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不一样的中国——访中国独立纪录片导演闻海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UpMedia,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中国独立纪录片导演闻海接受访谈,畅谈他的生涯发展和转折。(图片由作者提供)(photo:UpMedia)
    中国独立纪录片导演闻海接受访谈,畅谈他的生涯发展和转折。(图片由作者提供)(photo:UpMedia)

    本期《当代中国研究通讯》访谈中国独立纪录片导演闻海,畅谈他的生涯发展和转折,从第一个工作在广告公司画龙舟赛看板,之后考上北京电影学院,进入正规体制,走遍中国各地,接触基层人物,参加威尼斯影展获奖,取道香港到台湾的丰富经历。他目前正在台湾推动中国纪录片放映与保存。在全世界历经新冠病毒肆虐、中国政治再次高度威权化、地缘政治关系急遽变动的今天,闻海与港台的这段互动经验弥足珍贵。

    闻海1971年出生于海南岛, 1978年文革结束后,他与弟弟开始上学。父母亲皆是贫农身份,父亲的职业是海南岛的军人,母亲是商店售货员。两人在1970年相亲结婚,因为父亲工作的缘故,母亲遂从湖南嫁到海南岛。约莫在1974年,举家从海南岛回到湖南,老家就在岳阳楼边上,在这生活了十三年。

    出身军人家庭

    父母很希望小孩能多读书,因此订各类杂志给小孩阅读,也因为1980年代的中国相对开放,闻海得以接触霹雳舞、邓丽君的歌等中国文化以外的事物。当时因为父亲的职业是解放军,闻海在部队大院中成长,现今回忆,认为在大院的生活会比较感受不到外界的人间疾苦。部队大院旁边就是中国生产军队装备的军工厂,所以教育和娱乐的硬体设施都一应俱全,包含电影院也有,闻海就是在这个契机下开始接触电影。

    1980年代后改革开放,当时放映电影院的空间转租给别人经营,从事放映录像带的工作。当时播放的电影,除了中国官方电影外,还包含香港的神鵰侠侣、欧美的007电影系列。1989年后,许多公家单位发不出薪水,公家单位为了创收,开始拷贝转录「参考片」卖给许多播放录像带的据点,其中包含奥斯卡得奖作品,还有一些独立的纪录片(如追忆似水年华、广岛之恋、布拉格的春天、蓝风筝…等),这也是闻海开始受到电影薰陶的时期。

    1989年湖南发生殷正高市长被撤职事件, 註更多殷正高:1985年任岳阳副市长,积极推动政治改革也主持「政府讲评会」闻名全国。1988年因为违反组织原则,反对腐败,受到审查二十五个月。事件激起岳阳市上万名学生、群众上街抗议游行。1989年六四事件后,当局撤销其一切职务,至今未获平反。(以上註脚内容撷取自《在流放地的影像—闻海电影作品简介》,p.199)  群众运动在湖南展开,当时年轻的闻海对这件事情印象深刻,也成为接触社会运动的起点,影响到后来2006年拍摄相关纪录片的基础。

    闻海大学读的是湖南当地的理工学院,1993年大学毕业后进入广告公司工作,主要工作是绘画龙舟赛的广告板。因为广告部常向厂商拉赞助,在过程中能够和厂商「谈赞助」,所以比起其他部门还多赚了点钱。一整年的工作多集中在端午节前后,工作闲暇之余,和同公司的水上运动部同事做了额外的事业—两人买了十条鸭子船,以出租鸭子船给游客当作副业。副业赚得的钱,也成为日后进入北京电影学院的学费。闻海回忆,进入北京电影学院时,同班的同学大多是已经有好几年经验的摄影助理,他们希望借由到学校进修,早点跃升到比较高的职位。在当时的中国,要能够成为电影的掌镜导演,通常需要在片场磨练几十年,对许多电影工作者而言,成为导演,是非常遥远的梦想。趁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萌芽,电影业的市场需求扩张,有更多机会参与电影制作,许多人都想趁此机会一展长才。

