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师解谜:为什么在这社会上,有些人特别容易被诈骗?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UDN,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示意图。图/联合报系资料照片(photo:UDN)
    示意图。图/联合报系资料照片(photo:UDN)

    虽然柬埔寨的新闻一报再报,但还是依然有人要去,这些人是执迷不悟?还是被诈骗者的心理不一样?

    随着柬埔寨(Cambodia)打工的诈骗事件愈来愈猖獗,残酷的真相也不免令人心惶惶──诈骗集团打着高薪、无经验可、包吃包住的优渥待遇,好似没有什么梦想是不能在异乡实现的,只是很多年轻人可能从没意识到,他们这一趟出国,可能永远没办法返乡……

    在这类型于柬埔寨等东南亚的工作机会里,工作产业不外乎赌场、博弈、线上游戏,被害者只要一抵达金边,便会有专人收走护照和手机,再走特殊通道直接通关,就这么非常有效率的被载往美其名是经济园区的诈骗圣地。

    在人生地不熟、语言不通、军事化管理、警方贪污、没有任何联系管道的背景下,基本上一切都只能听天由命──不仅当初说的各种丰沛条件全部都是幌子,男性不服从会被殴打、女性则会遭性侵,受害者还会被当成人球般层层转卖,待没利用价值时还可能被活摘器官,真想脱身,还得支付大笔赎金。

    被诈骗者的心理 其实早已被蒙蔽

    你一定会好奇,为什么当新闻报的如此甚嚣尘上、警方苦口婆心的在机场举标语劝导时,依然还是有人执迷不悟、一意孤行的要前往柬埔寨,虽说每个人都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但这些坚持要去的人,心底究竟在想什么?

    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心理师路易斯维加(Luis Vega),曾对这些容易被诈骗的人进行心理分析,探究某些人为什么容易被骗、以及为什么很难从泥沼中觉醒的迷思。

    值得一提的是,一般人往往都认为,被诈骗者可能都是因为家境穷困、缺钱花用,但实际上并不如此,因为很多被诈骗的人,其实家境和学历都不算差。

    以下是被诈骗者基本上共通的现象:

    1、缺乏足够知识和心理脆弱

    「虽然在这世界上,每个人都可能有机会成为受骗者,但只有容易上当的人,才会一直被设定为攻击的目标。」路易斯维加表示,有几个心理因素,容易使一个人成为理想的诈骗受害者,首先是对骗局的主轴缺乏了解。

    举例来说,为什么人们很少在新闻上看到银行、金融从业人员被投资理财、虚拟货币的话术欺骗,那是因为他们对相关产业有足够的理解;反之,像柬埔寨诈骗案的受害者,他们基本上都对柬埔寨的现况缺乏认知,甚至根本不了解该国的经济状况,在各种包装条件和博取信任、利用人性贪婪弱点的鼓譟下,便深陷陷阱而不自知。

    路易斯维加统整了各种骗局成功背后,当中最关键的因素:

    2、承诺和信任

    诈骗者一旦发现大鱼可能上钩了,就会一步步将其引诱到自己处心积虑所织的网中,很特别的是,只要受害者已经上当了,他们很少有机会能够逆转情势,反而是一步步走向根本可以提前避免的深渊。

    心理师分享了一个案例,在一个诈骗案中,一名女子多次到银行去汇款给诈骗集团,为了避免银行行员起疑,她选择用每次都小笔小笔的款项汇到指定帐户,并声称这些汇款没有任何问题。也许你会诧异:这怎么可能发生?但她的故事确实是众多诈骗案中的一个缩影。

    专家解释,「在这个社会上的诈骗故事里,一旦受害者点头说是,就很难再回头说不,因此,只要能成功诱骗到第一个步骤,诈骗集团就很容易循循善诱地勾引第二步、第三步,甚至反覆持续执行。」它会变成一种习惯,像是在遵循一个脚本,若採取行动便很难脱身。

    像是在诈骗案里,当受害者已经汇出一笔款项后,就会认为要汇更多的钱才有可能回本,等到花光了老本才惊觉事态严重。

    3、不愿意寻求帮助

    对一般人来说,你可能会纳闷:为什么他们都不寻求帮助?但被害者往往都不这么想。

    路易斯维加说,被诈骗者往往在压力的状况下,理性的头脑会进入一种休眠的状态,对于旁人的劝阻或建议,基本上都听不进去,就算他们其实已经很紧张。

    不仅如此,就算被害者真正意识到事情已经不对劲时,基于羞耻和尴尬,还有之前不认同别人建议的强硬心态,这会阻止他们主动寻求帮助,最后导致事情演变到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

    专家说,「诈骗集团就像是掠食者,一步步靠近他们的目标,让对方保持顺从、信任和服从命令,最后再张起大口吞下,在心理上,被害者甚至完全不知道这起恶梦是怎么开始的。」就像是那群自愿前往柬埔寨的人,往往都是抵达以后才发现天不从人愿。

    他建议,「如果真的遇上可能是诈骗的讯息,最好是先提高警觉,并且封锁、断绝联系,再做任何决定前,先谘询家人和朋友的建议,千万别自己一意孤行。」

    (本文出自2022.8.19《远见》网站,未经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