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事持续 中国官媒展开反美舆论攻势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SETN,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photo:SETN)
    *(photo:SETN)

    ▲俄罗斯在2月24日开始入侵乌克兰后,中国官方及媒体至今不愿称这是「侵略」。(图/翻摄自pixabay)

    俄乌战事在中国成为反美舆论战。继人民日报指美国是这场战事的始作俑者后,新华社今起发出6篇俄乌冲突评论,指美国「趁火打劫」;环球时报则批评美国的「军工复合体」。

    中国官媒新华社表示,俄乌战事已经爆发1个多月,期间「美国政府和媒体沆瀣一气,在乌克兰问题上对中国横加指责」,指美国纽约时报等媒体散布谣言,「诬称中国『坐山观虎斗』『将在俄乌冲突中成为赢家』『希望从地缘政治变化中获益』云云」。

    新华社称,今天起特别发出一组6篇的相关系列评论,目的是「澄清事实,回击美方的不实之词,揭露美国挑起战争、从中牟利的霸权主义本质」。

    第一篇评论是「美国从乌危机中『趁火打劫』」,指乌克兰今天的战火,「导火线」是由美国埋下的,并指美国的军工复合体是这场冲突的直接受益者。

    文章还称,俄乌冲突之后,追求战略自主的欧洲被迫加强与美国紧密协调,这是美国近年来梦寐以求的跨大西洋关系「团结」局面。

    文章称,中方对欧洲大陆重燃战火深感痛心。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是中国的友好国家,两国爆发冲突,「对中国没有半点好处」。俄乌冲突发生后,「中方始终积极劝和促谈」。

    外围官媒环球时报今天也刊文,指俄乌战事胶着,除了士兵和平民死伤,有数百万乌克兰人成为难民,但美国「不仅不拿出和平解决危机的方案,反而向乌克兰提供大量军援,不断在背后『递刀子』」。

    这篇文章列举多个例子,指美国的行为和其「军工复合体的国家本质」有关,并称所谓「军工复合体」是指美国的军队、工业、政府、国会等密切合作,并勾结智库、媒体等结成利益团体。

    俄罗斯在2月24日开始入侵乌克兰后,中国官方及媒体至今不愿称这是「侵略」,而以「俄乌冲突」、「乌克兰危机」等称之。在外交上,也不愿谴责或制裁俄罗斯的入侵行为。

    随着战事持续超过1个月,中国尽力为自己立场辩护之余,也将矛头对准美国。除了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多次就俄乌战事指责美方,官方媒体也接连发出相应评论。

    有关俄乌战争的讨论在中国是舆论引导的重点。据了解,战事爆发大约一週后,中国的各媒体便接到指令,相关报导只能引用新华社等几家中央媒体的内容;社群平台上,支持乌克兰的发文经常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