    看见不一样的中国

    学院的课程要求学生每星期看两部西方片、两部国产片,闻海回忆,在那段时期还没有DVD光碟那么方便的硬体。学院学生们除了原本学校的馆藏外,也会去各国大使馆和其他学校观赏国外的电影,因为改革开放,北京汇聚了全世界的文化,拥有相当丰富的文化资源。除了外国文化的冲击,对闻海而言更重要的是看到了「不一样的中国」。当时北京电影资料馆的研究室存有许多中国独立纪录片的电影,谈文革、天安门等被官方隐藏的历史事件。学生们在课外时间还会请独立电影导演到电影学院上课,戴锦华便是其中之一。 註更多戴锦华,1959年生于北京。 1978-1982年就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 1982年任教于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文学系。 1987年参与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电影史论专业。 1992年被北京电影学院聘任为副教授。(以上资讯撷取自https://chinese.pku.edu.cn/rwfc/1224495.htm)。另外,因为课程也必须秘密进行,老师的车马费,就由学生们凑合几块钱来支付。

    闻海纪录片《凶年之畔》剧照。(图片由作者提供)

    闻海说道,在北电认识最重要的人,是电影学院的老师周传基。周老师累积了相当多国内外经典的片子,所以给了学生相当多认识各国电影的机会。周老师也不断鼓励年轻一辈导演积极拍摄影片,提醒同学因为中国的政治环境特殊,要不断储存(拷贝)片子避免文化的流失。这也是为什么闻海离开中国到了香港、台湾后,都会携带许多电影拷贝同行。

    1996年,闻海和他的同学办摄影展,遇到一位拍摄独立电影的导演丁建成。 註更多 丁建城,1962年生于扬州。先后就读于扬州市职大,解放军艺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独立制片人、导演。任电影《头发乱了》美工,《巫山云雨》摄影师。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摄影、《生活空间》栏目编导、摄影。(以上资讯撷取自https://fanhall.com/im11374.html)他看到闻海的作品,便邀约他做随行助理,闻海自此踏上了以电影为志业的旅程。他们在扬州展开电影制作,电影的主题是「纸」——关于纸扎老人的故事——闻海当时担任副导。当时团队其实只有丁和闻海两人。闻海回忆道,带着测光表、穿着电影公司的工作服、拿着拍摄相关器材,在那段期间开始意识到自己已是个「电影人」。

    过了两个月后,因为资金不足,纪录片计画中止。闻海于是回到北京,找了一份在中央电视台的工作。这段时期,他开始接触到较好的硬体设备,也把在电影学院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在实际的工作现场。对闻海而言,这份工作是很好的磨练,但略显枯燥乏味。一阵子后,电视台的生活让闻海觉得平淡无奇,刚好,北电的同学邀他到新疆拍片。

    省思党国教育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新疆和西藏只有中国人可以进入,同学是新疆人。他们使用电视台的机器设备,将当地人文风景制作成影像素材,卖给国外公司。闻海回忆道,西藏对他而言是「想像的远方」,塔克拉玛干大漠的景色,异族的文化冲击,正可以让闻海逃脱北京日复一日的生活。结束新疆、西藏的拍摄后,闻海回到电视台。

    央视的节目探讨社会议题,闻海因此有机会到中国各省份,接触、採访、调研各式各样的人事物。当时,一年飞各省不下三十次,「(这个经验)让我对整个国家的方方面面,各个阶层有基本认识」,闻海这么说。福建打假揭发的假菸事件、安徽遇到的下岗造船工人等,这些都成为未来思考电影主题的好材料。同时也让闻海反省,中国一切以利益为导向的目标,到底是好是坏?做为一个旁观者,除了曝光社会现象,也应该理解身为人,是怎么受到更大层次的社会力量所影响。

