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安倍晋三曾改善中日关系 但他挺台惹怒北京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UDN,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遇刺身亡。美联社(photo:UDN)
    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遇刺身亡。美联社(photo:UDN)

    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遇刺身亡,回顾他主政期间,中国学者分析,虽然安倍任内曾积极改善中日两国关系,但他卸任后抨击中国尤其力挺台湾的大声疾唿,北京当局颇感不满。

    香港「南华早报」(SCMP)今天报导,安倍晋三遇刺后中国官方已表达哀悼之意,但社群媒体用户们的反应则是比较复杂,凸显他主政期间,中日两国关系的跌宕起伏。

    枪击是中国社群媒体8日最热门的关键字,但若干平台避免有关于安倍晋三生前参拜靖国神社的争议,而删除部分留言。靖国神社供奉日本战死的先烈,当中也包括被判刑的战犯。

    安倍晋三享寿67岁,生前曾两度担纲首相重任,最近一任的任期是从2012至2020年共8年,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位最久的日本首相。

    不过中国各界对他的评价莫衷一是,若干人抨击他是个极端的民族主义分子,也有人赞誉他努力改善中日两国关系,近来他因痛斥北京若攻台将「自毁长城」,中国外交部反批安倍晋三「胡说八道」。

    中国涉外事务学者说,安倍致力于在处理对美与对中关系之间求取平衡,但也曾设法改善与北京的往来。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胡继平表示,安倍曾以实质的途径,促使两国关系重回正轨,美国前总统川普在任意图疏远日本,期间安倍更积极寻求改善中日关系。

    而安倍卸任对于中国当局的抨击日益不假辞色,包括警告中国别意图武力犯台,却惹怒北京当局。

    尤其去年12月他正告中国政府:「『台湾有事』等同于『日本有事』,也可以说是等同于『日美同盟』有事。这项认知,北京领导阶层,尤其是习近平绝对不能误判。」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廉德瑰则说,随着时间的演变,北京对安倍的评价也为之改观,并说:「他担任首相期间的首要之务,就是取得党内左派与右派的相挺,所以任内无法完全让保守势力感到满意。」

    廉德瑰表示:「但他卸任后的言行完全表露保守势力的观点,而且像他如此深具影响力的(日本)政坛要角,可能无人能出其右。」

    虽然廉德瑰指出:「(他的任内)两国领导人数度会面,而且多年并未爆发重大冲突。」不过他还是不忘补上一句,近年来安倍针对台湾「肆无忌惮的评论」,使北京方面深感不满。

    回顾安倍生前的主政始末,2006年10月他首次担任首相还没满月即启程访中,当时中共领导人胡锦涛称,安倍此行是两国关系的转捩点。

    2007年安倍因健康欠佳而卸任,但2012年底又重返执政,那时正是中日两国关系的低潮,因日本政府决定把多国声称拥有主权的争议列屿钓鱼台国有化,这个位于东海的无人居住岛屿,日本称之为尖阁诸岛,

    隔年安倍参拜靖国神社,中日两国紧张升高,引发北京当局强烈不满,并说安倍晋三是不受中国欢迎的人物。

    但安倍于2014年在北京召开的亚太经合会(APEC)领袖峰会期间,会晤当今中共领导人习近平,并说中日双方不应任由各自关切的问题,损及整体的关系。

    随后数年,安倍与习曾多次会晤,估计在他任内至少9次,同时安倍唿吁重启停摆4年的中日安全对话,他2度担纲首相期间,中日两国高层往来密切。

    2018年安倍再度访中,而且是8年来首度以国是访问规格到访的日本领导人,习近平也曾计划2020年访日,但疫情加上安倍同年稍晚再度因健康缘故卸任,以致习近平的访日之旅迟迟未能成行。

    两人最后一次会晤是在2019年,当时安倍告诉习近平,期盼两国持续交流不中断,即使安倍任内意图修改二战后明定的和平宪法令北京大感意外,不过涉外事务学者表示,安倍主政期间的两国关系算是比较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