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魔王出山?74 岁林子祥依然独孤求败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MyZaker,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前几天我们才写过如行走 CD 一般的港圈大魔王,提到了林子祥和吕方,没想到最近有一个节目,真的请了这两位!

    这节目,就是《我们的歌》。

    林子祥一开口,我也忍不住跟着歌手们哭 …… 那是七十多岁的林子祥啊,他还在台上唱歌,仍唱得中气十足,音准音质惊人,单这一点,就足够令全场观众站立鼓掌。

    *(photo:MyZaker)

    就是在演艺圈里,这么多年来,林子祥似乎变成一个传说,他有非常高的国民度,但似乎又没有诸如 " 四大天王 " 们那样的声势,或者是流量级的 " 红 ",为什么呢?

    74 岁的林子祥一开口,杨千嬅都掉泪了

    用现在流行的 " 舞台表现 " 来说,林子祥绝对是这季《我们的歌》最大的惊喜。

    一出场,林子祥就打破了大家对他的认知,原来 " 做个好汉子 " 私底下居然是一个大可爱?

    *(photo:MyZaker)

    对所有东西都充满了好奇,吹蜡烛环节还搞怪地轻轻吹灭一根蜡烛,Lam 叔仿佛一个 4 岁的顽皮小朋友。

    *(photo:MyZaker)

    主持人调侃说,张学友曾经对媒体说过,只要有林子祥在,请不要叫我歌神。

    林子祥还幽默地回应道:是我叫他讲的嘛 ~

    *(photo:MyZaker)

    林子祥你这么可爱你的歌迷知道吗??

    但在候场的时候,林子祥又变成一个温柔长辈,说话并不大声,声音轻轻的,还笑笑地谈起,自己已经七十多岁了。

    *(photo:MyZaker)

    没想到到唱歌环节,林子祥又!变!身!了!变成大魔王,一开口唱《凭着爱》就让人跪了,观众们都坐不住了。

    *(photo:MyZaker)

    他的状态保持得依然和以前一样好,最神的是,他竟然还能一直升 key,每一个音都踩准。

    这些神操作还都是在不戴耳返的情况下进行的。

    *(photo:MyZaker)

    他戴的是助听器

    而这时,他已经 74 岁。

    这样的功力,没天赋、没个几十年的坚持自律都是做不到的,在场的歌手感同身受,所以,杨千嬅、张碧晨等歌手都哭了。

    *(photo:MyZaker)

    齐秦接受后采的时候也坦言,听林子祥唱歌真的很震撼。

    *(photo:MyZaker)

    当然震撼,如果你打开时光机看看,从 70 年代走来的林子祥,其实是娱乐圈里不可多得的 " 宝藏 ",也是娱乐圈公认的大魔王。

    " 隐神 " 到底是如何玩转乐坛的?

    现在一些年轻人可能不太知道林子祥,事实上,他的人和歌就没有过气过。

    只是因为实力太强,加上个人生活比较低调,反而活成了贵圈的一个传说。

    1、 超高能大魔王

    林子祥多厉害?几个经典名场面感受一下:

    1985 年劲歌金曲颁奖典礼,林子祥一个人又唱又跑又 rap 唱完歌曲时长 9 分 46 秒的串烧经典金曲《十分十二吋》,肺活量好到连谭咏麟都接不上;

    *(photo:MyZaker)

    2005 四大中文金曲颁奖典礼,林子祥一首《敢爱敢恨》,全场歌手无一人敢合唱。

    *(photo:MyZaker)

    后来林子祥好不容易找到拿着话筒的陈奕迅,于是,陈奕迅终于活成他歌中的样子:那年十八,母校舞会,站着如喽啰 ……

    *(photo:MyZaker)

    但吹吹还是有合了几句,很努力了

    而容祖儿更搞笑,手里拿着麦克风,欢乐拍掌,就是不唱。弹幕:只要我鼓掌,就没有人发现我拿的是麦。

    *(photo:MyZaker)

    后面古巨基接了话筒唱几句,声音基本被林子祥盖掉

    这首歌这一幕,也成为了乐坛的名场面之一。

    不过《敢爱敢做》最经典的现场,还是 1987 年的港姐决赛,四十出头的林子祥,连唱三首歌,没有耳返,中间完全没有换气声 ……

    网友:大魔王全是肺,不需要呼吸空气。

    *(photo:MyZaker)

    而到了 2001 年,54 岁的林子祥在演唱会再唱这歌,当时嗓子已唱哑了,状态也没巅峰期好,但就是这样的程度,他唱着唱着还跑起来了,没有喘气声。

    网友:???

    *(photo:MyZaker)

    再有一次经典三连唱,是 1986 年的《白金巨星耀保良》,林子祥唱了《数字人生》《A LAM 日记》和《千亿个夜晚》三首歌,前两首,又数字又是 rap,难背得不得了,他愣是超精准地唱完。

    后一首,调难找,他还高音一直上,并且是以一种 " 休息 " 状态轻松唱完的,这业务能力有多牛就不用说了。

    *(photo:MyZaker)

    魔王的招牌叉腰,哈哈哈超可爱超萌!

