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 | 90 后贵州非遗传承人和他的牙舟陶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MyZaker,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从贵阳到平塘县牙舟镇,141 公里,两个半小时的车程。牙舟镇是牙舟古陶的发源地,牙舟古陶是中国十大名陶之一。

    在镇里,我们将目光锁定在了一栋挂有 " 张之陶 " 木牌的三层民房上。下车,走进,询问,然后,便见到了我们当日的采访对象——张猛,国家级非遗牙舟陶器烧制技艺的传承人,张氏陶业的第十代传人。

    *(photo:MyZaker)

    张猛的工坊大约 1000 平方米。他带着我们顺着小路往里走,没两步就看到了一个堆满土陶的库房,架子上都是已成型、正在晾干等待上釉或烧制的陶器;旁边是窑房,地上堆满了木柴,很明显,这是一个柴烧窑,搭建在阶梯上,一排圆弧形的窑洞,座座相连,因此,它也叫 " 阶梯窑 " 或 " 爬坡窑 "。窑房出来便是工作室,左侧的桌上有一团处理好的陶泥和一排刚捏好的猴子烟斗,右侧有拉坯机和打磨机。打磨机是经过改造的,长期制陶,张猛腰容易痛,他将只好把原本和拉坯机一样高度的打磨机调高,还用白布裹上铁架用于衬手,这样,在打磨时会轻松很多。

    *(photo:MyZaker)

    作坊里,昏黄的灯光下,一张布满陈旧陶泥的桌子前,张猛的父亲张禄洪正叼着一只烟,手里翻飞地捏着什么,走近一看,原来是一支 " 猴子烟斗 "。说起这个烟斗,张猛表示," 有故事呢。"

    *(photo:MyZaker)

    张禄洪向记者讲述了 " 猴子烟斗 " 的故事。原来,三年前,张禄洪做了一个梦,梦里他的爷爷拿了一个烟斗给他,梦里的烟斗形状模糊,似有残缺,梦醒,他便凭着记忆复原并改进了梦里的烟斗。

    张禄洪说着,手里却也没闲着,只见他取了一团陶泥,往桌上一滚,一个泥条就出现在他手上,两只手一拉一捏,猴子的四肢就有了;再取泥滚出一个圆球,拇指和食指一捏,猴子脑袋有了;竹签一戳,眼睛来了,沾取两个泥点一粘,耳朵也来了;最后再用木棍滚出猴子尾巴,加上放置香烟的斗钵壁,一只惟妙惟肖的猴子烟斗就出现在记者眼前。

    当天的采访,在张猛的小茶室进行,他是一位很好的受访者,面对镜头并不生涩,言谈真诚,言语坚定。在淡淡的茶香和陶泥味中,他把关于自己和牙舟陶的故事,娓娓道来。

    生于制陶世家,14 岁时做小羊赚到 100 元

    明代洪武年间,大量屯军进驻贵州,在牙舟镇发现了可烧制陶器的 " 白鳝泥 "(一种白灰色的泥土,质地软腻,可承受 1300 度左右的高温而不变形),中原制陶的手艺便由此传入牙舟,牙舟陶就此诞生。牙舟的陶瓷产业在清代逐渐形成规模,张猛的祖辈就是在清雍正年间从江西迁至牙舟镇兴陶村,自那时起在当地学习陶器制作。

    至张猛爷爷一辈,张氏只余爷爷张福高这一支仍在传承,张猛的父亲张禄洪和叔叔张禄麒都是贵州省有名的牙舟陶工艺大师,叔叔张禄麒更是在 2017 年被评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出生于这样一个陶业世家,从小受到家传和熏陶,用他的话来说:" 和牙舟陶的缘分,可以说,从出生那一刻便开始了。"

