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面纱竟攸关国安?穆斯林女性遭贴标签 西方要求「融入自由社会」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EtToday,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photo:EtToday)
    *(photo:EtToday)

    ▲德国汉堡(Hamburg)清真寺。(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作者: 阿扎德.莫阿维尼(Azadeh Moaveni)

    译者:李易安

    摘自:猫头鹰出版《ISIS伊斯兰国的新娘:13名年轻女子与无法离开的寡妇之屋》

    ●精选书摘

    二○一五年,英国政府重新定义了对反恐的思维方式,开始宣称激进主义并不是在经济上边缘化,或是在政治上的不满情绪所激起的结果,而是保守伊斯兰的意识形态所造成的现象。英国首相卡麦隆则在当年的一场演讲中开启新的路线,他指出不愿接受「自由价值」的英国人,正在为暴力的极端分子「提供援助」。

    于是突然间,不论是戴头巾、对社会议题持保守态度,或是原生家庭仍未从乡村父权制转型为现代独立性,这些特征都可以让一个人被贴上激进的标签。卡麦隆还警告,「极端分子的世界观只是入口,而暴力则是他们的终极目标。」

    到了二○一七年,当时在政府里负责社会融合事务的官员凯希认为,「穆斯林社群中对女性的压迫」,和极端主义以及伊斯兰恐怖主义之间存在着关联。她甚至还将英国极右派的崛起归咎于穆斯林,描述了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比如:穆斯林在宗教上的保守主义,导致他们难以融入英国社会,而他们在融入上的困难,在结合了保守主义之后导致恐怖主义,然后恐怖主义又激发了极右翼和白人至上主义的运动。

    替代文字
    ▲穆斯林女性在纽约皇后区清真寺里祈祷。(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很快地,不论是穆斯林的日常生活或宗教活动,都逃不过政府的监控。虽然近年来英国政府并没有像许多欧洲国家那样禁止女性佩戴面纱,但从二○一六年初开始,一般的头巾和面纱已经成为了攸关国家安全的东西,必须多加关切。卡麦隆唿吁法院、学校之类的机关实施自己的「合理措施」,而有些政府机关则明确表示,在特定地点禁戴面纱,不只是一个合理的维安措施,也是一种自由主义式的赋权行动。

    一位教育部门的高层官员,曾在二○一六年论及面纱的时候说道,我们必须保护「我们自由的西方价值」,而「穆斯林社群也必须听话」,因为英国社会在历史上走了很长远的路,「才能确保女性获得平等待遇」,而且英国「绝不能走回头路」。

    在所有这些争议和介入之中,那些官员显然从未想过,对于像沙比拉这样的许多女孩而言,戴头巾其实能让她们感到自由、自主,也让她们能够出入公共空间、接受教育。然而这些和头巾有关的争议,根本就不是性别平等的问题,而是因为这个国家现在已经将穆斯林的保守主义和极端主义连结在一起了,所以才会认为有必要让穆斯林群体接受自由主义。
    替代文字
    ▲纽约皇后区穆斯林在斋戒月结束后向慈善组织领取救济品。(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关于穆斯林群体的性别平等议题,我们的确需要好好讨论一番。英国的穆斯林群体主要由南亚裔组成,他们在某方面确实非常保守,因而经常让一些年轻的穆斯林女性感到痛苦;虽然程度不同、影响也没这么直接,但有些年轻的穆斯林男性也可能也有相同的困扰。

    关于婚姻,穆斯林群体存在着令人非常难受的禁忌,也有强迫嫁娶、家暴、重男轻女的问题,在面对、举报性虐待案件时也有不少禁忌。(许多这些行为都来自南亚地区,而值得玩味的是,为了反对这些传统习惯,年轻人也会从住在城市里、在麦加受训的伊玛目那边寻求宗教知识和认同。)他们其实原本有可能在维系宗教价值观的同时,也去除掉祖辈的保守主义,然而这种可能性后来却因为外界对穆斯林群体的恶言相向、恐惧和相互猜忌而消失了。

    我们既想鼓励人重新思考他们从家庭继承而来的父权倾向,却又同时将这些行为模式诊断为一种病态,会导致炸弹攻击和斩首事件,但这种做法真的可行吗?二○一六年一月,英国首相卡麦隆创立了一个新的基金会,希望能教导穆斯林女性使用英语。

    他警告那些女性,如果两年之后无法通过语言测验的话就会遭驱逐出境,因为不会说英语的人「更容易受到来自〔伊斯兰国〕的极端主义讯息的影响。」这种做法就像是一边拿着枪指着别人,一边要求对方融入社会:你会的英语愈多,你的孩子就愈不会从事自杀式炸弹攻击。

    比方说,如果沙比拉的母亲能更加融入主流社会的话,是否就更能留意到,或更能处理沙比拉和苏海尔深受极端主义吸引的问题呢?莎米娜、卡迪萨、沙米玛和亚米拉的母亲、祖母或姊姊,是否也是如此呢?

    替代文字
    ▲关于婚姻,穆斯林群体存在着令人非常难受的禁忌,也有强迫嫁娶、家暴、重男轻女的问题。(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这些问题的答案,取决于我们如何理解「融入社会」这件事。身为移民的家长,在面对二十一世纪欧洲城镇地区常见的育儿挑战时,几乎都是束手无策的。他们在孟加拉或衣索比亚的家乡时,原本有整个大家庭可以作为缓冲,其他亲友也能帮忙养育、照顾身边所有的孩子,因为这就是他们一直以来带孩子的方式:集体养育。

    但在伦敦,这层保护并不存在;这里到处都有帮派和持刀犯罪,脸书和 Instagram 上也有人虎视眈眈,存在各式各样虚拟和实体的威胁。这些家长以为清真寺和古兰经课程是安全的空间,但事实是,不论是在线上或真实世界里,都已经没有哪个地方是安全的了。

    除此之外,他们还有许多问题要面对:贫穷、破碎家庭、单亲母亲、失业父亲,或是无法为家庭提供所需、无法保护家庭,因而沉浸在这种耻辱之中的父亲― 这些现实状况,都交织在所有女孩的生命之中。移

    民这个过程,通常会让夫妻分隔两地许多年,导致婚姻难以维续,比如莎米娜的父母就是如此;这意味着婚姻很难在初来乍到的各种负担之中延续下去。在这个过程里,女性通常更能面对这种处境,而男性则会因为觉得丢脸、低薪而愈来愈颓废丧志;这也意味着他们必须花很多时间和力气,来取得一些基本的事物,比如房租、医疗服务、照顾生病的亲戚,而且必须面对一个陌生、复杂难解的官僚体系。

    *(photo:EtToday)
    *(photo:Et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