    当然,很多人心目中林子祥 " 高音 " 的经典还是《男儿当自强》。CD 原版已经挺高音了,而他 " 港乐 " 演唱会的的版本,是另一种大气的鼓点编曲,搭上中国风韵律,已然达到 " 人歌合一 " 的境界,完全艺术化了这歌。

    *(photo:MyZaker)

    这歌也是有故事的,早年徐克拍电影的时候,很想用《将军令》做配乐,便找上黄霑。可黄霑觉得曲很难唱,不太想做。

    直到有一次,听说林子祥想唱《将军令》,感觉救星从天而降,一天之内写好词,也才有了这首 " 非林子祥莫属 " 的作品。

    *(photo:MyZaker)

    而林子祥录完也觉得这歌好难,重点是,原歌最后的部分并没有要求他唱高八度,但感情一到,他就自然地唱上去了 ……

    这大概就是天赋吧。

    *(photo:MyZaker)

    *(photo:MyZaker)

    林子祥还提到歌里的 " 哼 "" 哈 " 都是黄霑喊的(来源:佛山日报)

    事实上,乐坛里会飙高音的人不少,能坚持用真声唱高音,气息、音准都不出错的歌手,才真的是凤毛麟角。

    2、 最冧情歌王

    但是,林子祥不是只会飙高音的怪物,他唱柔情歌也很动人。

    粤语有个词叫 " 冧 ",大概是能哄人开心、说浪漫话的意思,放在歌里就是浪漫情歌——没有什么比这词更能贴切形容林子祥的柔情歌了。

    传唱度最高的情歌,可能是他和叶倩文合唱的《选择》,至今仍是许多婚礼现场爱放的 bgm。

    而大家可能不知道,叶倩文的首本名曲《零时十分》也是林子祥的作品,他们还试过一家人一起合唱这首爱歌。

    *(photo:MyZaker)

    话说,这次上《我们的歌》,叶倩文也录视频支持林子祥,两人一直恩爱多年,同样实力彪悍又低调,这对伉俪在贵圈也是无敌了。

    *(photo:MyZaker)

    另一首最冧情歌,是林子祥的作品《分分钟需要你》," 咸鱼白菜也好好味 " 成为幸福感情状态的一种绝佳形容。而这其实是他早年写过的英语情歌,在女友的建议下写了中文版本。

    词人郑国江参照原词改动,还把林子祥常用的口语用词加入其中,便有了这首很接地气,直白得来又有趣的 " 表白歌 "。

    *(photo:MyZaker)

    硬汉唱情歌,真的很有反差萌

    其他的经典金曲,还有《在水中央》《每一个晚上》等,但我更喜欢的,是像对话一样的《三人行》,找了刘天兰、诗诗合唱,一段童声加入,很趣稚可爱的感觉。

    据说这歌当年是在儿童节目上播过的,以至于后来林子祥再灌录这歌,很多人都感觉童年回忆杀来了~

    *(photo:MyZaker)

    同专辑《活色生香》里还有一些冷门作品很优秀。

    像《泽田研二》就是他一次看了泽田研二的演唱会之后惊为天人,专门写了一首歌盛赞偶像,大呼 " 他使我像着了魔 ",还在歌里用念白讲了一段关于自己看泽田研二的感想——这也是追星的最高境界了。

    *(photo:MyZaker)

    不仅自己唱柔情歌很动人,写给别人的作品也很优质。

    徐小凤的《星光的背影》,陈百强的《宠爱》都是经典,传唱度最高的还有梅艳芳的《抱紧眼前人》,那是因为梅艳芳很喜欢林子祥的歌,说经常听《最爱是谁》和《曾经》听到哭,林子祥便给她写了《抱紧眼前人》。

    没想到,这首歌也成了梅艳芳的一生的写照。

    *(photo:MyZaker)

    来源:佛山日报

    经典的 TVB 剧《大闹广昌隆》也用了《抱紧眼前人》作为主题曲:

    *(photo:MyZaker)

    所以,林子祥才不是飙高音机器,硬汉也可以很柔情,很多变,因为他本身就是在创作上很有想法的音乐人,并不会只拘泥一种形式。

    来源:南方都市报

    3、 隐世高人,中文说唱始祖

    有创作才华的林子祥,还是很多领域的 " 元祖级 " 人物。

    曾有留洋背景、组过学生乐队的他,很擅长把不同的曲风融合到一起。比如《每一个晚上》就是他融合了音乐剧《猫》和黄自为白居易作品《花非花》作的谱曲,中西曲风 mix 在一起,出来的效果也毫不突兀,还成为他的经典代表作。

    *(photo:MyZaker)

    再比如搞串烧这件事,古巨基不是第一人,林子祥才是。

    当年林子祥突发奇想,想唱很多歌手的作品,就把当时的金曲串起来,写成《十分十二吋》,成为华语乐坛第一首串烧歌。

    最有意思的,是他还在 " 谁能代替你地位 " 里加上了张国荣的名字,喊出 " 张国荣 ",这么调侃同行,也只有林子祥才有底气做。

    *(photo:MyZaker)