    牙舟陶的发展,曾一度辉煌而后又没落。最盛时在清朝,彼时,小小的牙舟镇上有 48 只窑,100 多家制陶作坊,产品远销南洋。至上世纪八十年代,牙舟陶在工艺美术界获得各种极高荣誉,声誉响彻中外。后来,由于社会变革与市场掣肘,牙舟陶开始没落。

    在张猛的回忆中,他读小学时,全村只有两家还在做牙舟陶。直至 2008 年," 牙舟陶器烧制技艺 " 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做陶的人家才又慢慢多了起来,到现在,发展到了 7 家。

    张猛的第一件牙舟陶作品,诞生在他 14 岁那年的暑假。少年在叔叔的制陶厂里,花了一个星期,独立做出了一只小羊,卖了 100 元,那是他第一次靠手艺赚到工资。" 卖出那只小羊的时候,成就感直接拉满,直到现在我仍认为,它是我最满意的作品。" 他说道。

    14 岁的那只小羊,带给张猛的,不只有 100 元,难以言明的影响一直伴着张猛成长,直到 20 岁时,他才明白,原来,那叫 " 热爱 "。

    曾迷茫 " 出逃 ",最终选择回归 " 热爱 "

    20 岁的张猛,看着镇上的年轻人纷纷选择外出打工,他便也随着大流远赴了广东,想要寻找陶艺以外的出路。但这样的 " 出逃 " 却并未让他开心,反而陷入了迷茫。

    *(photo:MyZaker)

    醒悟的契机发生在游玩时。张猛回忆道,当时,他站在黄河时装城的桥上,看着桥下两侧的人来人往,有人西装革履,有人在拉板车,也有人在乞讨 ······ 恍惚之间,他猛然惊觉:站在桥上,我是观察者的存在;走入他们之中,我又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我到底,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张猛想了好久,得出了结论:他想要做一个有意义的人,不随波逐流的人。此时,他想到了远方祖辈们代代相传的牙舟陶,想起了 14 岁时那只小羊带给他的成就感。于是,他选择回归,去拥抱自己的热爱,去担负传承的责任,活出自己的价值。

    回家后的张猛和父亲商量后,决定重新搭建起祖上十余年未用的窑房。窑房还没搭好,就误打误撞地接到了一份大单。

    一位来自都匀的毛尖茶老板,慕名来到牙舟镇,想要为自己的茶叶定制一款茶叶罐。一开始是找到了张猛的叔叔张禄麒,在叔叔那儿,茶老板发现了一个陶罐,他认为用来装他的毛尖茶再适宜不过了,询问之下得知,陶罐是张猛的父亲做的,就这样,张猛和父亲的第一份订单来了。

    然而创业和经营并非一直如此顺利。由于太依赖这个订单,父子俩没有再去主动开发新产品,没有稳定的客户,对于陶瓷市场认知程度不足,加上不懂得经营,和原客户的合作停止后,张猛父子俩一度陷入十分窘迫的状态。

    " 最困难的时候,我跟我爸已经两个月没有一点收入,但又好那一口烟,记得那时候,我拿出仅有的一块五,我爸拿出剩下的两块钱,我俩合伙买了包三块五的烟。吃饭全靠蹭。" 回忆起当时的窘迫,张猛轻描淡写地说道。

    坚定制陶理念,学习前人创新精神

    " 牙舟陶更像是从零出发,怎么去继承,怎么去发扬,全靠每一代的传承人自己去摸索。" 张猛说。

    在传承的过程中,张猛也曾陷入困惑:在大家的印象中,牙舟陶一直以绿釉为代表色,但张猛认为,很多器型并不适合上绿釉,就像一件衣服不能所有人穿,绿釉也是。绿釉保留下来,合不合适?不保留,换成其他釉色,会不会又有人说,这不是牙舟陶?

