是当时日本女摔界的励志榜样。她的悲剧是日本摔角界首例选手身亡的事故,也是日本女摔史上无法抹去的一道伤痕。

    *(photo:MyZaker)

    这样的例子也足以证明女子摔角绝非许多人想象中的花拳绣腿 " 过家家 ",而是充满了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危险运动。实际上,日本女摔所承载的意义也曾经一度超越体育运动本身。

      能成为英雄的不止是男性

    比起男子摔角,女性选手因为体重更轻,所以能使出更多的高飞技(也就是爬上擂台的边绳,跳起来用全部体重砸向对手的攻击),身形矫健的她们技术动作也往往更加细腻清晰,比赛的观赏性并不逊色。

    在性别平权发展较早的美国,女性选手很快就被接纳为职业摔角的一部分,女子摔角获得了良好的发展。

    但在几十年前的日本,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正如日本相扑直到 1997 年为了成为奥运会项目才开始发展女性运动员,当男子摔角在上世纪 50 年代的日本如火如荼展开的时候,女子摔角则完全得不到承认,甚至还一度被视作色情表演予以禁止。

    但随着欧美女摔角手到日本表演,一些当地女性深受感召,还是毅然加入到这项与传统日本女性形象反差巨大的运动中,成立了自己的摔角团体,反而组织起了世界上唯一独立的女子职业摔角赛事。

    *(photo:MyZaker)

    但缺乏广泛支持的日本女摔只能通过门票自力更生。为了弥补力量和体型上的劣势,女性摔角手们在擂台上往往比男选手更刻苦更拼命,比赛的节奏更快,动作也更激进,以期拉拢和留住有限的观众。但这依然难以改变日本女摔人气低迷、艰难维生的状况,各家女子摔角团体始终在破产和重组边缘挣扎。

    这一窘境直到 70 年代才由横空出世的 "Beauty Pair" 打破,这是一个由佐藤尚子和上田真基子两名女选手组成的摔角组合,她们别出心裁地在入场环节加入了演唱桥段,意外成为了众多年轻少女的偶像。她们出场的比赛收视率居高不下,发行的唱片也同样热销。

    *(photo:MyZaker)

    而在她们之后,长与千种和母狮子飞鸟组成的 "Crush Gals" 则更进一步。不论是摔角技法还是表演水平,两人都要比前辈更上层楼,还引入了复杂的情节设计,让赛事发展变得扣人心弦。

    *(photo:MyZaker)

    她们令人瞩目的表演让日本女摔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更使得女子摔角手成为了万千少女所向往的职业。日本女摔由此获得了群众基础,得以进入黄金时代。

    回头来看,我们便会发现这其实就是后来流行的 " 偶像化 ",但这样兼具力与美的偶像如今看来依旧非比寻常。就像赤井沙希一样,时至今日,依然常有歌手、模特、声优等文艺工作出身的女性投身于摔角运动,追求 " 文武双全 " 的境界。

    *(photo:MyZaker)

    日本女摔就这样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偶像文化,既是擂台,也是舞台,同时展现了女性的坚韧与柔美。

    逆境之花

    可惜的是,这并不意味着女子摔角正发展得越来越好。

    首先是日本摔角界本身存在着帮派林立、组织松散的问题,大大小小的团体和赛事各自为营,分散了观众的关注度,也缺乏有含金量的对决,导致整体发展一直踟躇不前,疫情的影响更是雪上加霜。身处其中的女子摔角自然也深受其害。

    此外,上文提到梅田麻理子不幸逝世的事件也在当时为女子摔角泼上了一大盆冷水,诸多一线选手退役,新人加入的热情显著消退,使得日本女摔在之后陷入了青黄不接的困境。

    而面对普罗大众,女性摔角选手也并未得到广泛的理解和尊重。

    22 岁的日本女性摔角手木村花在去年参加了综艺节目《双层公寓》,这是一档让互不相识的 3 男 3 女共住一栋豪华公寓的真人秀节目。

    *(photo:MyZaker)

    在一期节目中,木村花的比赛服被其他嘉宾误扔进洗衣机洗涤而严重缩水,她因此大发雷霆,痛骂该名嘉宾,后者也为此退出了录制。

    这期节目给木村花招来了大量的网络谩骂,许多人不理解她何必要为了一件衣服如此动怒。但事实上这样一件定制的女式摔角服不仅价格高昂(约要 10 万日元),更是一名选手的象征。

    木村花曾发表推特称自己每天收到至少一百条辱骂信息,并且为此难过。但网络暴力并未就此停止,更不乏针对其摔角手身份的污蔑攻击。

    节目播出两个月后,在擂台上即便头破血流也未曾退却的木村花,将自己养的猫咪安置到公司,随后返回公寓自杀身亡。

    木村花的悲剧既是网络霸凌造就的牺牲品,也折射了女性摔角手看似身为公众人物,但终究并非艺人,承担着本不应受的偏见和压力。

    日本女摔的式微在游戏界也有所体现,当《WWE 2K》卖成年货的时候,《搏击玫瑰》或是《摔角天使》这样以女子摔角为主题的游戏却已绝迹多年。

    *(photo:MyZaker)

    但无论现状如何,依然有许多女子摔角选手真心地热爱着这项运动,也一直致力于将其复兴。赤井沙希就是其中之一。

    尽管有着多重身份,但赤井沙希在公共平台上始终将摔角手认定自己的主业,做了许多努力来尝试推广日本女摔。她也是少数同时参加女子和男子摔角联盟的选手,时常参加与男选手的混战,力争为女子摔角赢得更多的关注。

    诞生和生长于逆境中的日本女摔,其真正的魅力远不止几组靓丽的照片。

    *(photo:MyZa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