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单身男性欲望无限、愈来愈难走进婚姻? 社会学大师涂尔干如何分析?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UpMedia,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未婚男性虽然有权在心之所向的地方随意留情,但是渴望拥有一切导致他对任何事物都不满意。示意图。(Pixabay)(photo:UpMedia)
    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未婚男性虽然有权在心之所向的地方随意留情,但是渴望拥有一切导致他对任何事物都不满意。示意图。(Pixabay)(photo:UpMedia)

    艾弥尔.涂尔干可以被视为第一个看出这种情感、规范和体制之秩序即将崩溃的人。社会学家很少注意到,涂尔干在他那本广为人知且现在已成为社会学经典的自杀研究着作中,「失范」的观念多么广泛地被应用在性慾与婚慾的探究中。涂尔干以具有先见之明的杰出论述,说明了一种出现在法国社会中的新社会人物类型(即单身男性)的情感结构:

    *(photo:UpMedia)
    *(photo:UpMedia)

    法国社会学家艾弥尔·涂尔干,社会学的三大奠基人之一。(Public Domain)

    单身男人的慾望

    艾弥尔.涂尔干在这里为我们所谓的「慾望和情感决策的社会学」(sociology of desire and of emotional decision-making)提出了一个了不起的方案:有些慾望转化为直接的决策,有些则不然。文中那种单身男人的慾望是失范的,因为它破坏了当事人目标确定地去追求对象的能力。失范的慾望既非沮丧亦非无动于衷。当它不停寻求某物时,那反而是一种躁动不安、过度活跃的状态,以至于涂尔干甚至称其为「病态」。这是一种无法走进婚姻的慾望,因为它无法创造出单恋一枝花的心理条件。这种慾望缺乏一个适当客体,正因缺乏客体,它就无法获得满足。这会产生一种特殊的行为模式,亦即无休止的变动(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而且缺乏总体目的。

    根据涂尔干的观点,失范的慾望具有如下诸多特征:其一,它没有目的,只是自由漂浮、自由流动又游移不定;其二,它之所以没有目的,那是因为它的内在没有规范的桩子,一支可以赖以建立总体论述结构的桩子;其三,对于单身男性而言,未来是不确定的,无法为当下提供指导。相较之下,横在已婚男性眼前的,是植基于规范的认知以及参与已知的、确定的未来:他知道哪些生活乐趣正等着他,并且透过婚姻制度确保自己继续拥有那些乐趣。

    参照之下,单身男性无法想像未来,而是被困在一个只包含「期望」(espérance)的天地中,这比一个人对未来的预估要模煳、要无定形得多。借由期望,单身男性设想了一种也许只是昙花一现的新享乐可能性。这类型的慾望表现出失范的特色:它缺乏融合力(它并不是源自社会规范),并且它的目的也不在参与社会单元;其四,在失范的慾望中,主体的内心生活(涂尔干称之为「精神板块」﹝mental plate﹞)处于不确定的状态,注意力从此对象移转到彼对象,此外,更由于无法将慾望固定在一个人和一套体制上,他也无法做出什么决定。就定义而言,已婚男性是曾做出决定的人,而单身男性只能无限期地积累经验、慾望与伴侣,而无法将其慾望的不灭动力带入情感和叙事的结局或决定中。不确定性、积累、游移、无法(或是不愿)想像未来,凡此种种,都构成了涂尔干所认为的「失范慾望」本质,令其主体无法适应社会规范或是认同体制。失范的各种慾望只能并存于水平面上。它们不像特洛勒普的故事那样,由具层次化之规范性和目的性的天地所加以组织。

    *(photo:UpMedia)
    *(photo:UpMedia)

    单身男性无法想像未来,而是被困在一个只包含「期望」的天地中。示意图。(Pixabay)

