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失业率「盖牌」4个月 VOA:青年选择继续「躺平」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LTN,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由于青年失业率持续攀高,中国国家统计局7月后就停止公布相关数据。(欧新社)(photo:LTN)
    由于青年失业率持续攀高,中国国家统计局7月后就停止公布相关数据。(欧新社)(photo:LTN)

    〔编译孙宇青/综合报导〕由于中国各项经济数据欲振乏力,民众信心低迷,中国国家统计局在公布6月青年失业率高达破纪录的21.3%后,宣布不再公布7月后的资料,引起舆论譁然。《美国之音》(VOA)15日报导,「失业率」消失4个月后,依然没有就业机会的中国青年,有些选择返乡协助家业,也有不少人「躺平」、「慢就业」或当「全职儿女」。

    根据VOA採访,化名「高雨」的中国青年2020年大学毕业后,曾试着在广州站稳脚步,但COVID-19疫情让当地许多中小企业经营困难,虽然她曾短暂在几家网路公司做文职工作,但每月4、5000人民币的收入不足以支付生活开销,所以决定回到家乡云南农村,帮家人在网路上出售自家种植的农产品,负责写文案、拍照片、设计推广活动,以及做售后服务。

    虽然成功扩大经营规模,但随着利润愈来愈薄,她又开始感受到拮据,「感觉大家都没钱了」,所以又开始找寻回到广州工作的机会。

    美国智库「外交关系协会」国际经济主任施达尔(Benn Steil)认为,中国大学毕业生不会满足于回到位于小城市或农村的家乡发展,因为「他们想要和父母辈一样的机会,可以迈入中产阶级,有能力建立并支持自己的家庭」。

    与此同时,另有一些中国青年透过「躺平」和「啃老」等行为,来应对就业机会的匮乏。

    据了解,「全职儿女」是今年中国网路上的新兴词汇,指称已成年的孩子不参与全职工作,而是和父母一同居住,透过陪伴父母获得一定经济上的支持。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在准备研究生考试和公务员考试,有些人则不断投递履历,有些人则完全「躺平」。

    在北京与父母同住的杰西(Jacey)就自称「躺平」的「啃老族」,且他自认颇有代表性,常在微博等网路平台上发现和自己一样「不上班或找不到工作的人」。

    杰西大学毕业曾工作1年,存够钱后于2019年底去日本读语言学校。课程结束后,他花了2年时间准备日语考试,并申请日本的学校,但屡次失败,并于今年2月回到北京。

    虽然曾想过找工作,但在父母提供经济支持的情况下,他并没有特别着急,「比如看见餐厅贴出招工,我不会去,因为我很懒」。他承认自己现在「确实和社会有些脱节」,而且对找工作「很抵触」。他还提到,虽然自己不喜欢北京,但不打算找其他城市的工作,「毕竟在家里不用付房租」。

    「慢就业」是另一个中国社会新词,指应届毕业生中暂未进入就业市场的人群,包含「继续深造后就业」和「暂缓就业」两部分。今年9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指出,对2009名受访者进行的调查显示,72.9%的受访者周围有「慢就业」的大学生。

    为了解决青年失业问题,中国明年计画招考3.96万名国家公务员,扩招幅度达6.7%,而省公务员也大幅扩招达17%。另外,许多大学也扩招研究生达5.61%。

    然而,施达尔表示,上述举措「治标不治本」,未能触及中国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本质,亦即供需不平衡。同时,政府为了刺激经济投资展开的基础建设,无法为大学毕业生创造所需工作,「这些木工和瓦工的工作,并不是中国大学生所寻求的工作」。

    2019年从亳州大学小学英语教育毕业的付紫荆说,自己的不少同学都因为中国政府于2021年对教育培训行业的打击而难以找到工作,且她的老家这几年也多了很多年轻人,「他们有的创业,有的就待在家里『啃老』」。

    陈倩倩(化名)在美国读完研究所,疫情期间返回上海,在一家国营银行投资部门工作,但今年中国经济不景气,她部门管理的投资基金亏损不少,投资报酬率不尽人意。虽然还没有正式被裁员,但她已从部门主管听到自己可能工作不保的风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