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军事无禁区: 斗而不破-美中大国竞争下的红线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RFA,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美国总统拜登(右)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左)14日在印尼巴厘岛举行会晤。(photo:RFA)
    美国总统拜登(右)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左)14日在印尼巴厘岛举行会晤。(photo:RFA)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您现在收听的是自由亚洲电台的「军事无禁区」栏目。我是栏目主持人亓乐义。今天谈世界关注的”拜习会”。

    当地时间11月14日下午,美国总统拜登(Joseph Biden)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尼巴厘岛举行会晤。两国元首就各自内外政策、美中关系、台湾议题、各领域对话与合作、重大国际地区问题等五方面议题,深入交换看法。双方会谈3个多小时,超过事先商定时间。其中,最受瞩目的是台湾议题,是美中关系最敏感、也最有可能引发冲突的红线。

    第一条红线

    拜登11月12日在柬埔寨金边出席东盟峰会,面对记者询问将与习近平会面的心情时指出,他和习近平在一起的时间比其他任何一位世界领导人都多,彼此了解对方,几乎没有什么误解。双方只需要弄清楚红线(red lines)在哪里,以及未来2年,对双方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据新华社报导,习近平与拜登会晤时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关系政治基础中的基础,”是中美关系第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希望美方言行一致,恪守一个中国政策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

    这是习近平与拜登会晤中,提出中美关系中的第一条红线,没有提对台动武和外部势力干涉的问题,不同于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是针对”外部势力干涉。”而且,习近平使用希望美方恪守”一个中国政策”,而非惯用的”一个中国原则”。都说明北京在宣传上有意营造两国元首会晤的良好氛围。

    会晤结束后,中国外长王毅向媒体进一步说明,习近平在会晤中强调,中方将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如果出现《反分裂国家法》规定的三种严重情况,中方必将依法行事。中方要求美方停止虚化掏空一中政策,约束制止“台独”分裂言行,不要让局势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这是目前北京对中美元首会晤在宣传上最强硬的表述。

    所谓《反分裂国家法》规定的三种情况是在第8条:””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造成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事实,或者发生将会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或者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国家得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也就是俗称的三条红线。除此,习近平没有提其他红线。

    防止冲突管理竞争

    王毅还说,这次中美元首会晤对下阶段乃至更长时期的中美关系产生重要深远影响。一是明确一个方向、二是确定一个框架、三是启动一个进程,而这3项都围绕防止中美关系脱轨失控,妥处分歧、拓展合作,管控和稳定中美关系,以及在中美关系中装上安全阀为出发点,说明中国亟需安全稳定的外部环境,尽可能避免与美国发生冲突。

    据白宫公布会晤纪要指出,拜登向习近平说明,美国将继续与中国进行激烈竞争,而”这种竞争不应演变为冲突,”并且强调美中双方必须负责任地管理这种竞争,保持开放的沟通渠道。两国元首在会晤中讨论制定推进这些目标的原则的重要性,并责成各自团队进一步讨论这些原则。就防止冲突而言,双方有高度共识。

    美国前国防部长和中央情报局局长帕内塔(Leon Panetta)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采访时表示,”如果这次会晤的结果是使两国关系回到一个更多的外交层面上,而不是互相攻击,他们可以就需要处理的问题开始对话,那么这次会晤很可能是至关重要的。”

    不过CNN分析指出,中美元首会晤都想避免冲突,但是她们的目标,如中国希望成为亚洲乃至潜在的全球强国,就像美国一样,这从根本上说互不相容。这次中美元首峰会虽为两国降温,但双方仍在冲突的轨道上。

    中国外长王毅高度评价中美元首峰会成果,指出这次会晤达到明确意图、”划清红线”、防止冲突、指明方向、探讨合作的预期目的。这里应该是指两国元首责成各自团队进一步讨论防止冲突、管理竞争的原则,包括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将访问中国,就双方的讨论采取后续行动。

    如果进展顺利,不排除中国考虑逐次恢复今年8月5日为报复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Nancy Pelosi)访台而中断的3项军事交流措施:一、取消安排中美两军战区领导通话。二、取消中美国防部工作会晤。三、取消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会议。毕竟,恢复军事交流与避免军事冲突密切相关,是观察中美两国是否因误判而引发冲突的重要指标。

