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辑】终结冷战推手 戈巴契夫一生回顾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UpMedia,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1986年4月18日,戈巴契夫夫妇在东柏林参加活动。(资料照片/美联社)(photo:UpMedia)
    1986年4月18日,戈巴契夫夫妇在东柏林参加活动。(资料照片/美联社)(photo:UpMedia)

    前苏联领导人戈巴契夫(Mikhail Gorbachev)8月30日逝世;回顾他91年的人生,于公于私,都打破苏联政治人物的典型。

    根据戈巴契夫基金会,戈巴契夫1931年出生于俄罗斯南部的斯塔夫罗波尔地区(Stavropol),来自乌克兰裔的农民家庭。大学毕业后,他一步步在共产党内爬升,最后在1985年成为苏联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此后,面对变动的全球局势,他推行开放改革,最终成为冷战终结的推手,在历史上留名。

    戈巴契夫任内,跟两位美国总统雷根与老布希携手推动冷战落幕,也曾跟中国领导人邓小平会面,创造出一幕幕历史时刻。他与妻子赖莎(Raisa Maksomovna Gorbachev)鹣鲽情深,同样令人难忘,也让世人一窥他的另一种面貌。

    *(photo:UpMedia)
    *(photo:UpMedia)

    戈巴契夫于今年8月30日逝世,享寿91岁。(美联社)

    (延伸阅读:苏联末代领袖戈巴契夫逝世享寿91岁 任内拉开「铁幕」、和平终结冷战)

    对和平的向往

    1986年2月,苏联共产党举办第27次代表大会,由接任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不久的戈巴契夫负责报告。当时戈巴契夫把帝国主义形容为「20世纪最丑陋、最危险的怪兽」,它进而导致「最先进的科技理想被转化为大规模毁灭的武器」。谈及苏联跟美国的关系,戈巴契夫表示,「和平要靠争取,这必得是一场锲而不舍且有意义的斗争」。

    同年4月,乌克兰车诺比核电厂爆发核灾,18天之后戈巴契夫才首度公开谈论此事。演说中,他表示车诺比核灾带来的重要教训,便是让世人看到若有一天核战真的降临,将会开启何等的深渊。

    *(photo:UpMedia)
    *(photo:UpMedia)

    1986年乌克兰车诺比核灾后的场景。(资料照片/美联社)

    1990年,诺贝尔委员会将和平奖颁给戈巴契夫,赞扬他在推动东西方关系好转、缩减军备竞赛等方面的贡献。隔年的和平奖演说中,戈巴契夫提出他如何定义当代的「和平」:和平不只是单纯的共存,而是国家之间的合作和集体创意;和平是一场运动,朝向文明的全球性与普世性;和平不是「在相似中取得一致」,而是「在差异中寻求同一」。

    (延伸阅读:俄国人怪他毁掉经济 「叛徒」戈巴契夫在海外风光、在国内却如「贱民」)

    *(photo:UpMedia)
    *(photo:UpMedia)

    1991年6月5日,戈巴契夫赴挪威奥斯陆发表诺贝尔和平奖演说。(资料照片/美联社)

    上述的主张,代表了戈巴契夫政治生涯中的关键思想。自戈巴契夫1985年掌权至1991年辞去领导人职务为止,苏联在他的领导下逐步向西方敞开怀抱。

    他任内分别与美国的雷根总统(Ronald Reagan)和老布希总统(George H. W. Bush)签署「中程核飞弹条约」(Intermediate-Range Nuclear Forces Treaty, INF)和「战略武器裁减条约」(Strategic Arms Reduction Treaty, START),承诺放弃中程弹道飞弹,并削减长程核武器数量。

    *(photo:UpMedia)
    *(photo:UpMedia)

    1985年11月,戈巴契夫与雷根在日内瓦召开历史性的首次峰会,两人在会议上握手。(资料照片/美联社)

    *(photo:UpMedia)
    *(photo:UpMedia)

    1986年10月11日,雷根与戈巴契夫在冰岛雷克雅维克召开第二次峰会。(资料照片/美联社)

    戈巴契夫与雷根

    根据雷根总统图书馆(Reagan Library)纪录,戈巴契夫和雷根见面相当多次,第一次是1985年在瑞士日内瓦,1986年又在冰岛雷克雅维克会面。1987年,戈巴契夫飞往华府,跟雷根共同签署「中程核飞弹条约」;1988年5月,雷根夫妇拜访莫斯科,同年12月,雷根与戈巴契夫在纽约总督岛见面。

    *(photo:UpMedia)
    *(photo:UpMedia)

    *(photo:UpMedia)
    *(photo:UpMedia)

    *(photo:UpMedia)
    *(photo:UpMedia)