    是遵循还是打破?为了找到答案,张猛去镇上的牙舟陶博物馆观看三、四百年前的旧陶片,结果发现,博物馆里的陶片有黑色釉的,也有草木灰釉的。这说明,牙舟陶并非一开始就是以绿釉为主,也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对釉色做了创新。

    *(photo:MyZaker)

    " 那时我就想,前人们为了适应时代发展都在不断创新,变换釉色,那我为什么不可以变呢?我做的陶,人、材料、烧制技艺都是牙舟的,那么它就是牙舟陶。" 张猛坚定地说。

    张猛认为,所谓传承,不光是要传承非遗的技艺,更是要传承先辈们勇于创新的精神。于是,他大胆启用其他釉色,在传统绿釉的基础改进出了青釉,并以 " 新中式 " 的美学理念融入牙舟陶创作,到处学习,博采众长,逐渐摸索出了区别于爷爷张福高、父亲张禄洪的创作风格。爷爷张福高的作品,喜欢从本土民间传说和民族特色中获取灵感,作品风格较抽象夸张,带着一丝 " 返璞归真 " 的童趣。父亲张禄洪的作品则大多较为淳朴,喜用龙凤元素。张猛自己的作品,则颜色明亮、线条简洁,更符合当下的时代审美。

    " 淘宝 + 直播 " 拓展牙舟陶受众

    从被动地等人上门,到主动去开拓市场,这是张猛十年来最大的改变和收获。

    2019 年年底的时候,张猛做陶业已经 8 年,随着他技艺的不断精湛和设计的不断创新,他做的牙舟陶被越来越多人的认可,那个时候,他的收入达到了做陶以来最高的一年。但与此同时,张猛却觉得很累,他感觉,自己在陶艺上已经使出了浑身解数,但销售上还是没什么见效,于是,他决心要做出改变。

    *(photo:MyZaker)

    在妻子的劝说下,张猛尝试着把制作的 " 莲花盏 " 上线淘宝店,那是他第一次学着给作品拍照,学着 P 图。" 莲花盏 " 在淘宝店里躺了一年,只卖出了一个,但张猛并没有因此气馁,他努力走出舒适圈,去学习如何用互联网思维宣传和经营牙舟陶。

    去年,张猛接触了 " 微拍堂 ",一个主要受众是文玩爱好者的直播鉴宝竞拍平台。每次出窑,他都会进行直播,待这一窑成品售完,他就继续进窑烧制新一批作品。" 直播是不定期的,每次持续一个星期左右,最好的时候,两天能卖出 100 多件,赚 7000 多块呢。" 张猛说。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和了解牙舟陶,张猛的淘宝店铺也逐渐有了起色。如今," 莲花盏 " 已经成了淘宝店上卖得最好的产品,经常处于断货状态。

    与此同时,张猛制作的牙舟陶还吸引了很多海外买家购买。" 他让我把陶器先发到广州,再转运到澳洲,经我手制作的牙舟陶,再次走出国门,我还是很开心的。" 张猛兴奋地说道。

    在销量越来越好的同时,张猛更深刻的意识到,网络平台的背后是浩大的受众市场。他说,牙舟陶的线下销售成本高,又受地域和交通的影响,但是如果借助在线平台,牙舟陶面对的就是无数线上用户。他认为,非遗传承也应该从艺术的高架子上走下来,紧跟时代发展,合理通过网络销售做出成绩。

    关于未来,张猛说,非遗传承中因为热爱而坚持的人很少,大部分都需要看到传承人的成功。因此,他现在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踏踏实实地扩大自己的市场,做好自己的品牌,产生更多效益,吸引更多人加入。这样,牙舟陶的产业才能形成更大规模,才会有更多的人,尤其是富有创造力的年轻人去传承和发展。

    有人说,张猛既有年轻人对自己钟爱事业的锐意进取,也有手艺人对古老工艺的匠心坚守,他温润敦厚且朴实真诚,一如手中做出的牙舟陶。

    贵阳晚报 +/ZAKER 贵阳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田野 丁明雪

    编辑 王欣 实习生 陈庆庆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