    攸关大国实力消长

    相较之下,华府不像北京对元首会晤给予过高评价,而是就实际问题提出原则和立场。拜登在会晤结束后对媒体表示,他绝对相信”不需要有一场新的冷战。”也不认为中国有任何迫切入侵台湾的企图。但是就台湾议题,拜登直截了当,向习近平详细阐述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没有改变,美国反对任何一方单方面改变现状,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符合世界的利益。他还提出,美国反对中国对台湾采取强制性和日益咄咄逼人的行动,这些行动破坏台湾海峡两岸及更广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并危及全球繁荣。

    其实,这句话的深层含义,已经间接否定台湾议题是中国内政,而是带有国与国性质的区域性和全球性议题,攸关地区乃至全球的和平、稳定与繁荣。

    记者问拜登是否当面对习近平说,将致力于协防台湾?拜登说,他将与习近平进行这样的对话。拜登担任总统以来曾4次公开指出,如果台湾遭到中国攻击,美国将协防台湾。同时,拜登也多次表明,美国不支持台湾独立。北京视前者为干涉中国内政,踩到中国的红线;对后者中方要求美方言行一致,约束制止“台独”分裂言行,对美方并不放心。但北京认为中美关系终究有了起码的政治基础(美国不支持台湾独立),可以就双方交流采取后续行动。

    拜登还说,这次美中元首会晤,他对双方有分歧或对彼此立场有不确定的地方,都直言不讳。拜登没有说明台湾议题是否就是美国的红线,但是承诺协防台湾就是对红线的一种表态。因此,中美一些学者把”中国不武、台湾不独”或”台湾不独、中国不武”视为中美两国相互坚持的红线。

    然而,就中美双方政府而言,红线不仅是台海局势的安全阀,更攸关中美大国竞争的实力消长。就北京而言,美台之间任何一项交流,都是美国利用台湾作为遏制中国崛起的战略工具和手段;从华府来看,中国对台湾采取任何强制性和日益咄咄逼人的行动,不仅为武统台湾做准备,更是改变地区乃至国际秩序的前奏。

    双方没有妥协的余地,但又想避免冲突,因此在可期的未来或更长一段时期,美中两国将处在”斗而不破”的战略竞争阶段。谁将胜出?不在于一场决定性的战争,双方有核武器也不可能大打出手,而取决于谁在经济和科技发展进程中更具主导性优势,谁的政治与社会制度乃至文化更受国际的普遍认同与效法。

    斗而不破

    所谓”斗而不破”,就台海形势而言,今年8月上旬解放军举行大规模围台军演是一个开端,其政治目的是打破海峡中线,从此不再尊重台湾主张的领海领空,在台海之间建立一种新的战略态势,或称”新常态”。

    这种”新常态”在军事上有其特殊用意,今后解放军对台演训除了频率和次数增加,范围扩大、强度变强,加快战场经营,更是一体化联合作战体系C

    KIRS

    (从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到武器平台、情报、监视、侦察,再到后勤保障与装备保障)提升的过程,逐步强化对台湾防卫实质性威胁,作为牵制并预防美台关系升级或变质的有力手段,逐次提高有效封控台海、拒止美日介入台海冲突的能力。

    43

    今后中国对台或对美介入的战略威慑方式有诸多选项:如营造战争气氛、展示先进武器、举行军事演习、调整军事部署、提升战备等级、实施信息攻击、运用限制性军事行动、发动警示性军事打击等。除了警示性军事打击没使用,其余都在解放军8月上旬围台军演中以部分和不同力度方式展开。其中还有相当的伸展运用空间,看不出中国会舍弃更多弹性作法而一步到位,选择代价和风险最高的全面侵台途径来武统台湾。

    美国的战略设想并非改变中国,而是如拜登所言,在与中国的竞争中不寻求冲突、不寻求冷战,反对任何一方单方面改变现状,而寻求维护台湾海峡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因为这攸关更广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并危及全球繁荣。可以说,今后美台关系任何一项新的交流,都是为了确保台海形势的某种战略平衡,维持斗而不破。

    本栏目每周五首播新节目,之后还有几次回放。可以在短波上收听,或透过 YouTube及RFA官网收听。

    撰稿、主持、制作:亓乐义

    (本节目主持人为长期关注两岸和印太军事安全事务的军事评论员,文章代表评论员个人观点及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