    1987年12月8日,戈巴契夫赴美与雷根会面,还互换签署用笔。(资料照片/美联社)

    戈巴契夫和雷根的交情不仅止于公事上;戈巴契夫卸任后,曾于1992年5月赴美国旅行两週,期间去过雷根夫妇位于南加州圣塔芭芭拉的度假场所「德尔谢洛牧场」(Rancho del Cielo)。

    *(photo:UpMedia)
    *(photo:UpMedia)

    *(photo:UpMedia)
    *(photo:UpMedia)

    1992年5月3日,戈巴契夫夫妇拜访雷根夫妇位于加州圣塔芭芭拉附近的牧场。(资料照片/美联社)

    英国卫报指出,雷根和戈巴契夫一个信奉资本主义,一个是共产主义者,但两人却携手引领冷战迈入尾声。雷根过去的幕僚库恩(Jim Kuhn)回忆,两人第一次于日内瓦会面时,雷根便称他感受到跟戈巴契夫之间「有化学反应」,双方互相聆听,虽然不见得有共识,却有了继续沟通的可能。

    戈巴契夫与老布希

    老布希担任副总统期间,多次陪同雷根与戈巴契夫会谈;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导,老布希当上总统后,共与戈巴契夫会面七次。

    *(photo:UpMedia)
    *(photo:UpMedia)

    1990年5月31日,老布希夫妇与戈巴契夫夫妇在白宫,准备参加晚宴。(资料照片/美联社)

    就在柏林围墙倒塌后三周,全球弥漫着山雨欲来的不确定氛围;此时,老布希和戈巴契夫第一次峰会1989年12月在马尔他登场。原定会议场所是美国第六舰队的旗舰「贝克那普号」(Belknap)和苏联巡洋舰「光荣号」(Slava,后更名为Moskva,即莫斯科号);两艘船舰都停泊在马尔萨什洛克湾(Marsaxlokk Bay)。但到了会议前夕,却因天气恶劣而无法登船,因此改在停泊于港口的苏联巡洋舰高尔基号(Maxim Gorky)开会。

    根据马尔他时报(Times of Malta),峰会上有记者问戈巴契夫对华沙公约组织(Warsaw Pact)有何打算,他诙谐地回应,第一件事就是要把那些遇到坏天气就上不了的船舰,通通淘汰掉。

    *(photo:UpMedia)
    *(photo:UpMedia)

    *(photo:UpMedia)
    *(photo:UpMedia)

    上图为1990年6月1日,老布希与戈巴契夫在白宫签署协议;下图为1991年7月31日,老布希与戈巴契夫签署削减START军备协议之后握手。(资料照片/美联社)

    各界普遍将马尔他峰会定位为「宣告终结冷战」的重大历史事件;近30年后戈巴契夫本人回忆,亦将之称为「历史上的重大突破」。1990年9月,他与老布希在芬兰赫尔辛基召开第三次峰会;当时戈巴契夫送老布希一幅画当作礼物,画上描绘两人戴着拳击手套,击败了「冷战」的拟人化形象。

    2018年,94岁高龄的老布希逝世。戈巴契夫说,两人在剧变的年代携手合作,拥有许多共同回忆;他更形容老布希是「真正的伙伴」,对他的历史贡献致上敬意。

    *(photo:UpMedia)
    *(photo:UpMedia)

    戈巴契夫和老布希卸任后多年,两人仍有联系。图为2012年11月1日两人在德州休士顿会面。(资料照片/美联社)

    戈巴契夫与邓小平

    1989年5月,戈巴契夫曾赴北京与中国领导人邓小平会面。此时,中国的学生运动风起云涌;中苏峰会后不久,天安门便爆发了「六四事件」。这也是中国和苏联领袖30年来首次举行的峰会,两国关系趋于好转。

    历史学者芮德成科(Sergey Radchenko)曾撰文指出,戈巴契夫来访之际,许多中国学生把他视为改革开放的代表人物,还曾连署向苏联使馆提出要求,希望跟他见面。对戈巴契夫来说,他一方面担心自己卷入中国的政治动盪,一方面却又庆幸还好不是在苏联国内爆发;他曾对幕僚说过,「不希望红场变得像天安门广场一样」。

    澳洲广播公司(ABC)引述邓小平儿子邓质方的说法,称邓小平认为戈巴契夫是个「傻子」;两人选择的道路不同,最后邓小平成功维系共产党政权,戈巴契夫却没保住。

    点击上图播放视频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南巡」时,亦曾提及苏联解体带来的「教训」。他主张戈巴契夫「解除了党的武装」,让共产党「信念动摇」,最后他「轻轻一句话,宣布苏联共产党解散,偌大一个党就没了」。

