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亚洲副主编卡洛斯·特哈达逝世,时年49岁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NYTimes,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纽约时报》亚洲副主编卡洛斯·特哈达于11月初在首尔举行的公司晚宴上。时报亚洲新闻编辑部去年搬到了这座城市。(photo:NYTimes)
    《纽约时报》亚洲副主编卡洛斯·特哈达于11月初在首尔举行的公司晚宴上。时报亚洲新闻编辑部去年搬到了这座城市。(photo:NYTimes)

    《纽约时报》亚洲副主编、曾参与塑造获得普利策奖的2021年全球新冠危机报道的卡洛斯·特哈达,于周五在首尔一家医院去世,时年49岁。

    他的妻子诺拉·特哈达说,死因是心脏病发作。

    2016年受聘担任《纽约时报》亚洲商业编辑之时,特哈达是《华尔街日报》的中国新闻编辑。他在去年被任命为时报亚洲副主编,最初在香港办公。

    同样在去年,他参与的新冠危机报道为《纽约时报》赢得普利策奖。在授予《纽约时报》公共服务奖时,普利策委员会提到了他编辑的一篇关于中国在大流行初期审查新冠相关网络新闻和观点的文章。

    特哈达还是一个关于中国镇压穆斯林的系列文章的编辑之一,这些文章最终入围了2020年普利策国际报道。他还参与编辑了《纽约时报》对大流行的全球报道,该报道最终入围今年的国际报道奖。

    面对中国政府施加的压力——当时刚刚通过一部涵盖广泛的国家安全法,亚洲新闻编辑室的扩展与多元化显得至关重要,作为亚洲编辑艾德莉安·卡特的副手,特哈达是2020年首批从香港迁往首尔的《纽约时报》工作人员之一。

    “他和艾德莉安合作,维持了这一切的运转,”《纽约时报》商业编辑艾伦·波洛克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说。“那是一段极其焦虑的时期。”

    特哈达以其编辑文章的娴熟技法而著称。“即使是最复杂的故事,他也能娓娓道来,”卡特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说。“他经常会把冗长而拗口、长达4000词的草稿打印出来,竖向一页页接在一起。有时纸稿能长达两米多。接着他会巧妙地解构和重建故事,帮助他的记者写出下一个版本。”

    最早在《华尔街日报》与特哈达共事的时报记者袁莉在一封电子邮件中写道,他一直坚持让自己融入中国生活,包括掌握中文。“每个周一早上,我都能听到卡洛斯在办公室和他的网课老师用普通话对话,”她写道。

    她回忆起2009年的一次贵州之行,他分享了真正的中国体验,比如在乡间小路上乘坐一辆没有刹车的出租车,以及在只有一条车道的路上堵了几个小时,因为两个司机谁都不肯后退。

    “卡洛斯总是督促我和其他记者做更多展示中国人性一面的报道,”袁莉写道。“他想让世界明白,中国并不只是一个威权政府。”

    卡洛斯·拉蒙·特哈达于1972年12月7日出生于新罕布什尔州罗彻斯特。他的母亲卡琳·特哈达(婚前姓理查德森)教授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曾任杂志编辑;他的父亲胡安来自萨尔瓦多,在亚利桑那州图森市拥有一家针灸诊所。

    特哈达于1995年毕业于堪萨斯大学,获得新闻学学士学位,并被《华尔街日报》聘为驻达拉斯记者,在那里他报道房地产和其他主题,其中一些主题有些古怪。有一篇文章写的是堪萨斯州的一个小镇试图建造世界上最大的圣诞山羊。

    2001年调往《华尔街日报》的纽约总部后,他在“工作周”专栏撰写有关职场问题的文章;他于2003年成为一名新闻编辑,五年后移居香港,担任《华尔街日报》香港分社副社长。2011年,他被任命为中国新闻编辑,在北京工作。

    “他对准确性、清晰度和公平性非常着迷,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属于老派,”《华尔街日报》前记者、现任亚洲企业编辑的帕特里克·巴塔说。“但他将这与许多温暖和人性混合在一起,记者们总是喜欢和他一起工作。”

    除了他的父母和从事摄影工作的妻子(婚前姓名为诺拉·索默斯)之外,特哈达的遗属还包括女儿吉安娜、儿子马可、姐妹萨拉·特哈达,还有两位同母异父姐妹玛琳·庞塞和伊莎贝尔·哈里森。

    在他的同事中,他以富有感染力的笑声和工作狂而闻名。

    “卡洛斯真正实践了‘严厉并快乐地编辑’(加拿大作家安·卡森语。——译注)这句格言,”驻首尔国际新闻编辑约内特·约瑟夫在一封电子邮件中写道,她还说:“他散发着一种能量,让我觉得,他知道一个很多人穷尽一生才能想明白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