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模式照亮世界 教导加拿大如何面对中国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UpMedia,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一点一滴累积改变,尽管路长且远,但「台湾模式」照亮着未来的可能。 (NASA)(photo:UpMedia)
    一点一滴累积改变,尽管路长且远,但「台湾模式」照亮着未来的可能。 (NASA)(photo:UpMedia)

    二○二○年,台湾文化节原订延续「与亚洲对话」系列,要展开与韩国社群的合作,无奈碰上新冠肺炎疫情加剧,实体活动不得不喊停。ACSEA有感于疫情带来的种种社会变迁,包括人际距离的改变、族群冲突等等,以「生存.前.后」为题,策划出一系列与后疫情时代相关的线上节目和艺术展览。疫病所引发的恐慌造成许多歧视事件,人际之间的隔阂加深,在这样的时刻,不同的族裔和社群更需要对话,来共同面对疫情的挑战。

    吴权益马上想到他的好友、《乔治亚週报》的总编辑查理.史密斯。加拿大的疫情恶化后,民众都尽量减少外出,但为了聊聊疫情所带来的影响,以及能够为此做些什么,两人都是第一次久违地到餐厅用餐。

    「台湾模式」

    当时,吴权益向史密斯提出「台湾模式」(Taiwan Model)的构想,这是他从多年来的策展经验,加上对台湾和国际局势的理解,综合得出对台湾定位的崭新诠释。吴权益认为,台湾的发展进程和现况,可以成为世界各国与中国互动模式的参照,而这在疫情延烧的当头更是值得思考的课题。史密斯立刻表示认同,认为加拿大有许多能向台湾学习、和台湾交流的地方,而加拿大与中国一言难尽的关系,也是台湾模式能够带给加拿大启发的原因。

    加拿大是一个依靠能源外销支撑经济的小国,只要对外稳定输出天然气和石油,国内的经济就可以安定发展。天然气和石油是开发中国家进行各项建设的基础,而目前世界上能源需求最大的就是中国。加拿大于一九七○年与中国建交,九○年代后与中国的商贸来往更加频繁,加拿大的经济因此好转,也有愈来愈多中国留学生到加拿大就学。尽管关系紧密,有许多征兆看出中国并不如加拿大所预想,是维护世界和平的角色,例如天安门事件、对图博和香港的镇压、把科技当作监控手段等等。

    二○一八年,加拿大警方协助美国引渡遭诈骗罪起诉华为副董事长孟晚舟后,中国以「涉嫌危害中国国家安全」为罪名,拘捕了前外交官康明凯(Michael Kovrig)和商人斯帕弗(Michael Spavor),审判过程多有不公之处,并且在二○一九年全面禁止加拿大的芥菜籽进口,加拿大猪肉和牛肉的进口也遭受阻碍,被加拿大政府视为对孟晚舟事件的报复。过去加拿大政府希望能透过贸易协定,要求中国承诺民主化并更重视人权,如今却发现中国政府没有任何实际作为,但加拿大经济对中国的依赖却日益加深,引发加拿大国内的某些舆论唿吁,应该重新思索如何改善加中关系的失衡状态。

    史密斯在同年台湾文化节「希望讲堂」的线上节目中便直言,加拿大只重视中国却忽略台湾是不明智的做法,因为台湾和加拿大有许多共同点,我们都拥有民主自由,社会运动兴盛,支持环境保育、多元文化等进步价值。在这样的基础上,比起中国,加拿大其实更能够与台湾对话。

    「我们可以依靠台湾来照亮我们」

    史密斯说:「我们可以依靠台湾来照亮我们,向这个了不起的国家学习,如此和平、民主又照顾人民。」台湾和加拿大皆曾受到殖民,不过,「台湾人会欣赏殖民时期在他们的文化身分上所带来的影响,并创建出新的、独立的身分认同。」台湾艺术文化蓬勃发,融合东西方的艺文特色,同时兼顾经济成长,更是用科技带来创新的专家。

    当然,最重要的是台湾与中国的互动模式。台湾和中国的微妙关系,可以让加拿大以及其他经济上依赖中国的国家作为借镜:两岸距离这么近,经贸往来十分密切,却又保持双方的政治独立,究竟是怎么取得平衡的?

    史密斯说:「我很遗憾加拿大的政界和媒体,未能充分看重台湾和加拿大之间的连结,我们能从台湾身上学到什么,以及台加之间的关联性。」加拿大媒体普遍对台湾并不熟悉,史密斯有时向同业提及台湾是亚洲第一个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国家,同业都会惊讶不已,这么一来也就难以增进一般民众对台湾的认识。此外,许多加拿大的政治人物因为顾虑中国,而不说出「台湾」两字,史密斯直言这是非常胆小可耻的行为,对于和加拿大同样重视民主价值的台湾,和在加拿大的台湾移民都不公平。 史密斯也借机鼓励加拿大人多多主动认识台湾:「我想最好的方法就是交一些台湾朋友,与他们见面、学习、深入交往,你就会发现他们是很棒的人,他们很有文化、很文明、很有教养,对国家来说是很好的公民,我想任何有台湾朋友的人都会这么想。」

