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无暇赴死》:观众腻了,他便死了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MyZaker,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文 /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丽

    鉴定对象:《007:无暇赴死》

    发行时间:10 月 29 日

    *(photo:MyZaker)

    《羊城晚报》11 月 6 日报道

    片名颇有误导性,让人仿佛觉得 007 会永远奔赴在被需要的路上。但现实却是,编剧决定让战斗了近 60 年无暇赴死的邦德去死一死。

    第一部 007 电影诞生于 1962 年。随着时代和扮演者的变迁,邦德本人的气质乃至三观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的邦德 " 刀枪不入 ",每部末尾对自己出生入死的最大犒赏永远是跟美人春宵一度。但到了最新一部,邦德不但肉体不再坚不可摧,精神上也变成 "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 的忠犬系男子。像很多中国武侠小说那样,英雄生了 " 软肋 ",死期便不远了。

    *(photo:MyZaker)

    可惜的是,这部邦德告别之作平庸了一些。倒不是说他死得不够轰轰烈烈,毕竟整个小岛都给他陪葬了。问题还是人物,在整个丹尼尔 · 克雷格的世代里,编剧都在尽力凸显邦德的人性和悲剧感。这两者本该在最后一部得到最浓烈的展现,但一来碍于编剧团队想象力的匮乏,二来又得给大量的追车戏、爆炸戏、打斗戏等商业元素让路,这部邦德告别之作最终在情感层面的表达既浅薄又流入俗套。

    只因敌人的一个计谋,英雄便对美人生了嫌隙,将她无情抛弃。命运安排两人重逢,美人身边已然有了一个可以打酱油的孩子,但还对英雄嘴硬:" 不是你的。" 最后误会解开,英雄想跟美人白头到老,但拯救世界的使命却让他没有第二次机会了……

    看,这个故事里的英雄既可以是詹姆斯 · 邦德,也可以是《碟中谍》的伊森 · 亨特,甚至可以是钢铁侠或蝙蝠侠。连这一部的反派都让人觉得似曾相识——因为童年的命运多舛而精神变态的偏执狂,最大的乐趣除了让世界毁灭就是让英雄永远生活在痛苦里。

    *(photo:MyZaker)

    面目模糊的邦德确实到了该跟观众说再见的时候了。只是邦德告别并不意味着 007 的再见,这一部里同样代号 007 的黑美人已经给观众打了 " 他 / 她会回来 " 的预防针。只是到时候回来的还是不是黑美人,这事儿说不准,毕竟从这一部的反响看,全片最受欢迎的是那个只受训过三个月就被安排去给邦德做搭档的新手女间谍帕洛玛。虽然只有一场大戏,但这个角色在古巴女演员安娜 · 德 · 阿玛斯的饰演下冷艳中自带喜感,令人印象深刻。

    *(photo:MyZaker)

    铁打的观众,流水的 007。归根结底,邦德的赴死不是因为他腻了,而是观众腻了。那么应观众要求,下一任 007 换个女人,倒也是情理之中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