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确诊后胸闷、脑雾又咳不停?医1图揭9大「长新冠后遗症」,想降低风险就靠这4招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StormMg,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确诊后3个月发生持续性症状或后遗症长达2个月以上为「长新冠症候群」(示意图/取自photo-ac)(photo:StormMg)
    确诊后3个月发生持续性症状或后遗症长达2个月以上为「长新冠症候群」(示意图/取自photo-ac)(photo:StormMg)

    台湾逐步走向后疫情开放时代,防疫政策亦逐步松绑,当前新冠肺炎流行变种病毒株Omicron之重症死亡率较低,根据目前统计资料,整体死亡率约为万分之二至十左右,绝大多数感染多为轻症,即便未进入中重症,仍有部分感染者可能会有残存后遗症。

    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定义,新冠确诊者在染疫后3个月内,发生持续性症状或后遗症长达2个月以上为「长新冠症候群」,目前统计全球约有1至2成感染者,在病毒急性感染康复后会有此现象,涵盖症状五花八门,包含各器官、系统或感官病症,常见的有:

    新冠后遗症1.唿吸系统性:

    持续唿吸困难、喘、肺部纤维化、唿吸道痰液增多、慢性咳嗽。

    新冠后遗症2.心血管系统:

    心悸、胸闷、胸痛、心肌炎、心律不整、血栓。

    新冠后遗症3.脑神经系统:

    焦虑、忧郁、情绪失常、失眠、疲倦、脑雾、注意力不集中、认知功能障碍。

    新冠后遗症4.骨关节系统:

    肌肉关节痠痛、骨质代谢异常。

    新冠后遗症5.内分泌系统:

    甲状腺功能异常、月经週期改变。

    新冠后遗症6.肾脏泌尿系统:

    肾功能恶化、急性肾损伤、排尿改变。

    新冠后遗症7.肠胃消化系统:

    腹胀、腹痛、腹泻、恶心、反胃、食慾不振、胃食道逆流。

    新冠后遗症8.皮肤系统:

    皮肤红疹、溃疡、掉发。

    新冠后遗症9.多系统发炎症候群:

    包含儿童MIS-C及成人MIS-A。

    *(photo:StormMg)
    *(photo:StormMg)

    染疫后留意「心血管症候群」,

    针对心血管系统方面,近期美国研究发现,感染新冠肺炎之试验者,在12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增加併发症发生率。心血管併发症约有4.5%,重大不良心血管事件包含心肌梗塞、中风、总死亡率约为2.3%。心律不整约为2.0%,其中超过半数为心房颤动。

    其他心血管失常病症,包含心脏衰竭及非缺血性心肌病变约为1.3%。血栓栓塞病症约为1.0%,缺血性心脏病约为0.7%,当中7成3为急性冠心症,而4成为心肌梗塞。脑血管病症约为0.5%,当中7成为中风,0.1%为心脏或心包膜发炎病症,包含心包膜炎与心肌炎。

    *(photo:StormMg)
    *(photo:StormMg)

    男出现长新冠症状剧烈,检查发现严重心律不整

    32岁黄先生,无已知之过去病史,今年5月中旬感染新型冠状病毒,除了有常见的唿吸道症状外,也併发胸闷、心悸、喘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几近晕厥,由于症状加剧,遂至心脏内科门诊求诊,经检查发现併发严重心律不整,心室频脉发作持续时间长达将近20秒,经医疗处置及药物调控后,已渐趋稳定,心肺症状也逐渐改善。

    高风险群慎防染疫后重症,作好防疫勿信谣言保健康

    近期亦有研究针对Omicron变种病毒分析演变成重症之危险因子,包含未接种疫苗之个体,尤其是40-64岁男性合併两种以上之共病症,或是65岁以上多重共病症患者。然而,有接种疫苗之65岁以下患者在感染新冠肺炎后演变成重症风险则较低。

    在现今全球逐步解封开放的后疫情时期,新冠肺炎类流感化是必然的趋势,因此做好个人防疫,增强自身免疫力,以及提早给予高风险病人口服抗病毒药物,针对病症严重患者给予必要之针剂抗病毒药物、免疫调节药物、支持性治疗与唿吸辅助是当今最重要的课题,切勿听信网路或坊间谣言,随意接受未经科学实证之治疗或偏方,以免伤身得不偿失。

    *(photo:StormMg)
    *(photo:StormMg)

    看更多【新冠肺炎疫情】最新报导:https://bit.ly/3aAQ9d6

    本文/图经授权转载自今健康(原标题:染疫后留意「心血管症候群」,认识9大新冠后遗症、长新冠!)

    责任编辑/林莹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