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侮辱“病媛”,他们到底有多努力?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MyZaker,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

    前段时间,蝉主刚写完佛媛,以为 " 媛系列 " 就告此一段落。

    结果前天 # 佛媛之后再现病媛 # 又把人给看懵了。

    *(photo:MyZaker)

    *(photo:MyZaker)

    那么,什么是病媛?

    在引起争议的原报道中,病媛被定义为:

    1. 网红会声称自己患甲状腺癌、甲状腺结节、乳腺癌、抑郁症。

    2. 发自己生病时带妆的精致住院图,介绍自己患什么疾病。

    3. 过几天声称痊愈,并开始分享术后恢复心得,再借此带货疤痕修复贴、保健品等。

    或许是有佛媛的借鉴,病媛的话题很快就引来了巨大的讨论流量。网友骂声中点赞达到 9.4 万的评论更是大骂:" 让它们去做殡媛吧。"

    更有甚者说:" 希望早日变成太平媛,去太平间拍照。"

    *(photo:MyZaker)

    *(photo:MyZaker)

    *(photo:MyZaker)

    事情发酵没多久就开始反转,一场看客狂欢,无人求证真相,还是得当事人现身说法。

    到目前为止有四位当事人开始维权,想要真相和回归正轨,她们只能发医生证明和术后伤口来自证,纷纷表示自己是被 " 病媛 ",被媒体胡乱编排。

    不排除有利用病症来当噱头赚取流量和利益的人存在,但在媒体所发的图片中,她们都是切实的病患,后续还不了了之。

    普通病人被造谣说是 " 病媛 " 并且被大做文章,这又何尝不是一场病媛猎巫门。

    普通病人,被强行 " 病媛 " 了?

    " 身患重病,带妆住院 "

    这八个字,是当事人尚未发声前媒体们对她们的概括。

    因为媒体的几句话,这些被冒犯的病人遭遇很多网络谩骂,舆论甚至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她们的生活。

    *(photo:MyZaker)

    本来病痛上已经很不容易,如今还需要扒开伤口自证清白,未免过于魔怔。

    其中一名张女士曾为自己的清白发过两篇长文,但有一篇已经被删除,蝉主总结了一下要点:

    1. 照片是手术当天老公拍的,本意是想告诉亲戚朋友手术顺利,不用担心。

    2. 痛不痛心里知道,引流管手术刀疤图都有。

    3. 天生气色比较好,并没有化妆,两次生完孩子也是如此。

    4. 不是主播也没有过直播账号。

    5. 祛疤贴是因为病友询问,并非带货。

    *(photo:MyZaker)

    如果因为做完手术气色较好就被认为是病媛,那得多少病患有苦说不清?

    如今张女士还在继续维权,而她的诉求只是希望删除所有不实内容和照片,让生活回归正轨。

    还有一名乳腺结节和甲状腺癌的患者,自己的一张图片被肆意乱用起标题博取流量。

    *(photo:MyZaker)

    *(photo:MyZaker)

    被挪用的照片并不是患者化妆摆拍,病人的出院记录和病理报告也都真实有效。在平台分享也同样是因为有女孩子问过关于病的问题。

    当事人也多次希望为自己发出澄清视频,但每次都会被和谐,维权无门,也得不到道歉。

    剩余的两位患者也是同样的遭遇,自己躺在手术台上七八个小时,跨过生命的难关。

    最后却被网络说成是 " 病媛 ",为了带货。

    *(photo:MyZaker)

    更是有网友因为病患一张敷面膜的图,质疑她的病是假的,是在炒作。

    按照网友的逻辑来说,难道病患就不可以爱美敷面膜了吗?况且医生护士也没说有问题。

    *(photo:MyZaker)

    话题爆火的速度俨然已经超过了媒体们删帖删文,哪怕原文被删,对当事人所造成的污名化和伤害依然存在。

    蝉主还看见有人评论:大费周章有必要吗?清者自清就好了。

    只能说,不落到自己头上,永远不知道影响有多大,正如病人所言,这件事完全就是飞来横祸,而她们只想说:我不是病媛。

    *(photo:MyZaker)

    在手术过后如果有好的调理方法和祛疤产品,只要不是借病带货赚取流量,病人们互相分享帮助也不是一件坏事。

    只是她们也未曾想过自己有一天会被全网做如此讨论。

    标签,成为了如今流量的噱头

    事件发生不久后,就有平台处理了相关借 " 病媛 " 引流或刻意营销的视频和账号。

    *(photo:MyZaker)

    此动作也证明," 借病营销 " 确实能让人营销出一点什么来。

    要追究最初的一批借病营销的,网友说,别忘了薛之谦的 " 病郎 "。

    *(photo:MyZaker)

