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可杀,不可戴口罩!英国人为什么这么抗拒戴口罩?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UpMedia,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今年7月,伦敦国王十字车站的旅客大部分都已经戴上口罩(汤森路透)(photo:UpMedia)
    今年7月,伦敦国王十字车站的旅客大部分都已经戴上口罩(汤森路透)(photo:UpMedia)

    要是没有爆发新冠肺炎,我们大概永远不会知道东西方对于戴上口罩这件事竟然有如此天差地别的想法。尤其是英国,把「士可杀,不可辱」改成「士可杀,不可强迫戴口罩」似乎都行得通,对许多英国人来说,戴口罩真的会要了他们的命,有人甚至夸张地说宁愿得病也不要戴口罩。

    英国人到底有多抗拒戴口罩?英国政府为了控制疫情「不得不」多次改变口罩政策的「心路历程」又是如何?以下是我从二○二○年初疫情爆发,英国全国上下没人相信戴口罩能防疫,到后来政府承认戴口罩有助防疫,并在疫情出现半年后才将戴口罩纳入防疫政策的第一手观察。

    二○二○年一月新冠肺炎在中国爆发并迅速蔓延到亚洲其他临近国家时,英国也在一月底出现第一个个案。当时英国人普遍觉得没什么好怕的,新冠肺炎只是一个「亚洲来的疾病,就像严重一点的感冒而已」,压根没把疫情放在眼里。

    英国人在疫情初期对新冠病毒到底有多轻忽?最经典的例子应该是一月底英国政府以专机接回滞留在武汉的英国公民,却被发现撤侨专车的巴士司机统统没戴口罩。

    媒体询问巴士公司,巴士公司直接把球踢给政府。政府的理由是:高危险的侨民都戴了口罩,我们健康人不用戴就被保护到了。对比其他亚洲国家撤侨时大阵仗的保护措施,英国人的大意果然让他们在后来付出惨痛代价:三百多万人确诊、十多万人死于新冠肺炎。

    二月,疫情在亚洲迅速扩散,当我建议两位即将前往日本出差的英国同事戴口罩时,他们很委婉地拒绝了我,理由是觉得只要听从政府的指示,勤洗手就不会有问题。

    这件事让我感到莫大的心理压力,毕竟不只他们,整间公司、甚至全英国都不认为戴口罩是必要的防疫手段,不但民众没有戴口罩的习惯,政府推广的卫教宣导短片也不主张戴口罩,而是宣导以打喷嚏或咳嗽时遮住口鼻,以及常洗手做为主要的防疫方法。

    当时的英国医疗体系公认,戴口罩的防疫效果有限,无法阻绝病毒透过眼睛传染的可能性,如果没有勤换口罩更会对健康造成负面影响。「防疫专家」甚至说,戴口罩会制造假性安全感,让人忽略洗手的重要!

    听到如此「有创意」的借口,我打心底对英国人抗拒戴口罩的坚定意志「刮目相看」,更加相信英国人当年如何凭着坚强的意志力,以一介小岛国家之姿,在二战时成为唯一成功抵挡纳粹德国侵略的国家(真心佩服,绝无讽刺)。

    (延伸阅读:新冠肺炎刚在欧洲爆发时 为什么义大利的疫情特别严重?)

    进入三月,政府继续提倡「口罩无用论」的同时,英国境内的新冠肺炎确诊数不断攀升,从每日数百人确诊到上千人,为了防堵疫情持续扩大,政府终于在三月二十三日宣布全国封城。

    封城期间除了医护人员、警察等必要工作者必须出门工作,其他人一律在家工作,一天只能外出运动一次,剩余时间都要待在家里,家户之间禁止互访。此外,学校停课,所有商店、餐厅、酒吧、电影院、健身房等非必须店家统统关闭,只有超市对外开放。

    即便执行如此大刀阔斧的防疫政策,却还是没有列入「戴口罩」。直到封城进入第八周,二○二○年五月十一日,英国因为疫情死了三万多人,政府「终于」改口,表示在密闭场所把口鼻遮住有助防疫。虽然官方还是坚持大众不要戴医疗用口罩,把它们留给医护人员,至少终于承认口罩有用了,这应该是英国建国以来史无前例的创举!

    二○二○年六月四日,继五月首次肯定口罩的防疫功能后,英国政府在死亡人数破四万时,「超后部署」地颁布了搭乘大众交通工具强制戴口罩的政策,不遵守者将被罚款。时间点晚了整整三个月,被讽刺就像是举办 baby shower 时才唿吁准爸妈记得使用保险套,让人忍不住狂翻白眼。

    更扯的是,明明已经后知后觉,这项政策还不是立即生效,而是六月十五日才开始执行。让人不禁想问英国政府,戴口罩就戴口罩,不需要挑良辰吉时好吗?自从这项政策公布后,许多嘴硬不怕死的英国人大表愤怒,甚至说宁愿死也不愿意戴口罩,真为「士可杀,不可强迫戴口罩」下了最完美的註解。

    就在搭乘大众交通工具强制戴口罩的政策上路同一天,政府也宣布了封城后的最大解禁──所有商店全部恢复营业。好笑的是,直到商店重新开门一个月后,政府才再次慢半拍地宣布,从七月二十四日起,进入商店必须戴口罩。奇怪了,六月十五日到七月二十三日这段期间不用戴口罩有什么特殊原因吗?还是过了一个月发现确诊数又增加,所以「不得不」推出这项措施?

