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回忆录:港人治港只是诱饵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UpMedia,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一国两制」并没有固定的原则和理念,而只是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实际上是「因权制宜」的诱饵。(美联社)(photo:UpMedia)
    「一国两制」并没有固定的原则和理念,而只是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实际上是「因权制宜」的诱饵。(美联社)(photo:UpMedia)

    邓小平关于「一国两制」的构想最先是针对与台湾统一而提出来的,九七问题浮现后就拿来用于1997年后的香港。「一国两制」的具体实施就是「港人治港」。

    中共透露这个构想不久,我在1983年底到日本,与刚刚完成在亚细亚研究所任短暂客座的丽仪会合,同游京都。京都大学教授竹内实设晚宴,并送了我一本刚刚出版的 《毛泽东集补卷》的第一卷。

    与竹内实相识在1980年,那年他应《周刊朝日》之约,来香港与我座谈中国局势。竹内实1923年在中国出生,生活了19年才回日本。他在日本被誉为「毛泽东学」的权威和「现代中国研究的第一人」。他说,京都大学图书馆收集中国自晚清以来的报纸杂志最齐全,于是由他主持,搜寻了毛泽东自少年起的所有文章,编成《毛泽东集》共十卷,又仔细比对其中收进中国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的文本,註明中国《毛选》作了怎样的删改。其细致和完整的工作实在让人佩服。

    那晚他说,后来又继续发现更多毛的文章,于是出版「补卷」,预计五本。不过最终出版了九本加「别卷」,即「补卷」也是十本。真是工程浩大。

    我当晚回酒店翻看新出的「补卷」第一卷,赫然发现一件与当时热议的话题相关的事,就是毛泽东在1920年九、十月间,在长沙《大公报》写了12篇文章,推动他与志同道合人士的「湖南自治运动」。当时在军阀混战中,原籍湖南的谭延闿把烧杀抢掠、兵匪不分的张敬尧驱逐,当上省长和督军,就打着「湘人治湘」的旗号,想赢得湖南人支持。毛泽东连续发表的文章,认为「湘人治湘」的提法,「根本要反对」;因为「仍然是官治,不是民治」。他主张的是「湘人自治」,是乡长、县长、省长全部民选产生的自治实体,而不是徒具外形的「由本省少数特殊人来治」。他又反对大一统的中国,认为要「打破没有基础的大中国建设许多小中国」,各省实行民选的全自治,努力「造邦」,然后才考虑结成联邦。

    原来「港人治港」不是什么新发明,100年前就有人提出过类似的口号,而且还受到中共的老祖宗毛泽东年轻时的「根本反对」。当然,那时中国共产党还没有成立,而毛也不是掌权者。

    前面我谈谢雪红的篇章,提到2010年出版的前中共统战部副局长胡治安写的书《统战秘辛》,记录了中共党员谢雪红1947年在台湾领导二二八起义失败后,逃到香港,是中共「香港工作组」负责人。1948年她在香港成立「台湾民主自治同盟」,提出解放台湾,实行台人治台、高度自治的口号,这组织和口号是中共高层指示下的设计。 1949年谢雪红到北京参政,在开国典礼主席团中位列高层。后来在反右和文革中遭到批斗,主要罪名就是指她提出台人治台、高度自治的主张是「台独观点」。

    中共高层授意谢雪红提出的口号,到批斗谢时就翻脸不认账,反而批斗是谢自己提出的台独口号。

    到八十年代,既然说一国两制是首先针对台湾的构想,那么「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应该也适用于对台政策吧。但1983年邓小平在接见美国西东大学教授杨力宇时,尽管说如果「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台湾可以更宽大,台湾可以有自己的军队,中国不会在台湾驻军,而且对香港是五十年不变,对台湾是一百年不变。那么是否也沿用香港一国两制的模式实行「台人治台」呢?邓小平却说他反对这一词语,因为有「台湾独立」的含意。

    1985年1月北京出版以台湾人为对象的《台声》杂志,刊出一篇《「一国两制」、「台人治台?」》的文章,出版数日后即收回,再印时这篇文章就消失了。不过有人将删去之文提供给《七十年代》,我们在五月号刊登。这篇文章肯定「台人治台」,并说「台人治台」比「港人治港」更宽厚。为什么收回?当然是「台人治台」的口号不正确啦!

    但为什么「港人治港」就没有「香港独立」的含意呢?因为那时候香港还没有什么人提出「独立」,而台湾独立的主张就已经存在许多年了。

    从「湘人治湘」要「根本反对」,到以「台人治台」先拿来向台湾人统战、继而又指这是「台独」口号对谢雪红批斗,再到以「港人治港」来争取英国和香港人的认同,再后来又以「台独」为由反对用「台人治台」这词语,这样变来变去,显示「一国两制」并没有固定的原则和理念,而只是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实际上是「因权制宜」的诱饵。如果仍然相信「港人治港」,就不止太天真而且太煳涂了。(失败者回忆录112)

    ※ 作者为香港知名时事评论家、专栏作家。1970年曾创办杂志《七十年代》,1984年更名《九十年代》,直至1998年停刊。近年在香港苹果日报撰写社论、专栏,时常批评当道,立场反共。李怡近年移居台湾,持续发表他个人的「失败者回忆录」系列文章,本报从第91篇开始连载,前90篇则连载于《风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