    还有,灵光闪现把很多数字写进歌里的《数字人生》,林子祥也被称为是 " 神曲鼻祖 "。

    其实这首歌的创作背景源自于股市的一次调整,1980 年 7 月 7 日四间交易所合并而成香港联合交易所,那时的港人也全都沉迷于股市当中," 填满一生,全是数字,看看计数机里幽禁几多人质 ",才是《数字人生》的真实含义。

    *(photo:MyZaker)

    林子祥在 1986 年白金巨星耀保良唱《数字人生》时,后面还出现了伴舞的谢天华

    最具开创性的,还属他用写的 rap《ALAM 日记》,后来成为可考的第一首中文 rap。前阵子嘻哈潮掀起时,也有很多人提到,林子祥就是 old shool 说唱的始祖。

    这快嘴快得,不能说他是中国阿姆,只能说阿姆是美国阿 lam。

    *(photo:MyZaker)

    有一次,李克勤和林子祥叶倩文两夫妻一起唱了《数字人生》和《A LAM 日记》串烧,那些 rap 差点将李克勤送走,也是很好笑了。

    *(photo:MyZaker)

    唱得、作得还 rap 得,说林子祥是歌坛隐世大魔王,没人会有意见吧?

    明明是大魔王,怎么变 " 歌隐 " 了?

    这样的高手,你可能会问:他怎么好像没有那么红?

    不是没有红,而是他红得太早了,和我们的时代有距离感。毕竟,林子祥 1975 年出道,在他眼里,连陈奕迅都算是新人了。

    *(photo:MyZaker)

    因为绝佳的现场表现而过早封神,不再与后辈争奖,反而少了很多在颁奖典礼上曝光的机会。

    到 1993 年和叶倩文合唱《选择》才再踏上颁奖典礼舞台,结果之后和后辈同台,又成了 " 一个人的合唱 " 现场。

    *(photo:MyZaker)

    但也因为林子祥这样独特的唱法,往往令作品难以传唱。

    比 CD 更好的是他的舞台,而那些 " 舞台 " 往往是难以描述的,需要大家自己去感受,所以无法像歌一样传播,到时代过去审美变迁,也就容易忘记他。

    加上他日常神隐,也被人称 " 歌隐 ",在许多人眼里,他也变成了 " 传说 "。

    再者,是大家对做音乐的看法不同,有很多人不太在意什么有没有耳返,更多人注重所谓的 " 舞台 ",而忽视了一个专业的歌者,其实就应该在台上认真地唱,不要走音,不要放弃对唱歌的热爱。

    林子就是这样很 old school 的人,也很难得如今流量满天飞的状态下,还会有《我们的歌》这样的节目来找林子祥 " 出山 ",让更多人听到他的歌,看到他多年的坚持。

    *(photo:MyZaker)

    他让人看到,原来热爱是可以持续很多年,可以很纯粹的,也因为他这样的精神,令在场歌手感同身受,所以很多歌手听到他唱歌都哭了。

    Sunnee 和胡夏会因为能和他唱上一段而感到满足,是因为他在歌手眼里,就是绝对的榜样,是行业的标杆。

    *(photo:MyZaker)

    sunnee 知道合唱者是林子祥后说 " 满足了 "

    反过头来说,歌手、观众们是更应该感谢他,感谢林子祥,仍愿意给观众机会,年逾七十,还能唱歌给大家听,这本来就是歌者对喜爱他的人,最有诚意的馈赠。

    到一个人能真真正正成为全民尊敬的 " 艺术家 " 的时候,红与不红,有没有流量,还重要吗?

    E 姐结语:

    现在很多人看到林子祥的歌,会忍不住发出感叹:要是他是在这个时代红的,那该有多好啊。

    确实,某程度上来说,我们当中的很多人,对林子祥这样的前辈级歌手,是有距离感的。

    但随着年龄增长,工作经历越来越多,我也更能 " 听懂 " 林子祥了——

    对任何一份工作,都要有足够的热情,足够投入,加上天赋与自律,才能做到最好。而林子祥的作品,体现出来的就是这样的感觉。年轻时声音清亮,天赋惊人,年纪大时对作品(工作)有了自己的理解,创造力更强,歌唱起来也更有故事感。

    *(photo:MyZaker)

    在一个访问里林子祥也说自己是个 " 音乐讲古佬 "

    这样的林子祥站到《我们的歌》舞台上,本身也很妙。因为节目会有前辈和新生代歌手合作,不同代际的音乐审美,在同一时空里得到交流,一种对音乐充满 " 热爱 " 的精神也会在其间得到传承。

    ——热爱可抵万年长,谁不是这样的呢?唱歌唱到七十岁,是很多歌手的梦想,而林子祥做到了,他就是最好的榜样。

    也就对这个节目期待起来,我期待接下来还会有更多变的林子祥给大家惊喜,B 组还有 " 遇事不决出吕方 " 的实力唱将吕方,很期待魔王们的表演。

    更期待的是,未来会有更多节目做出 " 不重流量更重质量 " 的选择,乐坛里那些被遗忘声音,也需要被听到,而这种选择,放诸到任何行业都一样——

    " 流量 " 都只是一时的,有实力的人做出作品,才会成为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