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分析:李强上任释放3个讯号 面临3道难题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EtToday,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photo:EtToday)
    *(photo:EtToday)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 。(图/记者任以芳摄)

    文/中央社

    习近平大权独揽下,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角色受瞩。英媒分析,李强已释放延续李克强政策、强化数位经济、扩大开放等3个讯号,但却面临民企信心不足、外资却步、中等收入陷阱等3道难题。

    英国广播公司(BBC)中文网3日发表题为「李强:中国新总理上任23天的三个信号和三道难题」的文章,剖析李强扮演的总理角色。其中提到,据中国政府网记录,李强自就任总理到4月2日的23天内,参加了15场与经济有关的公开活动。

    文章指出,从李强在这15场活动的讲话中,透露出他执政思路的3个讯号。一是在不少政策上延续前任总理李克强的轨迹;二是多次向外国政要提到数位经济、绿色经济等新领域的合作;三是向外商喊话中国将进一步开放。

    文章指出,李强3月2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对李克强任内推出的一系列减税降费临时性政策,都确认延续;而他3月30日出席博鳌论坛时,李强宣示将「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特别是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看来没有改变李克强这一既定方向的打算。

    这篇文章提到,李强在这15场活动中的讲话,绝大部分涉及向外资喊话,且基本上围绕着两个主题。一是中国的发展「为不确定的世界经济,注入很大确定性」;二是中国将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

    但文章指出,光靠23天的公开活动,难以全面观察李强的施政思路。外界普遍认为,李强当下亟需面对3道难题。

    第1道难题是重建民企信心,因为过去几年中国民企经历了罕见的打击,包括教培行业被「一刀切」,网路巨头们被约谈、罚款等。而马云回国被认为是营造「拼经济」的氛围,却也反映出民企的信心有多么不足。而李强则被认为具有「民企基因」,源因他曾长期在浙江主政。

    第2道难题是吸引外资。COVID-19疫情下,中国严格的清零政策让外资望而却步。像是中国美国商会总裁何迈可(Michael Hart)日前表示,美国企业对在中国开展业务的态度「比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都更加消极」,理由则是美中紧张关系继续加剧,「双边关系的不确定性」是美企在中国面临的主要挑战。

    经济学人资讯社(EIU)首席中国经济学家苏月表示,李强试图向私企和外国投资者保证,中国政府将坚持发展民企并欢迎外资。但是,「即使李强作为一个亲商的总理出现,并且在浙江和上海的任期内有良好的纪录,但缺乏制度化的措施意味着信心不会立即恢复」。

    第3道难题是「中等收入陷阱」。中国以人口红利、大规模低水平制造业及大量基础设施建设,让经济规模不断走高的「低垂的果实」已被摘完,中等收入陷阱正摆在面前。必须进行产业升级,以高附加价值产业替换高污染、低效益的旧产业,进而跨过这道陷阱。而李强主政上海时成功引起特斯拉(Tesla)设厂,成为他值得一提的政绩。

    但文章提到,李强与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关系极深。但过去几年中国对教育、网路、房地产等领域的强力监管,让民企战战兢兢。而对外的强硬,也使外资忧心忡忡。李强对外资和民企的喊话甚至承诺,能在多大程度上落到实处?

    主流观点认为,作为习近平「近臣」的李强,将很难有自己的主张和创见。反对者则认为,一、二把手的私人关系反而能助力总理取得更大成绩。30年前因为有时任中共总书记江泽民力挺,时任总理朱镕基才能「摸着石头过河」。如今李强面对规模更大、更复杂的中国经济难题,能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习近平支持,值得观察。

    文章指出,有别于江泽民、朱镕基时代的是,习近平以成立诸多跨部门的「领导小组」,主导更多原由政府部门负责的事务。而强调「党领导一切」的潜台词,就是「弱化总理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