    因此,性失范同时代表很多事情。它是一种过度的慾望(一种源自于不受社会规范约束的自我之慾望形式),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主体变得犹豫不决,无法专注在一个对象上。在这里,以自我为中心的主体性对于需求和慾望没有清晰的认知,它只是分散的、模煳的、矛盾的、漫无目的的。由于这种主体性无法感受到明确的爱情,所以它不能沿着叙事和规范的道路前进。让我换个不同的方式说明吧:涂尔干的单身男性无法拿定主意,因为他的「精神板块」不是围绕确定性而建构的。因此,对于涂尔干来说,情感唯有奠基于明确的规范结构,才能成为确定性和决策的源泉。

    涂尔干在这里为慾望和情感决策的社会学打下了基础,并帮助阐明了两套社会纽带与情感选择的语法:其中一套是自由流动的、缺乏终极性并源自于主体性的。另一套是借由自我外部的事物来建构慾望,例如经济利益、婚姻规范以及性别角色。这两套语法有助于表述性解放的核心悖论:从规范制约以及仪式结构中解放出来的慾望却阻碍了情感选择。本章的其余部分将要专门探讨这些语法。

    婚前求爱行为是社会学的一种结构

    世人还没有充分注意到,从传统浪漫爱情转变成一九七○年代后性秩序的过程,其实就是从婚前交往(男女之间互动的主要模式)转变为一种新秩序(婚约规则彻底改变,变得模煳和不确定,同时受到「合意伦理」﹝ethics of consent﹞所严格监管)的过程。婚前交往这一行为的消失,是现代恋爱习惯的一个相当醒目的特征,标志着传统与现代恋爱习惯之间的显着差异。因此,与迄今为止性与婚姻社会学家所提供的分析相比,它更值得我们进行更周密的检视。借着研究传统的婚前求爱过程,我想对社会纽带和慾望两套语法进行比较,从而透过对于现代与传统之间十分鲜明的对比(性失范早于现代性而存在,而婚前交往的惯俗在现代社会的某些地方依然残留),来大幅简化关于前现代如何落实婚前交往行为的描述。因此,我的策略是有其侷限性的:它没有掌握那些让过去与现在依旧相似的行为范围,并且未能掌握过去一些留存至今的东西。虽然我很清楚这些侷限性,但我仍然相信它将充分说明婚前交往行为发生转变的性质,亦即情感主体踏入社交互动的规则和参与方式的更迭。如果不提及性的制约(regulation of sexuality),就无法理解基督教欧洲的婚前交往习惯。实际上,性的制约决定了婚前交往的架构和内容。

    ※本文摘取自《为什么不爱了:更多自由却更少承诺,社会学家的消极关系报告》,联经出版。

    *(photo:UpMedia)
    *(photo:UpMedia)

    作者简介

    伊娃.易洛斯(Eva Illouz)

    社会学家,巴黎高等社会科学院教授。着作有《为什么爱让人受伤?:迷惘、煎熬、躁郁、厌世……爱情的痛,社会学也懂!》(Why Love Hurts)、《冷亲密》(Cold Intimacies: The Making of Emotional Capitalism)、《痛苦的魅力》(Oprah Winfrey and the Glamour of Misery)、《消费浪漫的乌托邦》(Consuming the Romantic Utopia: Love and 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of Capitalism)等,其中《痛苦的魅力》获美国社会学联盟图书奖。2018年,易洛斯获得了EMET奖,是以色列最高的科学荣誉。

    译者简介

    翁尚均

    巴黎第四大学法国文学博士。重要着作有《古法文武勋之歌【昂密与昂密勒】的语文学评注》、《中世纪法文音韵的源头与流变:以第九至第十五世纪之文学文本为例》。重要译作有《玩笑》、《被背叛的遗嘱》、《帘幕》(以上米兰.昆德拉);《昨日之岛》、《艾可谈文学》、《倒退的年代:跟着大师艾可看世界》(以上安伯托.艾可);《圣尼古拉的把戏与皮耶尔.巴特兰律师的笑闹剧》、《再见吾后》、《一代妖后:泼粪刊物里的玛丽.安托奈特》、《裸人》等。

    相关着作:《《新神话学》:向罗兰.巴特致敬,从布尔乔亚的价值迷思到21世纪大众符号解读,法国社会精英的新时代趋势观察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