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国防部次长:中俄联手挑战国际秩序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LTN,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挪威国防部次长边森。(取自挪威国防部)(photo:LTN)
    挪威国防部次长边森。(取自挪威国防部)(photo:LTN)

    〔记者杨丞彧/台北报导〕俄罗斯今年二月起发动对乌克兰的侵略战争,中国与俄国的结盟引起欧洲国家高度警戒。31岁的挪威国防部次长边森(Bent-Joacim Bentzen)指出,中国正挑战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与其价值观,而这样的价值观对挪威这样的小国而言是绝对必要的,特别是尊重海洋法。此外,近来中俄之间的战略合作不断增加,两国在削弱美国国际影响力与分化西方团结上沆瀣一气,尽管彼此存在矛盾,但两国依旧联手挑战现存之国际秩序。

    军旅生涯9年的边森22日在挪威卑尔根举办的一场海军研讨会上发表演说。边森首先提到,欧洲正发生战争,在这样的时刻,提醒了我们自我防卫与盟友安全的重要性。而海军对挪威而言相当重要,不仅因挪威在战略地理上所处之位置,也管理大量海洋资源。挪威的海域对其安全、经济与环境都很重要。

    边森提出四点观察,第一,挪威的财富与社福与海域所创造的价值密切相关,为出口收入的主要来源;第二,俄罗斯在周边拥有强大军事能力,在俄军的吓阻能力与军力投射上扮演重要角色;第三,我们看到一个更强大、更强硬也更有自信的中国,在北极圈的参与度和大国利益渐增;第四,气候变迁对挪威产生影响,东北航道的开通提供新的航运模式,需要投入更多资源监测、控制与执行公权力。而以上四点都受到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发动的战争所影响。

    边森表示,挪威的石油与天然气已成为欧洲对抗俄国企图以能源进行施压的重要手段;而在俄军地面部队在乌克兰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因此俄军战略与海军的部分会更趋重要;中国与俄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战略合作日渐紧密,俄国总统普廷支持中国在台湾议题上的立场即为明证。此外,两国也不断地投入大量资源扩张军事能力,特别是在海洋部分。

    边森指出,柏林围墙倒塌标志着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开始,然而普廷发动对乌克兰的战争则开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不可预测性与不安全感的时代。这次的攻击目标不仅是乌克兰,更是针对以法治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也瞄准了自由、民主、自决权等价值观。因此我们必须支持乌克兰对抗俄罗斯,必须与我们的盟友站在一起,尽其所能阻止俄国更要力阻战争蔓延。边森说:「大家可以扪心自问,如果西方不支持乌克兰,普廷会怎么想?」

    边森分析,俄罗斯在北方拥有重要的战略能力,由于俄军地面部队正面临压力,这些能力的重要性可能会增加,俄国也会尽一切所能保护北方的核能力。因此,盟军在北边的存在与活动对周边地区的稳定与安全至关重要。而北约成员国在最近严峻情势下展现出明显的团结与决心,在谴责俄罗斯保持一致态度,并同意捍卫盟国领土的义务。团结的北约也向俄罗斯传达强烈的讯号,即北约对集体防御非常严肃以待。而瑞典与芬兰的加入,也使北约的防务更加强大。

    此外,边森也直指国际整体安全政策的格局正在改变,中国的国际野心、强硬外交政策以及在所处区域内展现实力皆挑战了全球安全与稳定,南海与东海的紧张局势就是例证。而中国经济与军事能力发展地既快且广,使它成为重要的国际行为者。然而,中国强硬的行径让西方越来越忧心,我们看到中国正在挑战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与其价值观,而这样的价值观对挪威这样的小国而言是绝对必要的,特别是尊重海洋法。

    边森也提到,近来中俄之间的战略合作不断增加,在侵略乌克兰的战事上,中国并未积极地与俄国保持距离,而俄国在台湾议题上支持中国立场。此外,两国在削弱美国国际影响力与分化西方团结上沆瀣一气,尽管彼此存在矛盾,但中俄依旧联手挑战现存之国际秩序。

    另外,边森指出,气候变迁为挪威海军的角色与能力带来重大影响,特别是在北极圈现正以创纪录的速度融冰,越来越大的无冰海域为经济活动、运输与资源开发带来庞大的机会,因此中国对北极的兴趣正在增加。除了科学研究、自然资源开採与基础设施发展等,也不排除中国在北极圈有着长期的军事目标,尽管目前为止未有相关迹象,但中国想强化存在感也需取决于俄国是否默许。

    边森解释,除俄国外,北极圈周边国家都是北约成员国,皆对中国保持警戒,且共同表示必须遵守海洋法与国际法规范,因此中国必须得与这些国家合作才能如愿获取自然资源。另一方面,中国也须与俄国合作,但俄国不会想让中国涉入北极圈太深,因此双方在这方面可能会产生利益冲突。

    最后,边森强调,世界正在改变,俄罗斯发动对乌克兰的战争让可靠的战力与强大的盟国比起以往更显得重要,这场战争也考验着西方的凝聚力与韧性。面对狂妄自大的疯狂,挪威与民主伙伴必须坚定立场,并划下清楚的界线。此外,也必须发展足以吓阻攻击的能力,因此现在起就必须强化国防实力,为10到20年的防卫能力打下坚实基础;政府准备要投注更多的国防预算,并善用这些资源以发挥最大的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