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攻略:俄乌战后法德轴心将强化 欧洲出现质变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RFA,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欧盟5月4日宣布新一轮对俄制裁措施,将逐步实施石油禁运。(photo:RFA)
    欧盟5月4日宣布新一轮对俄制裁措施,将逐步实施石油禁运。(photo:RFA)

    欧盟5月4日宣布新一轮对俄制裁措施,将逐步实施石油禁运。近年对华政策风向已开始转变的欧盟,在俄乌战争爆发后,深刻反省,进一步调整战略。特别是法国总统马克龙第二任,可能带领法国走向何方? 德国新上任的总理朔尔茨会如何走出一条和前总理默克尔不一样的路?

    法国赛尔奇.巴黎大学教授张伦表示,欧洲在俄乌战争爆发前,在对华政策上已经有重大调整。2021年5月欧洲议会以压倒性的票数通过冻结中欧投资协定的议案。2021年12月,欧盟发布“全球门户”(Global Gateway)基础建设计划,针对中国的“一带一路”,都是跟中国对擂的考量。在跨大西洋关系上,拜登上台后修复美欧关系,跨大西洋难得协调如此一致。欧洲这些年试图对外强化自主性,对内加速整合,而近年中国的因素、特朗普的因素、乌克兰战争的因素更强化这个趋势。乌克兰战争和拜登主政,可能使跨大西洋关系今后一段时间缓和、强固,而且升温。在这大背景下分析欧洲转向,因为疫情、中国咄咄逼人、乌克兰战争,使这趋势得以强化,今后可能会以意想不到的速度更加发展,这是欧洲对外方面。

    至于对内的变化,过去几年欧洲的重心在德国,主要因为德国经济的强势,以及默克尔长年执政、政策一贯性的领导,然而,将来重心可能向法国转移,法国的角色将会吃重。

    张伦指出这原因是德国经济今后可能遇到问题,乌克兰战争对德国造成较大影响。法国总统马克龙自2017年主政不久提出强欧洲的愿景,曾经是相对孤独的声音,然而现在愈来愈多政治人物按着马克龙的基调,去论述欧洲的未来,认同建设欧洲的必要。马克龙最近连任,加上法国经济强力反弹,失业率下降,去年经济增长7%是发达国家中最高的,是52年以来首见,经济改革的效果呈现,外资吸引都超过德国和英国。军事上法国是除了美国外,在西方国家里有最完整军事生产体系的国家,能自行生产核潜艇和战斗机。英国脱欧后,法国是欧盟唯一有核武的国家,这些因素将使法国成为欧盟的重要角色,法德两国轴心的双驾马车将会强化,这种转向使欧盟有了重大的、阶段性的、带有质变的变化,欧盟愈来愈以统合的声音在世界发声。

    法国总统马克龙5月7号将举行连任就职仪式,随后于5月9号赴德国访问,5月9号是欧洲日和莫斯科二战纪念阅兵,马克龙访德希望凸显法德稳固的联盟。

    德国对华政策转变 朔尔茨亚洲行首站访日

    法国总统马克龙5月7号将举行连任就职仪式。(法新社)

    德法对华政策也出现变化,特别是德国总理朔尔茨4月底首次亚洲之行选择日本为第一站,打破前总理默克尔每次访问亚洲都以中国作为首站的惯例,甚至有德国媒体称朔尔茨的亚洲行为“反华之行”。

    张伦认为这是显而易见的,欧洲一定会跟亚洲民主国家强化关系,共同应对可能来自中国的威胁,这方面将继续强化。4月1号被形容为鸡同鸭讲、聋子对话的中欧峰会,中欧双方价值性冲突愈来愈显现,欧盟希望中国和俄罗斯保持距离,中方对此恼火,双方有价值观的、制度性和结构性的冲突,欧中“将来的关系不会好,这是确定的”。在某些问题,例如环境气候和经济问题上仍会合作,但是在重大问题上不会跟美国有太大差别。

    西方投资中国的黄金时代一去不返

    德国总理朔尔茨首次亚洲之行选择日本为第一站,打破前总理默克尔每次访问亚洲都以中国作为首站的惯例,甚至有德国媒体称朔尔茨的亚洲行为“反华之行”。他4月28日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会面。(法新社)

    大规模投资中国的时代是否已经结束? 张伦说:“一定的,不可避免。”他指出这有经济本身的规律和因素,比如不断升高的运输成本、中国人工成本和中国营商环境恶化,尽管还是有人肯定会去中国赚钱,但是中方许多做法,包括上海防疫方式完全是西方人无法忍受。“中国对西方敌意增强,中国愈来愈内卷、封闭,中国开放拥抱世界的时代基本结束”。北京不断声称要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但又非常敌视怀疑来自外部的自由思想文化,北京的逻辑充满矛盾,在这矛盾下,中国所采取的许多措施使营商环境恶化。西方也在推动吸引产业回流的政策。因疫情造成产业链的风险对西方国家是极其惨痛的代价,因战争而出现的能源危机,对西方都是极其震撼,西方国家沉痛检讨,全世界布局重组,那么为什么西方还会大规模去中国投资呢? 如果要低成本,很可能会去越南、印尼、印度或孟加拉等地,大体趋势如此,产业慢慢地会从中国撤出,“大规模去中国投资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当然还是有人会去中国,但是投资中国的黄金时代肯定一去不返。”

    德国检讨对俄与对中关系 调整政策

    德国经济部5月1日表示在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方面取得了进展。图为德国东部的一处炼油厂。(法新社)