    *(photo:UpMedia)
    *(photo:UpMedia)

    台湾艺术文化蓬勃发,同时兼顾经济成长,更是用科技带来创新的专家。(AIT)

    如何面对中国?台湾可以教大家的事

    虽然台湾无法像中国带给加拿大庞大的政治利益,但是透过「台湾模式」和价值的倡议,台湾社群能够唤起其他加拿大人民的思考:「我们到底在意的是什么?」当这些议题在加拿大社会变得不可忽略,台湾的重要性就会被看见。而当台湾因为中国因素受到排挤,也可以借此争取更多的空间。

    而这不仅是台湾文化节在加拿大的生存之道,更是台湾在国际上能够找到全新定位的契机,成为世界各国与中国互动时的参考范本。

    台湾曾经是盗版大国,曾不人道地引进外籍新娘,压迫移工和原住民,和许多国家的发展历程近似,中国也正在走这条路,可是台湾已经摆脱极权专制,成为自由民主的国家,也开始反省和弥补对弱势族群的压迫。「这个模式或许是大家可以去想像中国可以发展的模式,我们今天要跟中国接触无妨,但你一定要把台湾当作参考值。」台湾可以成为世界各国与中国谈判的方法,破除中国威权统治的借口:「你(中国)今天说台湾是华人世界,跟你同文同种,那台湾可以做,为什么你不能做?」

    「台湾和中国不一样。」

    我们总希望有更多西方国家可以承认台湾,但这在中国的强大影响力之下是有些不切实际的想法,不过,要他们认可台湾模式或许是更容易的:「先让他们承认台湾模式是西方国家制订中国政策的重要参考,先承认台湾模式对中国是好的、是良善的,是中国人可以想像更健康的那一代。先从这一步开始,再来谈双边或多边的关系,或国际地位。」西方国家要承认台湾还有许多政治因素需要克服,但若能退一步先用台湾模式来行销台湾,或许是另一条可行的道路。

    台湾模式明确传达了一个讯息:「台湾和中国不一样。」强调这一点并不是为了划清界线,而是要去影响中国,让台湾成为帮助中国发展的一股力量。既然世界不可能和中国切断关系,不如给中国解药和方向,而台湾模式就是解答。

    吴权益坦言,如今中国的经济已经过于强势,要用台湾模式撼动中国绝非易事:「但我们可以影响他们在海外的第二代。台湾如果没有海外的台湾人,就不会有民主发展。中国也一样,我常常跟身边的中国人讲:『你们扮演的角色比在中国内部的人更重要,因为你们有机会接触到不同的想法和理念。』」

    一点一滴累积改变,尽管路长且远,但「台湾模式」照亮着未来的可能。

    *(photo:UpMedia)
    *(photo:UpMedia)

    作者简介

    【口述】吴权益

    加拿大亚裔活动协会执行长,1968年出生于高雄,15岁时随父母迁往美国加州,就读旧金山大学行销系并取得MBA学位,毕业后在加拿大与妻子结婚。1999年因长辈介绍而认识了台加文化协会,并协助台湾文化节的募款工作,从2000年加入筹备小组,2001年接手总策划,此后长达20年担任每年台湾文化节的负责人,一方面从身在异乡的角度,重新认识台湾、挖掘台湾,一方面把台湾的美好,推广到加拿大与全世界。

    【撰述】张蕴之

    独立记者、东南亚文化资产讲师。生于台湾,长于寰宇;祖辈来自广东、浙江,转徙越南、香港,因战乱离散全球。深耕东南亚考古与文化资产领域,试图在文字失去价值的时代,愚昧捍卫书写与发声的微小力量。曾任杂志与图书主编、香港三联书店文化游项目经理、Lonely Planet旅游指南中文作者。着有《吴哥深度导览》、《柬埔寨:吴哥文明的继承者》、《Lonely Planet IN 台湾》、《Lonely Planet IN 香港和澳门》第二版、《Lonely Planet 广东》第二版、《澳洲不思议》。

    【撰述】黄楷君

    曾任出版社编辑,现为英中书籍译者、文字工作者。译有《穆罕默德:宣扬谦卑、宽容与和平的先知》、《原始富足》等书,并曾合着《吹过岛屿的歌》。她从小就热爱学习语言,语言也带她走到了意想不到的地方。高中时期,因为一门阿美族语课,意外跟着学校社团拜访部落,第一次认识到原住民的生活与文化,从此改变了她对台湾这座岛屿的认知。大学主修阿拉伯语文,大三那年到埃及进修阿拉伯语。她在当地深刻感受到伊斯兰文化的美好,并得到女性主义的启蒙,视埃及为第二故乡。回台后,她透过讲座、文章和粉丝专页「伊斯兰没有面纱」,和台湾人分享伊斯兰文化,讨论宗教与社会议题。

    今年,她因为撰述《台湾,世界的答案》一书,结识台湾文化节团队,十分认同他们的策展理念,借由多元文化对话来认识自己与世界,台湾文化节的故事带给她莫大的鼓舞。

    ※本文撷取自《台湾,世界的答案:加拿大为何会认为台湾很重要?》,八旗文化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