    综观闻海的成长过程,他是「被保护的」小孩,接受的教育是「国家的、共产党的」。不过,父母对孩子教育的重视,让闻海有机会可以接触更多元的文化刺激。到了电影学院进修后,透过电影的视角,领悟了呈现社会多元面向的方法。而在电视台的工作,让他实际接触到面貌丰富的中国,并开始反省自己看待人生、看待自己生长土地的视角。最后,拿起摄影机,用镜头记录真实的中国。

    作品在国际得奖却被公安请喝茶

    闻海从家乡岳阳北漂到北京,再到成为独立纪录片导演的过程,朋友的提问给他很深刻的反省:「如果你来到北京是为了进入体制,那为何不留在岳阳就好」。回想自己的心路历程:父母的照顾、大院文化、央视记者,这些都是体制内的事情,是他成长的一部份。央视的工作,让他看见了中国社会的真实面。沉潜过后,他决定走到体制外,成为一位独立导演,凝视着体制内形形色色的人。拍摄纪录片的那几年,让闻海意识到自己正在成为「边缘人」。

    2008年是闻海踏上国际舞台的一年,《我们》参加威尼斯影展, 註更多《我们》描述了当下中国知识分子的思考和写作,但他们的行动也仅仅只于思考和写作。闻海关注了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的焦灼状态。(以上註脚内容撷取自《在流放地的影像—闻海电影作品简介》,p.199)并且获得了「地平线单元」评委会特别奖。但是人在北京的他,却常常被官方「找去泡茶」,渐渐地自己的内心出现了怀疑,电影本该是解放内心的想法,怎么会变得越来越审查自己呢?这样的心理转变,紧张的环境,让他萌生离开北京的想法。闻海先和朋友到云南拍电影,出于警觉与担心,他只负责拍摄,而不参与电影的企画制作。因为只负责掌镜,不涉电影的题材,比较不会被公安盯上。

    但中国的大环境持续紧缩,随着香港推出人才计画,闻海就把生活重心从中国转到香港。在香港那段日子获得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的资助。在2013到2014年,应邀在香港大学新闻与传媒研究中心撰写《放逐的凝视──见证中国独立记录片》,并且帮忙香港中文大学的中国研究中心收藏中国的独立纪录片。另外,香港城市大学提供的剪辑空间,也让他能安心创作。在香港七年,完成了四部电影、三本书,更认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与他们共同成立了非政府组织「中国独立纪录片研究会」,策划许多展览与电影节,邀请中国的导演到香港分享相关的创作经历。

    闻海回忆道,自从2008年得奖后,并没有大量制作新片。因为在北京经历过的官方干预,消磨掉创造力,时时刻刻担心敏感内容会被盯上。他认识到,拍摄多年的影片,必须重新吸取养分。在香港期间,活动给了闻海认识新朋友的机会,从这些人身上,闻海找到了新想法,让他成长很多,拍摄题材也变得多元。闻海一群人把过去中国蒐集的素材移转到香港重新处理、制作成新的电影,也协助其他导演进行电影摄影工作。在香港这段期间,闻海的身分从电影制作者,转变成一个「中介者」,把中国相关的独立电影和导演介绍到国外。

    *(photo:UpMedia)
    *(photo:UpMedia)

    闻海纪录片《在流放地》剧照。(图片由作者提供)

    2020年6月30日,中共在香港施行国安法,十二月香港中文大学的中国研究服务中心被划归图书馆,馆藏四百多部中国独立纪录片被封存(编按:香港实施国安法后,原本扮演国际学术交流功能的中国研究服务中心遭到改组。研究中国法律制度的知名学者孔杰荣 (Jerome Cohen) 说该中心「不仅是一个研究中心,还是中国独立学者与香港本地人和外国学者见面交流思想的地方。」 註更多斯影,「港中大中国研究服务中心面临『重组』,学者忧『中国研究的麦加』将不复存在,BBC中文网,2020年12月25日,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55441519)。作为主要推荐者的闻海,为此心痛不已。香港整体环境的恶化,促使闻海走向台湾。目前他跟台湾国立清华大学图书馆合作,已典藏了五十多部中国独立纪录片。