    (延伸阅读:为什么找不到电灯开关?谈英国厕所里三项外国人容易落入的陷阱)

    二○二○年八月底,因应中小学即将开学,戴不戴口罩再次成为焦点,英国政府再一次「不负众望」地展现了在口罩政策上犹疑不决的态度。从一开始说全体师生不用戴口罩,到开学前几天突然政策急转弯,改成十一岁以上中学生必须戴口罩,但只需要在走廊等公共区域戴,在教室里不用戴。

    学生一天中待最久的密闭空间就是教室,如果要认真防疫,教室才是要加强的重点呀?英国政府的口罩政策就是这么匪夷所思。

    当正读小学三年级的小龙包坚持在学校一整天都戴口罩,只有吃午餐才拿下来时,竟然还受到老师的「柔性劝导」,理由是政府认为幼童感染新冠病毒的比例不像成年人这么高,就算染疫通常也是轻症,所以十一岁以下的儿童不需要戴口罩。还好七岁的小龙包力排众议,拒绝了老师的「好意」,成为全班唯一、全校唯三戴口罩上学的学生。

    经历了许多次转折、延宕、落后世界其他国家防疫脚步好几拍后,英国政府好不容易渐渐宣布在不同的室内场合需要戴口罩,并在二○二○年九月,也就是疫情已经在英国蔓延超过半年之后,终于将防疫口号改成「Hands, Face, Space」,要求大家以洗手、戴口罩遮住口鼻,以及保持社交距离这三个方法来防疫,算是正式向全国人民宣布戴口罩是防疫的主要方式之一。

    对于口罩如此后知后觉,而且如此不干脆、不简单明了,加上诸多但书与奇怪的限制,这件事对我的冲击实在太大了,而且想破头都无法理解为何英国人会如此强烈抗拒。为此我访问了很多人,归纳他们的说法,得到以下三个勉强可以解释这诡异现象的答案(之所以说「勉强」是至今我还是觉得很扯!怎么会有人像英国人如此冥顽不灵)。

    第一个答案主张,口罩是给快死的人戴的。

    传统观念上,英国人认为口罩是给病入膏肓的人戴的,他们认为只有病到那种程度的人才会浑身充满病毒,需要用口罩来保护其他人,如果明明没有病到那个程度,就不要戴口罩出来吓人。

    对!就是这么荒谬,而且是存在于英国文化许久,已经根深柢固、很难改变的观念。其荒谬程度好比某些国家的男性还是对女性保有处女情结般不可理喻,对于相信的人来说却又如此坚不可摧。

    (延伸阅读:洗衣和洗碗的薪水竟然差这么多?十九世纪末英国各类女仆的年薪)

    第二个则是戴口罩会引人侧目。

    和世界上许多民族相比,英国人是非常低调的民族,他们痛恨在脸书上放闪,也不太习惯接受赞美,如果突然被称赞总是尴尬癌发作,更别提在大庭广众下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绝对会要他们的命!

    好死不死,在公共场合戴口罩就是个超容易引人注目的行为,一旦戴上口罩,就像为自己贴上「我是怪咖」的标签。这导致英国人在疫情初期很难卸下心防,戴口罩成为极难克服的心理障碍。

    最后是把脸遮住会让人联想到恐怖攻击。

    打从二○一六年以来,欧美社会的恐怖攻击事件愈来愈多,强化了西方人对于把脸遮住者的恐惧感。毕竟无论是你死我也死的自杀式炸弹客,还是疯狂大屠杀的狙击手,这些恐怖分子在肇事时,脸上大部分都是蒙住的,导致欧洲人一直对「把脸遮住」这件事心存疑虑,疫情初期欧美国家自然出现反口罩的声浪。

    由于对口罩的抗拒与不熟悉,西方人对戴口罩也产生了一些错误认知。譬如许多英国人坚持戴口罩会造成大脑缺氧,或是影响小朋友的脑部发育,世界卫生组织还为此在网站上特别澄清,并罗列了其他世界各地不同文化下的 COVID-19 迷思与不正确的防疫观念,予以一一破除。

    新冠疫情就像一面文化冲击的照妖镜,照出世界上各民族在防疫认知上的文化差异,也让英国人不得不放下对口罩的成见,接受口罩能够防止疫情扩大的事实。

    经过疫情的洗礼,目前在英国为了防疫主动戴上口罩,已经像常识一样是大家公认且稀松平常的事,走在路上随处可见戴口罩的英国人,进入店家或室内空间也绝对会将口罩戴好戴满,之前那个人人抗拒戴口罩的英国,已恍若隔世般离我们很遥远。

    而对于视戴口罩为家常便饭的我来说,疫情期间除了亲眼目睹这场别开生面的「口罩扶正记」,也再次被点醒了文化冲击真的无所不在,千万不要预设全世界的人都和自己有一样的文化理解,即便是那些被我们视为常识的平凡事物,在来自其他文化的人眼中,可能都是从来没听过的科学新知。

    *本文摘自《大不列颠小怪癖: 读者太太的英国文化惊奇点评》,时报出版。

    *(photo:UpMedia)
    *(photo:UpMedia)

    【作者简介】

    读者太太(Mrs Reader)

    英国人妻读者太太,因冠夫姓成为Mrs Reader。
    台北人,读过政治大学社会学系、复旦大学新闻研究所,毕业后当了五年记者、两年精品公关。

    二○一一年移居英国,任职英国行销顾问公司客户经理,同时身兼《商业周刊alive》、天下杂志《换日线》、《关键评论网》等杂志专栏作家,撰写和英国职场、时事相关文章,斜槓生涯资历超过八年。

    相信文化交流是进步的动力,吸引力法则是成功的关键。

    FB:读者太太在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