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国匹夫有责 乌克兰铁工厂自制防弹装甲支援前线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ChinaTimes,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扎波罗热郊外的民间军需工厂,正在生产防弹装甲板。图/美联社(photo:ChinaTimes)
    扎波罗热郊外的民间军需工厂,正在生产防弹装甲板。图/美联社(photo:ChinaTimes)

    俄乌战争超过3个月,乌克兰的顽强抵抗令多数国家佩服,除了武装部队的英勇以外,民众的支持也很重要,在扎波罗热附近的铁工厂,原本是生产汽车材料的,现在利用自己的钢材的认识,改成制作防弹装甲,提供给前线部队。虽然他们没有什么商业管理与品保标章,但凭着自己的实弹实测,仍保证装甲的防弹效果。

    美联社报导,这个位在扎波罗热的工业园区形成志愿报国者的聚集地,他们生产各种物品,从防弹装甲、防弹背心、反坦克障碍、迷彩网、便携式暖炉等等,其中还有研发部门,一个部门专门研究车辆改装,把小巴士改装成防弹运输车与救护车。有些材料必须向外国购买,例如防弹背心,他们利用众筹资金向瑞典、芬兰和比利时等地购买。

    民营工厂生产的伪装网。(图/美联社)(photo:ChinaTimes)
    民营工厂生产的伪装网。(图/美联社)(photo:ChinaTimes)

    这个自愿军需厂是当地名望人物布萨罗夫(Vasyl Busharov)和他的朋友(沃夫琴科)的发想,很快的就到400多名志愿员工的加入,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包括裁缝、工匠、司机,还有律师。律师帮他们接洽对外採购设备与材料的事宜,司机则将他们的成品运送出去。

    52 岁的时装设计师葛蕾科娃( Olena Grekova)说:「我的专长在这里也能得到发挥。」她目前设计防弹背心与缝纫。

    原本是服装设计师的葛蕾科娃,现在帮忙设计防弹衣。(图/美联社)(photo:ChinaTimes)
    原本是服装设计师的葛蕾科娃,现在帮忙设计防弹衣。(图/美联社)(photo:ChinaTimes)

    当2月24日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时,葛蕾科娃正在泰国,为她的春季服装寻找灵感。得知家园面临战火时,她不是想着留在国外避难,而是回家帮忙。她的她的丈夫和两个成年儿子其实都劝她不要回来,「但我做了一个决定,我必须回去。」

    她与布萨罗夫认识多年,得知有这么一个志愿后勤厂正在建立时,她在3月3日到家后就决定加入,从制作晚礼服改成功能性防弹背心。「这是个全新的体验,其实也很有趣。」

    在工业园区的另一部分,55 岁的波利图拉(Ihor Prytula)正忙着制作新的迷彩网,他原先是一名家具制造商,在战争开始时,加入了这个团队,他说自己曾有一些军事经验,所以很快就知道士兵需要什么。

    对于波利图拉来说,这场战争不但是国仇,还有家恨。他 27 岁的儿子在3月下旬帮助疏散北部城镇切尔尼戈夫(Chernihiv)的人们疏散时,遭到俄军轰炸而身亡。

    「战争和死亡,这是世上最糟糕的事,我深知这一点。是眼泪,是悲伤。」

    战争一开始,布萨罗夫就招募志愿者,第一天就有50人加入,第二天150人,第三天300人。他们一开始制作「莫洛沃夫鸡尾酒」(燃烧瓶),在10天内,就生产了 1万4千个,后来发现俄军进展有限,燃烧瓶用不到,转向生产被称为「刺猬」的反坦克障碍物,其实就是用三根以一定角度焊接在一起金属架,就像在诺曼第滩头的那些障碍。很快,乌克兰士兵对布萨罗夫表示,他们真正需要的是防弹背心,请他们想想办法。

    但是学习如何制作如此专业的东西并不容易,布萨罗夫花了三天两夜的研究,才明白需要做什么。他们制作的防弹背心材料很简单,就是钢板,团队检查了各种类型的钢材,测试并检查子弹穿透力。有些轻巧但保护力不足,有些太重而无法装戴,然后他们找到了汽车悬吊系统的钢材,轻巧又够坚固。

    沃夫琴科还找到各种枪支,来测试他们的防弹装甲的效果,用汽车悬架钢制成的装甲背心,打出了几十个弹痕,但没有一个能穿透。

    布萨罗夫说,两个月内他们生产了1800件防弹背心,目前还有大约 2000 件等待名单。沃夫琴科说,据说,有多达300人被他们的钢板背心救了命。好评使他们更有干劲,让我们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