    纽约时报分析,戈巴契夫在西方世界被看作和平终结冷战的重要推手,但在中国当局眼中,戈巴契夫太轻率抛弃权力。伦敦国王学院政治史学家布朗(Kerry Brown)认为,中国领导阶层把戈巴契夫当作路线错误、政策失败的「反面教材」。

    戈巴契夫逝世时,中国外交部的回应短短数十字,仅肯定他对「中苏关系正常化作出积极贡献」,并「向他的家属表示慰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指出,微博上许多网友认为苏联解体是戈巴契夫的责任,还有人讽刺戈巴契夫应该无颜面对马克思和列宁。

    *(photo:UpMedia)
    *(photo:UpMedia)

    1989年5月17日,戈巴契夫夫妇造访中国长城。(资料照片/美联社)

    戈巴契夫与妻子赖莎

    不同于一般的苏联领袖,戈巴契夫从不怕公开展现跟妻子赖莎之间的好感情。根据戈巴契夫基金会,赖莎1932年出生于西伯利亚小镇,父亲是出身乌克兰切尔尼戈夫(Chernihiv)的铁道工程师,母亲的家族则世代是农民。赖莎的母校是莫斯科国立大学(Moscow State University),在这里她遇见了未来的丈夫,两人于1953年结婚。

    在婚姻初期,赖莎从事社会学研究,也在学校教书。1985年戈巴契夫接任总书记,是赖莎人生的转捩点;自此,她成为苏联「第一夫人」,而且跟过去有如「影子」一般的领袖伴侣不同,赖莎经常「抛头露面」,以受过教育、打扮入时的自信形象,陪伴丈夫参与国内外的政治场合。

    *(photo:UpMedia)
    *(photo:UpMedia)

    1987年12月9日,戈巴契夫夫妇在美国华府期间,赴国务院参加午宴。(资料照片/美联社)

    *(photo:UpMedia)
    *(photo:UpMedia)

    1989年10月7日,戈巴契夫夫妇在柏林与东德领袖何内克(Erich Honackar)举杯饮宴。(资料照片/美联社)

    *(photo:UpMedia)
    *(photo:UpMedia)

    1990年10月27日,戈巴契夫夫妇在西班牙参加知名指挥家史维特兰诺夫(Yeugueni Svetlanov)的乐团演出。(资料照片/美联社)

    美联社引述前德国总理柯尔(Helmut Kohl)的说法,形容赖莎跟戈巴契夫是「真正的伴侣」,两人几乎总是形影不离。戈巴契夫参与出资的俄国独立媒体《新报》(Novaya Gazeta)总编辑、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穆拉托夫(Dmitry Muratov)则认为,戈巴契夫「爱这个女人更胜于爱他的工作」,并且「把人权放在国家政权之上」,而如果他「双手沾上了鲜血,就无法拥抱她」。

    *(photo:UpMedia)
    *(photo:UpMedia)

    1986年11月26日,戈巴契夫夫妇在印度新德里参访圣雄甘地纪念碑,并种下一棵玉兰树。(资料照片/美联社)

    *(photo:UpMedia)
    *(photo:UpMedia)

    1988年3月15日,戈巴契夫夫妇在贝尔格勒(Belgrade)附近的友谊公园(Park of Friendship)与南斯拉夫学童合影。(资料照片/美联社)

    *(photo:UpMedia)
    *(photo:UpMedia)

    1989年3月26日,戈巴契夫夫妇在莫斯科住处附近散步。(资料照片/美联社)

    *(photo:UpMedia)
    *(photo:UpMedia)

    1994年10月19日,戈巴契夫在纽约甘迺迪国际机场召开记者会,身旁的赖莎正在啜饮一杯茶。(资料照片/美联社)

    1999年,赖莎因白血病逝世;在她的葬礼上,戈巴契夫在众人面前流下了眼泪。BBC俄国记者罗森柏格(Steve Rosenberg)忆起后来访问他的情景,也感受到他对已故妻子深深的思念。在戈巴契夫的回忆录中,第一页就是赖莎过世后他在日记写下的语句:「我失去了生命最重要的意义,我从未这么深刻地体会到孤独」。

    在2012年一部纪录片中,戈巴契夫如此描述赖莎对他的意义:「我们手牵着手,一起走过一生。她的魅力灿烂夺目,宛如公主」。

    *(photo:UpMedia)
    *(photo:UpMedia)

    *(photo:UpMedia)
    *(photo:UpMedia)

    1999年9月22日,戈巴契夫在挚爱的妻子赖莎的告别式上悲恸流泪,他身旁是两人的女儿伊琳娜(Irina Virganskaya)。(资料照片/美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