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国诚专栏:相逢一笑「添」恩仇──写在拜习峇厘岛峰会之后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UpMedia,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拜习峇厘岛峰会,是一场「相见不如不见」或是「见了也是白见」的会晤。(美联社)(photo:UpMedia)
    拜习峇厘岛峰会,是一场「相见不如不见」或是「见了也是白见」的会晤。(美联社)(photo:UpMedia)

    美国总统拜登与中共国家主席习近平G20峇厘岛实体峰会宣告落幕,枝节不论,只论关键在于美中关系将产生什么变化?是改善了?还是原地踏步?这种变化,对台湾,特别是台湾的地位与安全有何影响?

    我採取的讨论方法是:会前、会中、会后「三大块」,也就是「会前认识论」、「会中诠释论」以及「会后评估论」的延续与发展。

    会前:气氛并不融洽

    拜登行前在记者会指出,会晤的目的是了让双方理解彼此的「关键利益」,并确定双方是否会发生冲突?如果发生冲突,要如何处理处理和解决?显示美国的态度很务实。美国的立场是:「竞争但不寻求冲突」此行的目的是要为美中关系「设置下限」或者划定「红线」,阻止双边关系在既有的恶化关系继续下滑。中共方面在会前的表态则比较「务虚」,只表示欢迎对话、和平共处、创造双赢等等。

    美国国务院指出,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美国不会退让,也不在会后发表联合公报,会晤结束后将向台湾做出说明。对此,中共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回呛,美方会后向台湾「说明」一事「性质很恶劣」,这句话在外交措辞上是很不客气的。显示在峰会之前双方的气氛就很不融洽,双方既不满期待也不寄予希望。从双方在会前表现来看,拜习之会其实是一种「冷会面」,在实质意义上被各界认定「期望很低」的会面。

    会中:画红线,有画等于没画

    在台湾问题上,美中双方的立场「尖峰相对」,没有妥协和退让的迹象。但这种结果,对台湾的地位与安全,既无提升,也无下降!

    *(photo:UpMedia)
    *(photo:UpMedia)

    即使中共也不希望关系恶化,但不等于中共愿意主动并抱着很高的诚意来化解美中之间的矛盾!(美联社)

    据双方会后各自发表的通告并做差异性比较来看,美国的红线是:反对任何一方单方面改变现状,致力于维护台湾海崃的和平稳定;但中共在会后《新华社》发布的通稿中,却把拜登的上述谈话全部略过,反而强调习近平所说:「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第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换言之,美国希望维持现状,中共继续武统台湾。

    所谓「画红线」,有画等于没画!对此,台湾有些评论认为这条红线的密码是:台湾不独,中共不武。实际上完全错误,实际的情况事:台湾即使不独,中共照样武统!

    会后:美中关系进入深水区

    如果不看热闹看门道,拜习峇厘岛峰会之后,美中关系基本上没有改变,但将走向诡谲多变、深不可测的地步。这可以从五个方面来分析:

    1,美中关系依然在路径依赖上前进

    从「制度主义」的理论来看,依据「路径依赖理论」,也就是一项政策往往会依据一种「惯性定律」,依照既有的战略假设继续在既有的轨道上前进。因为,一项重大政策的改变往往要付出更多「制度变迁的交易成本」。所以,一次的会晤,即使是刻意制造缓和的场面,就能改变美中之间结构性的对抗关系吗?避免竞争关系的恶化,并不等于既有的矛盾也可获得化解。特别是面对中共政权,即使中共也不希望关系恶化,但不等于中共愿意主动并抱着很高的诚意来化解美中之间的矛盾!

    2,美中之间没有「竞争共存」的条件

    在美中关系激烈的对抗中,双方之间是否具有「竞争中共存的条件(co-existent condition)」?也就是和平共存、相互合作的。我认为,没有,至少是非常的有限。即使美中之间存有可合作的空间,但这种「竞争中的合作」也是不会成功的,至少是各怀鬼胎、暗中较劲。以台湾问题为例,台湾是一个夹杂着美中之间在地缘政治利益的斗争、国际体系和世界领导权的争夺、民主与专制之间的价值对抗;在此一「零和式」的战略争夺中,美中之间有什么「合作空间」?有什么「共存条件」。准此而论,这次的拜习会更多的是在「管理冲突」,而不是在「寻找合作」,即使有合作的空间,也是有限的、脆弱的。

    *(photo:UpMedia)
    *(photo:UpMedia)

    拜习会更多的是在「管理冲突」,而不是在「寻找合作」。(美联社)

    3,美国的「红线理论」(red line theory)对中共是否有效?

    习近平说:「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关系政治基础中的基础」,美国则认为:「反对任何一方单方面改变现状」。然而,所谓「核心利益的核心」,所谓「祖国的完全统一一定要实现、一定能实现」等等,是不是就是要单方面改变现状?频繁的军机扰台和所谓的对台军演「新常态」,是不是已经改变了现状?中共宣称「武力解决台湾问题是针对台独和外部势力」,所谓「外部势力」所指为何?中共宣称决不放弃的「武力选项」,是不是就是要打破「中美关系政治基础的基础」?如果是,那么就没有所谓红线不红线,只是一个随时引爆的「爆点」!

    4,沟通对话对中共完全无效

    面对这个「爆点」,所谓外交上建立「沟通对话机制」,对中共是否有效?在自由主义的国际政治理论中,认为「共识建立机制」(mechanism of consensus-building)是避免误判与冲突的重要过程。但这种机制对中共完全无效!理由是美国期待的共识敌不过中共不断扩张的野心!美国的所谓「红线」,其实是「露馅」,美国以为可以设置护栏、避免冲突,实际上是给了中共一个「正判」:哦!原来你怕和我冲突,在认定美国的犹豫与怯懦之后,中共就会找机会踩踏红线!

    *(photo:UpMedia)
    *(photo:UpMedia)

    中共宣称决不放弃的「武力选项」,是不是就是要打破「中美关系政治基础的基础」?(美联社)

    5,美中之间的「外交理念」是否可以相容?

    有些评论认为,习近平在这次峰会中,语气放缓、身段降低,乃至对于中共战狼风格为什么突然变笑脸感到疑惑。我在这里引述一下前中共党校教授蔡霞,在一篇「中共眼中的中美关系-一个局内人的观点」的文章中指出:「中共在中美关系中娴熟地运用着东方社会的权谋文化」,「在中国文化中,欺骗存在于我们的文化血脉里,同样一件事,人们在不同的环境里说不同的话」。美国的外交理念是基于「诚实守信的契约主义」,基于「以规则为基础的秩序」,但中共不是!中共採行的是「权谋外交」,一种「厚黑政治」,什么场合说什么话,讲究的是《孙子兵法》「兵不厌诈、欺敌致胜」的不择手段!换言之,美国如果不想再天真下去,就要认清「一只微笑的野狼还是野狼」!面对一个好斗的、会咬人的战狼,你必须是一只「雄狮」,而不是一只「老实的山羊」!

    相逢一笑,难泯恩仇

    拜习峇厘岛峰会,是一场「相见不如不见」或是「见了也是白见」的会晤,既没有达到美国期待的「管理冲突」的目标,反而造成「暴露底牌」的反效果。对于中共而言,基于争夺国际话语权的必要,掌握「大国外交」登台表演的机遇,中共「不谈白不谈」。换言之,度尽劫波「非」兄弟,相逢一笑「添」恩仇,拜习之会,反而促使美中关系走向诡谲多变、深水难测的地步。

    ※本文作者为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政治与文化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