    还有林生斌的病郎 + 佛郎,这才是活生生的营销。

    *(photo:MyZaker)

    蝉主见过不止一句类似的评论:" 她们真的不像刚动完手术的病人 "。

    一句简单的评论也侧面反映了社会对病人的刻板印象其实还普遍存在。

    仿佛病了就应该面色苍白、邋里邋遢,不能敷面膜做精致女生。

    但其实生病也可以管理自己的形象,正如丁香园所提及:

    " 在不影响治疗的情况下,患者化不化妆、拍不拍照、上不上传社交平台,都是个人自由 "

    引起热议并非是认为网络不存在借病营销的人,往小某书一搜,其实有很多明显的噱头营销,例如某些所谓的减肥药、美白药,吃了不会焦虑、抑郁的神奇药等等。

    但今日我们所讨论的主体,起码不是被误伤的这四位病人。

    况且为什么一定要创新词来形容借病营销的人呢?" 病媛 " 一词伤害实在太大。

    无论是熟悉的大媒体号,还是小的自媒体号,从前的真实和准确似乎都逐渐被流量和热度所取代。

    热点?先发;出事了?删博就好。

    " 对病人造谣污蔑制造流量话题,有意思吗 "

    " 网友前一秒还骂,后一秒就反转了 "

    " 网民缺乏判断力,导致这些人能污名化成功 "

    为了流量而罔顾事实造新词,还滥用了他人的私人图片,"病媛 " 事件的误伤,也再次降低了公众对媒体的信任。

    前不久,就有一名逝世女孩的照片被媒体肆意消费,曾经的治疗图片却被拿来恶意营销,成为了各种悲情故事的女主角。

    *(photo:MyZaker)

    在互联网发达的时代,每个人的一言一行都会带来连锁反应。

    造成的恶劣影响也并非个体可以控制,谨言慎行不仅是为自己,也是为他人。

    被污名化的 " 媛 ",难以重回本意

    " 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 皇后必择世德名媛 "

    " 名媛 " 一词最早是充满了褒义和称赞,它用来形容女性的美好和才德,但近几年," 名媛 " 逐渐从褒义走向贬义,甚至带有恶意。

    最开始大范围走向贬义,是较为人知的,上海的名媛拼单事件。

    有一个人花了 500 潜伏在上海名媛群,做了半个月的观察者,最后发现名媛们其实是高级拼多多。

    6 个人拼双人下午茶、16 个人拼酒店、4 人拼爱马仕、42 人拼法拉利、二手丝袜…

    *(photo:MyZaker)

    从那时起,名媛在网络就开始了污名化,当时有一名老师曾提出过看法:

    " 要警惕对女性美好词汇的污名化 "

    " 污名化是产生歧视的第一步 "

    " 一旦污名成立,而你属于其中的的阶层,你也会被疑 "

    *(photo:MyZaker)

    除了上海拼单群,还有后来的 " 茶媛 "" 雪媛 "" 佛媛 " …

    关于 " 雪媛 " 更离谱的标语是:雪媛有多火,得看多能脱。当时的网红们在全国各大雪场抗着严寒,露出她们的比基尼,秀马甲线。

    *(photo:MyZaker)

    " 佛媛 " 中有一些是为了钓凯子,但有一些是诚心;" 病媛 " 中有一些是为了赚取流量,也有一些是无辜。

    平台中如果真的有人虚假捏造、卖假货,她们确实都应该得到相关惩罚或封杀。但这些人都有它的既定名词,诈骗的叫骗子,偷钱便是小偷,涉及营销就是营销。

    而不是什么都能 " 媛 " 化:

    " 不要再污名化 " 媛 " 字了,骂女性的词已经够多了 "

    " 媛本来义是指女子的美好,现在这个字却被污名化 "

    在简体中文不断被缩写、简写所取代,表述极其容易被误解的语境下。

    当一个描述女性美好的词汇逐渐变成一个坏词,贬低容易,但想要回到本意真的很难。

    不仅难,它还会产生更多的 " 媛 "。

    " 支教媛 "" 雪媛 "" 佛媛 "" 病媛 "" 工媛 "" 农媛 ",万物皆可 " 媛 "。

    *(photo:MyZaker)

    从前期的舆论来看," 病媛 " 事件对看客而言无疑是一场盛大的无责任狂欢。

    而涉及的无辜女性为了不被贬低和自证清白,却只能把伤口、手术记录全网放出来,苦苦维权。

    如果继续对 " 媛 " 污名化,那这事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photo:MyZa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