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者质疑PCR常态化 登媒体热搜榜首引联想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LTN,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中国实施频繁核酸检测,学者批评常态化核酸检测带来的法律风险不少。(欧新社)(photo:LTN)
    中国实施频繁核酸检测,学者批评常态化核酸检测带来的法律风险不少。(欧新社)(photo:LTN)

    〔中央社〕中国民众对官方实施的频繁核酸检测,早已感到不耐与质疑。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赵宏为此公开撰文,直指各地政府不能为规避责任、谋求速效就无限度、高频次全员核酸检测,迅速成为热议文章。

    赵宏这篇以「法治的细节─关于常态化核酸检测的法律问题」为题的文章,5日傍晚在澎湃新闻发表,今天迅速成为其单日热搜排行榜第1名。

    由于这篇文章对中国部分地区动辄实施高密度核酸检测(PCR)公开质疑,却能在媒体公开发表。加上中国国家卫健委5日针对各地防疫乱加码而宣布的「九不准」措施,受到高度关注,也登上澎湃新闻单日热搜第3名,引发中国民间对「动态清零」防疫政策是否受到挑战的联想。

    赵宏这篇文章,首先以吉林省四平市日前引发强烈争议的「两次以上不做核酸检测行政拘留10天,并罚款人民币500元」为切入点,直指这种作法在中国并非孤例。

    他指出,传染病的爆发流行,仅属于中国相关法律中所称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此时各地进入的也只是「应急状态」而非「紧急状态」,这两个概念要严格区分。

    赵宏直指,「紧急状态」是非常法律状态中的极端事例,会对一国的政治、经济和个人权利产生极大影响,只有不得已才会採取。这也说明地方政府「无权擅自宣布该地进入『紧急状态』」。再依此法理推断,「不测核酸就拘留」根本无法适用中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0条的相关规定。

    赵宏直指,常态化核酸检测带来的法律风险不少。首先是政府为此耗费的巨额经济和人力成本。全员核酸消耗的经济成本肉眼可见,但各级政府如何支付这笔开支却鲜少有明确说明,是否符合预算要求也处于黑箱之中,这也给公众监督带来困难。

    其次,巨大的市场规模和利益驱使所导致的核酸检测造假事件频发,这同样跟讯息不透明、监管不力有关。最后,常态化核酸检测对普通人造成沉重负累,而政府为推行也须付出高昂执法成本。

    赵宏强调,上述问题都引发大家思考,如何科学确定检测频次和筛查范围,而不致使核酸检测经由常态化,滑向「资源浪费、收效甚微的过度化」。

    他并引用中国国家卫健委5月20日关于核酸检测的回应说,「常态化核酸检测是根据当地疫情防控需要决定的,并非要求所有城市均建立15分钟核酸採样圈,主要是集中在输入风险较高的省会城市和人口千万级城市;也并非要求所有人群均48小时检测一次,具体检测频次由当地根据疫情发生发展情况和防控需要,因时因势确定」。

    赵宏强调,由此来看,如何确定核酸检测的频次和筛查范围,各地政府需根据当地的疫情趋势进行综合研判后进行妥适权衡,不能为规避防疫责任、谋求「短平快」的效果,就无限度、高频次地进行全员核酸检测。尤其是不能不假思索,就将核酸检测与公民的个人自由与法律责任互相捆绑。

    他直指,任何公共政策的确定和选择,背后都关涉个人权利和社会成本,这也要求政府在决策时应谨守「科学、理性和审慎」的态度,由此才不至于使某些「僵化过度的政策选择」,最终造成「不可控的负面效果」。

    赵宏最后说,在疫情防控中,中国政府总是倡导民众「非必要不聚集,非必要不出城」。其实在目标设定和手段选择之间理性权衡,不用过度手段去追求行政目的,也「同样适用于政府的决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