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上消失的“新能源汽车”意味着什么?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MyZaker,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photo:MyZaker)

    经济观察网 记者 王国信 周菊 3 月 5 日上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在大会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一点颇令人意外,那就是新能源汽车在连续 7 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其中 2017 年使用的是 " 清洁汽车 " 一词),今年却首次缺席,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未再单独提及新能源汽车。在此前历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新能源汽车 " 都被曾多次提及,是汽车行业的年度关键词。

    经济观察网记者注意到,虽然新能源汽车没有出现,但与新能源汽车有关的充电桩、换电站和电池回收利用,都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之中。今年报告中提及这些关键词的原文为 " 稳定增加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取消对二手车交易不合理限制,增加停车场、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加快建设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 尽管只有短短一句话,但是所涉及的产业非常之多。

    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在今年的政府报告中,所涉及的都是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方面,这说明政府对新能源汽车前端的引导和扶持基本上已经达到目标,而重心要转入后端——及车辆的使用端。

    其中,换电站已是第二年被政府工作报告提及。2020 年,换电站作为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新基建的内容中,报告提出将 " 建设充电桩 " 扩展为 " 增加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 "。由于政府的支持,去年换电模式迎来了快速发展,多家企业开始布局换电模式,并实行车电分离的销售方案。但从行业来看,换电模式依然存在诸多难点,包括标准难以统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不高带来的盈利艰难等。

    目前,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就是配套设施的不完善,而首当其冲的是充电桩不足。通过换电模式的推广,可以缓解充电带来的使用焦虑,这也成为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布局。预计在 2021 年,仍会有多家车企加入换电推广大军," 充电 + 换电 " 将成为未来并行的两大模式。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模式和业态也将呈现出更多元化的趋势。

    去年被激烈讨论的电池回收在今年也被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之中。针对动力电池电池回收,据经济观察报 2020 年针对动力电池回收所做的相关调查和报道,第一批电动车的电池报废潮已经到来,接下来两三年都将是回收高峰期,但对于这些电池何去何从以及怎么回收,目前并没有完整的渠道。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所释放的信号来看,政策层面将在今年着力解决这一问题,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扫清障碍。

    另外,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 " 碳排放交易市场 " 也初现在报告中。在政府报告中的原文为 " 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 在汽车行业中,双积分已经在去年成为热词,这是碳排放交易的关键构成。随着双积分要求的逐年提升,缺少新能源汽车正积分的企业将不得不转向交易市场购买积分,这将催生一个新的市场并改变行业格局。

    以特斯拉为例,这家公司 2020 年靠出售碳排放积分获得了 15.8 亿美元的营业收入。而一些传统的汽车制造商不得不购买积分来完成减排任务,这又加剧了它们的负担。近两年,有多位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就双积分提出意见,其中包括商用车双积分以及正积分转存等多个建议。

    2020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136.6 万辆和 136.7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7.5% 和 10.9%,产销量创历史新高。据中汽协预测,2021 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将超过 180 万辆。但是,在 2020 年 7 月之前,新能源汽车都处于连续性的下滑之中。如果剔除特斯拉带来的增量,2020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实际上还是处于负增长之中。

    除了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内容,此次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提及了 " 汽车准入制 " 的改革。在报告中的原文为 " 实施工业产品准入制度改革,推进汽车、电子电器等行业生产准入和流通管理全流程改革。"

    " 汽车准入制 " 的出现让人颇感意外。此前,汽车行业也曾经有过生产准入的改变,但主要是对新能源汽车进行了准入放开,但需要满足一些硬性条件才能获得由发改委和工信部颁发的生产资质及销售资质。目前,按照汽车生产相关的规定,新造车企业大多采用的是代工和购买资质的方式生产,但多家新造车企业表示,仍然希望有自己的生产资质和工厂。此次报告中,提及的不再是新能源汽车准入改革,而是汽车生产准入和流通的改革,这意味着在燃油车的准入机制上,可能同样也会进行改革。

    汽车行业正处于全面放开的关键节点上。按照此前安排,汽车行业在 2018 年取消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在 2020 年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而在 2022 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同时取消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通过 5 年过渡期(2018 年算起),汽车行业将全部取消限制。这意味着在明年,中国汽车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而准入和流通的改革,是否与此相关?当然,这也是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各种新商业模式所呼吁的改变。

    此外,稳汽车消费、取消对二手车交易的不合理限制,也在报告中被提出。事实上,从 2019 年开始,稳定汽车消费开始频繁被提及。期间,有过重启汽车下乡、给予汽车消费补贴等措施,特别是 2020 年上半年,各地都出台了促进汽车消费的措施,从实际效果来看,具有一定意义。乘用车市场在 2020 年仍处于负增长之中,但降幅收窄至 6%。

    中汽协曾预计今年乘用车市场将恢复增长,这意味着今年汽车稳消费的效果可能更为明显。对中国车企而言,在政策的助力之下,今年可能出现大幅度增长,特别是豪华车市场大幅增长的可能性更大。实际上,二手车交易也与此有关,2018 年," 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 " 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上,如今已经过去几年,但二手车限迁取消依然没有完全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