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习近平正以「新民主论述」抗衡西方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SETN,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据分析,中共总书记习近平正以新民主论述─「全过程民主」─来抗衡西方,希望在全球民主问题上取得话语权。

    *(photo:SETN)
    *(photo:SETN)

    ▲中共总书记习近平正以新民主论述来抗衡西方。(图/翻摄自新华网)

    香港明报近日发表评论文章指出,习近平上週在北京中央人大工作会议讲话,大谈「民主经」,提出中国特色的「全过程民主」概念,认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甚至是「世界政治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全新政治制度」。

    据指出,外界多从北京与西方争夺话语权的角度来解读习近平上述谈话。

    文章表示,审视习近平上台以来的施政路线,以及中国大陆近年的政治学研究走向,似乎可以看出,习近平的相关论述背后,既有回归中共「执政初心」的政治逻辑,又有为推动「共同富裕」造势的经济逻辑。

    文章指出,在全球冷战期间,以苏联为首的共产国家阵营一直标榜「民主」,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阵营则以「自由世界」自居。但随着冷战结束,「民主」大旗渐被西方所夺,而「民主」、「自由」在大陆成为禁忌之词。

    文章认为,北京方面曾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来抗衡西方的「民主说教」,习近平日前提出的「全过程民主」,属于理论创新。

    文章表示,用习近平的话说,「全过程民主」就是「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一国是否民主,「要看人民在选举过程中得到了什么口头许诺,更要看选举后这些承诺实现了多少」,要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工作上来」。

    据分析,习近平这种创新论述体现了其高级智囊兼文胆、现任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兼秘书长林尚立的思路。

    文章指出,11月才满58岁的林尚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王沪宁在上海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和法学院任教时的学生,曾经到香港中文大学以及日美德等国大学做过访问学者。

    文章表示,林尚立于2011年至2016年间担任复旦大学副校长期间,曾在北大学报发表「民主与民生—人民民主的中国逻辑」一文,其观点就是「民生和民主的互动是人民民主的中国路径」,这种互动体现为两者既相互拥有,又相互促进,民主包含民生,民生也包含民主。

    文章指出,中国的民主建设和民生建设不是确立在国家与社会的对抗基础之上,而是确立在国家与社会的合作基础之上,两者相互促进是人民民主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文章提到,这种观点在中共现行社会洽理观念的体现,就是提倡「共同富裕」,这并非外界疑虑的「劫富济贫」,而是类似欧美「进步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的左翼政治理念,符合中国「社会主义」性质的本源初心,也是对过去数十年「重商主义」、「唯GDP论」的矫正。

    文章认为,即「全过程民主」为「共同富裕」保驾护航,「共同富裕」则是「全过程民主」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