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得多有用吗?科学家质疑普筛是否利大于弊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UDN,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图为哥本哈根一处新冠抗原检测站,许多人正排队等待做筛检。    路透(photo:UDN)
    图为哥本哈根一处新冠抗原检测站,许多人正排队等待做筛检。 路透(photo:UDN)

    对全球许多人来说,把棉花棒戳鼻孔或喉咙来进行快筛,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一环。但在新冠疫情大流行两年后,一些国家公卫官员开始反思,对控制疫情而言,反覆进行大规模的筛检是否真的利大于弊,尤其是考量到数十亿美元的成本。

    路透报导,丹麦很早就成为全球筛检最为普及的国家之一,但如今该国立法委员正要求进行深入研究,以检视这项政策是否有效。

    专家指出,由于当前主要流行病毒株是症状相对轻微的Omicron病毒,加上疫苗日益普及、有效的治疗方式愈来愈多,各国政府应考虑施行更好的政策,例如人口抽样筛检。

    事实上,世卫组织(WHO)的防疫指引,从未建议对无症状者进行大规模的普筛(这就是中国大陆正在做的事),原因是涉及的成本和缺乏数据佐证其有效性。

    丹麦最后的确诊数和染疫死亡率,和其他筛检规模较小的国家相近。过去两年,人口580万的丹麦,进行了超过1.27亿次快筛和PCR检测,全都是免费提供。根据丹麦关键物资供应局的资料,丹麦为此花费超过160亿丹麦克朗(约23.6亿美元)。

    根据Our World in Data,人口规模相近、又是丹麦邻国的挪威,却只进行1,100万次PCR检测,而人口将近多一倍的瑞典,则完成1,800万次PCR。

    其他专家和丹麦政府则认为普筛可以减少感染率、有助民众回归社会、提振经济,并改善他们的心理健康。一份去年发布的丹麦研究也指出,筛检计画和后续隔离确诊者,有助减少多达25%的感染率。

    但也有专家质疑这个估计值,例如布里斯托医学院资深助理教授Angela Raffle说:「这类说法像是(普筛)有助控制疫情、可降低90%感染率,但并非如此。」

    至于为何筛检并未产生更大的效益,目前有几种可能的解释,包含筛检目标好高骛远,以及筛检结果并非绝对正确。此外,许多人筛检呈阳性后,却未落实隔离措施。在Omicron疫情爆发前,英国医学期刊上一篇评论发现,仅42.5%的个案,在隔离期间完全乖乖待在家。

    然而,部分官员说,若过度紧缩筛检规模,恐让不少确诊病例成为黑数,任由新冠病毒不断变异。例如,麦基尔大学全球卫生教授Madhu Pai说:「在某些情况下,政治人物已决定『向前看』,于是放宽所有公卫措施,故意缩减新冠筛检的规模、或难以取得。这会造成灾难性后果,因为若出现更危险的变种病毒,我们将完全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