    俄乌战争使德国转变战略,不仅调整能源策略,在外交国防立场也出现转变,不仅提供武器给乌克兰,更大幅提高军事预算,德国国内也出现检讨默克尔亲俄亲中路线的声音。

    朔尔茨会不会走一条和默克尔不一样的路? 张伦认为这是一定的。然而,他指出默克尔的政策有其背景,中国市场是德国求之不得的,中方也乐见,所以中德发展出双边庞大贸易的黄金时代。德国因为二战原因对俄国抱有一些内疚感,和平主义在德国是极其深刻的文化氛围,在乌克兰战争发生前两三周,若有政治人物在德国提出加强军备会被骂得狗血喷头。而其实九十年代德国能完成统一,以和平的方式走过来,俄国是开了绿灯的,此外俄罗斯的能源正是德国所需,德俄发展关系有这样的背景。不过,张伦说:“默克尔和德国一些政治人物确实有些天真、失算,而且缺乏远见”。在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后,默克尔决定废核,改用燃煤,这个决定今天看来很糟糕。法国相对来说比德国少依赖俄罗斯能源,是因为法国能源结构大部分是核能,对俄依赖相对弱,这也是法国通胀相对低一些的原因之一。德国正在全面检讨反省,不仅是针对俄罗斯,也针对中国,都在做政策调整。

    德国经济部5月1日表示在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方面取得了进展,俄罗斯石油现在占德国12%的进口石油总量,之前的占比为35%。自俄罗斯进口的煤炭也削减至8%,之前俄国煤炭占德采购总量的45%。德国对俄国天然气的依赖程度仍然很高,在俄罗斯侵略乌克兰之前,德国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占其进口总量的55%,现在已削减至35%。

    德国政府在3月制定了计划,预计在6月前将俄罗斯进口石油量减半,并在秋季前全面停止进口俄国煤炭。预计德国将能在2024年年中,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德国经济部长说,欧盟逐步禁止进口俄罗斯石油可能导致供应中断和价格上涨,但仍支持以此作为制裁俄国的必要措施。

    张伦说:“德国人仅仅在不到两个月之内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对俄国的天然气、煤碳、石油的依赖急剧下降,德国人做出了很大牺牲,真的是极大努力!”而在对中国方面,张伦说其实在默克尔最后一任已经开始意识到对中国太过依赖的问题,包括中国窃取德国技术等等。所以德国对华政策调整的趋势只会加剧,德国经济结构调整将来会有重要变化。

    欧中仍能持续合作 但制度上是竞争对手

    德国正在全面检讨反省,不仅反省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也针对中国做政策调整。图为德国西部的一处炼油厂。(法新社)

    在其他亚太政策方面,张伦认为欧洲在台湾问题上,不会像美国和台湾走得那么近,但是会强化对台湾的支持,欧洲也会强化和日本澳大利亚的军事合作,跟越南的关系也在加速,“将来欧盟对亚太的政策不会让北京高兴”,但是欧盟在亚太的利益不如美国,只有法国因为其海外领地有六成的经济区位于太平洋,有相关利益。

    然而,张伦指出欧洲与中国的关系不能以“抗中”的角度来理解。欧盟之前提出中国是制度上的对手,在经济上是竞争者,但是在环境等议题方面仍能与中国合作,即便美国也是如此,这些议题没办法抛开中国,因为中国是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其他在反恐、大规模武器扩散等议题上,一定有合作。即使冷战时期,美苏剑拔弩张,但是苏联当时通过东欧到欧洲的天然气也没切断,现在俄乌战争都打到这个份上,俄罗斯通过乌克兰到欧洲的天然气管道也没停,俄国还要付钱给乌克兰,所以利益问题很复杂。欧中合作可能仍会继续推动,经济是竞争对手则毫无悬念,但是欧洲在主权、安全这方面的竞争,和欧盟不断推行的包括芯片在内的产业政策将持续。政治方面,欧中在制度上的意识型态是系统性竞争对手毫无疑问,这样的竞争将会长期下去,但不能用抗中反中的角度理解。张伦指出一个细节,当前美俄关系如此恶劣之际,两国在四月底换囚,俄罗斯释放一名酒后袭警的前美国陆战队员,交换在美国贩毒被囚的前俄罗斯飞行员。这显示国际政治牵涉很多复杂层面,但也幸亏如此,不然世界早已乱套。今后民主自由和独裁专制的区分,肯定持续强化这趋势,对擂态势肯定会浮现。

    中共对台将更谨慎 若采取行动将更快速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说,欧盟将在6个月内逐步取消俄罗斯的原油供应,并在今年年底之前逐步取消成品油供应。(法新社)

    张伦表示俄乌战争对中国内部的冲击是,中国对台动武将更加谨慎,它势必会记取俄罗斯的教训,若要采取行动会以最快速度对台进行攻击占领,在防范美日外部介入协防方面,中国会做更多准备预案。战争对台湾的教训也是深刻复杂,应认真讨论。并不是说乌克兰打得好,台湾一定会打得好,台湾内部是否能团结一致,是给台湾的启示。乌克兰经验不能照搬,但可以得到启示。两岸都密切关注战争并各自从中记取教训。张伦说,北京会认真思考它的对台方略,将更加谨慎,台湾要感谢乌克兰,俄罗斯遭受的挫败会让中共今后这些年对于是否进犯台湾再三考量。

    撰稿 陈美华 责编 许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