    在香港和台湾引介中国独立电影

    香港时期,闻海参与了独立中文笔会。 註更多独立中文笔会 (Independent Chinese PEN Center),简称独立笔会(ICPC),是全世界用中文写作、编辑、翻译、研究和出版文学作品之人士自由结合的非政府、非营利、非政党的跨国界组织。独立中文笔会由一批流亡中文作家和中国国内自由作家共同创立于2001年,同年在伦敦举行的第67届国际笔会代表大会上获高票接纳为国际笔会下属分会。(引用自独立中文笔会官网:https://www.chinesepen.org/)2014年香港爆发雨伞运动。隔年,台北举办「台北国际作家週」,独立中文笔会作为协办者之一,决定在台湾举办当年度的常年会议。笔会会长贝岭邀请闻海来台,并在系列活动中放映闻海的作品《我们》。闻海回忆起第一次到台湾的感觉,台湾人的普通话让他觉得亲切;期间还遇见流亡海外的中国民运人士(王丹、吾尔开希等人)。2016年,闻海入选台北宝藏巖驻村艺术家项目,在台北创作三个月,在台湾许多大学举办独立纪录片放映和讲座。2020年10月来到台湾后,因为疫情停留至今。

    闻海目前住在师大附近一间朋友提供的平房,生活简单,骑车去附近传统市场买菜,逛二手书店,到河堤边运动。闲暇之余,时常和他称之为「老师」的朋友学习新奇知识和瑜珈。这段时间,他深切感受到台湾文化的特殊性,一种包含美国、日本、东南亚、台湾、中国的各种揉杂特色。他期待在台湾的这段日子可以持续地学习和吸收这些养分。

    *(photo:UpMedia)
    *(photo:UpMedia)

    闻海接受郑志鹏、戴瑜慧访谈。(图片由作者提供)

    最后,闻海分享他自身对中国的期望:他认为中国很大,虽然统治者想将中国独立于世界之外,但是现实上,中国大到没办法与世界脱节,许多国际事务不可能置身事外,而现今的中国(编按:指中国与西方国家发生矛盾,尤其是跟美国的对抗)仍与全世界有许多往来。闻海期望像他一样,因为留学、工作、移民等原因流浪在海外的中国人们,可以持续努力透过影片、文字、或是各种活动,让世界看见中国真实的样子,同时也让中国人可以看到世界的真正面貌,而非中国官方所餵养的片面资讯。

    闻海导演体认到,中国的政治改革不可能一蹴可几,需要透过每代人的持续努力。当越来越多中国人体会到自由的滋味,不管他们最后选择争取自由,或是其他生活方式,这些思想都能为中国人提供更宽广的视野,以及对未来的不同想像,改变的力量也会越来越强壮。

    闻海简历:

    闻海本名黄文海,电影导演、策展人、独立中文笔会会员。1996年起开始创作独立电影,作品有《军训营记事》、《喧譁的尘土》、《梦游》、《我们》、《壳》、《西方此去不远》、《凶年之畔》、《喊叫与耳语》、《在流放地》等,多次获得国际电影节奖项。出版《放逐的凝视:见证中国独立纪录片》(2016)。

    2014年—在香港创办「中国独立纪录片研究会」。

    2016年—出版《放逐的凝视:见证中国独立纪录片》。

    2017-2018年—在香港策画「决绝:1997年以来的中国独立纪录片影展」。

    2020年来台,与国立清华大学图书馆合作,将典藏其收藏的五十多部中国独立纪录片。

    2022年秋季,在社区大学开课:「从独立纪录片中了解中国」,网址:https://napcu.neticrm.tw/civicrm/event/info?reset=1&id=87.

    ※ 郑志鹏是清华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副教授,戴瑜慧是国立阳明交通大学传播与科技学系副教授,邱冠瑜(纪录)和李佳谕(校稿)是国立清华大学社会学研究所硕士生。本访谈由国立清华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企划,将刊登于《当代中国研究通讯》第33期。当代中国研究中心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