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战传奇摄影记者裴基辞世 享寿78岁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ChinaTimes,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招牌的莱卡(Leica)相机上肩,嘴巴叼根菸,裴基1960年代大半时间穿梭在法属印度支那的三角洲和丛林。图/美联社(photo:ChinaTimes)
    招牌的莱卡(Leica)相机上肩,嘴巴叼根菸,裴基1960年代大半时间穿梭在法属印度支那的三角洲和丛林。图/美联社(photo:ChinaTimes)

    越战传奇摄影记者裴基昨天在澳洲家中因癌症辞世,享寿78岁。过去共事的同僚和友人赞扬裴基是热心的「导师」,拥有「惊人天赋」。

    招牌的莱卡(Leica)相机上肩,嘴巴叼根菸,裴基1960年代大半时间穿梭在法属印度支那的三角洲和丛林,捕捉足以定义越战和一个时代意义的影像。

    而在半世纪之后,他告诉採访者:「任何的战争影像即反战影像…报导的确会左右舆论。」

    法新社报导,迷人和深具魅力的裴基,童年在英格兰的孤儿院度过。好友韩特(Luke Hunt)相信童年经历让裴基「非常懂得怎么让别人喜欢他」。

    裴基十几岁时离开英格兰,曾在酿酒厂工作,一度当血牛和走私毒品,以筹措流浪到东南亚的嬉皮旅程经费。

    越战升温之际,裴基进入新闻界,任职合众国际社(United Press International),最后成为无所畏惧、非传统、如实反映的「怪论」(gonzo)摄影记者象征。

    裴基据说是现代启示录(Apocalypse Now)片中丹尼斯霍柏(Dennis Hopper)饰演角色的灵感来源。他曾和迷幻摇滚乐团「门户」(The Doors)主唱吉姆莫里森(Jim Morrison)在康乃狄克州监狱的同一个牢房。

    越战对裴基个人生活的冲击,一如对他摄影记者生涯的影响。

    他花了至少10年的时间,从战时受到的伤势中复原;同时也不讳言谈论自己的创伤后压力症候群。

    对于追随他脚步的年轻一代摄影师,裴基经常不吝惜自己的时间,热心扮演他们的导师。

    「提姆(裴基的名字)不像不少老一辈的记者,他不会一副多了不起的样子,而是说『我们的运气比你们好』,他人就是那么好。」

    裴基1990年代初期在柬埔寨设工作室,帮各家媒体工作,也包括法新社。

    裴基后来渐渐对于维和感到兴趣,以及纪念在战场上送命的新闻记者。

    他花了多年时间,试图寻找友人佛林(Sean Flynn)和史东(Dana Stone)的下落,两人于1970年在柬埔寨失踪,据信可能已被赤棉(Khmer Rouge)杀害。

    好友陶德(Mark Dodd)形容裴基是一名热中于「人道的学生」,「这成为他一项深远的计画」。

    「这几乎成为他一生的追求,最后向那些所有失去生命的记者致敬。」

    1997年,裴基共同编辑一本名为「安魂曲」(Requiem)的着作,这本书以编年体的方式记录在法属印度支那和之后越南的冲突中丧生的135名摄影家作品。

    裴基昨天在澳洲的家中过世,身后留下长期伴侣哈里斯(Marianne "Mau" Harr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