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谋求第三任期努力面对中国经济分化的挑战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RFI,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Studio phát thanh RFI.(photo:RFI)
    Studio phát thanh RFI.(photo:RFI)

    暑期结束,法国各行各业开始恢复正常运行。政府如何应对能源供给危机、保护高通胀背景下的居民购买力是30日出版的法国全国性大报特别关注的国内话题。在国际版,各报均从不同角度,介绍围绕乌克兰境内欧洲最大核电站安全的危险形势以及国际社会的关注。扎波罗热核电站的核灾难风险是【解放报】在头版凸出的主题。巴基斯坦暴雨洪灾导致千余人死亡也吸引各报一致关注。关于中国,财经报刊《回声报》驻上海记者发表文章,分析中国经济形势恶化给希望在中共20大上获得第三任期的习近平带来的难题。该报也刊登长篇报道,介绍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进军欧洲市场的努力。

    习近平面对中国经济分化的挑战

    【习近平面对中国经济分化的挑战】,这是《回声报》驻上海记者的分析文章的标题。文章指出,对于执着追求控制与稳定的习近平来说,2022年没有按照预期的形势发展。一年前,几乎没有人想到他谋求第三任期的努力会遇到麻烦。但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奥米克戎新冠变异病毒传播、随美国众议长佩洛西访台而升高的台海紧张关系、中国经济形势明显恶化、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旱情等多种因素,都给他期待的光明前景蒙上阴影。文章写道,世界第二大经济正面对自武汉新冠疫情以来规模空前的困难。清零防疫政策严重影响物流和国民消费,占国民生产总值近30%的房地产业在危机中越陷越深,引发房主停贷断供潮。政府出台低利息措施也没能激励担心经济前景的企业和银行进一步借贷放贷。官方数字显示,每5个中国年轻人中就有一人失业。如此高的失业率令欧美各国都望尘莫及,而就业是中共执政合法性的支柱之一。虽然世界各地对中国世界工厂的依赖令北京可以赢得高记录的贸易盈余,但欧美国家正面对经济萎缩威胁,中国对外贸盈余的依赖还能持续多久?

    面对如此经济形势,北京当局不得不延缓向内需带动的发展模式转型的努力,推出公共投资和扶持生产等措施刺激经济。但文章作者注意到,中共中央7月底的会议并未出台像2008年那样规模的措施。灵活应对经济增长,但坚持新冠清零政策不变。文章认为,习近平其实并没有其它选择,他已经把新冠清零政策的胜利当作他谋求第三任期的必经之路。在经济领域,当局虽然希望靠大兴土木来稳定经济形势,但也清楚最合理最可行的基建项目已经在过去20年中实现,中国其实已经不像在2008年那样有回旋活动的空间。新冠疫情进一步恶化了中国债务形势,债务总额已经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273%。私营企业努力减少新冠清零政策造成的损失,但也面对党对企业生活越来越多的干预。当局也正加强对高科技企业的控制,而私营企业曾在中国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认为,习近平对其政治前途的设想并不止三个任期。他发誓要在2035年让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相对于2020年的水平翻一番。因此秋季的中共20大上的经济决策也将至关重要。

    中国汽车制造商进军欧洲

    中国汽车制造商进军欧洲。《回声报》报道指出,尽管中国产汽车品牌在欧洲市场上尚没有多少人赏识,但来势不凡,不可小觑。中国国内电动汽车市场趋于饱和,寻找国外市场成为必然选项。文章综述指出,自中国电动汽车2019年登陆欧洲市场以来,各品牌销量快速增长。2019年还只销售1万4千辆,2020年达到3万辆,2021年更猛增到8万辆。2022年上半年,销量已经达到7万5千辆。而这还只是开始。文章引述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中国制造商看到国内市场潜力有限,开始部署非常有攻击性的战略,要走出国内市场。专家预期,如果吉利汽车、上汽集团和长城汽车达到他们的目标,仅这三家企业就可能在未来三年在欧洲市场销售一百万辆汽车,相当于欧洲市场年新车销售的5%。这些企业已经有在中国市场上大批量生产的经验,车型由著名设计师设计,使用的都是市场上最先进的技术,而它们的价格挑战各路竞争对手。文章总结指出,中国汽车品牌进军欧洲市场来势不凡,但是否能赢得欧洲消费者对这些如今尚不知名的品牌的青睐是中国制造商要面对的核心挑战。但一位专家向记者表示,在电动汽车市场,所有人几乎都是从零开始,欧洲产商最好不要低估中国品牌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