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毒品易上瘾又难戒! 最新研究:爱滑短影音恐患「抖音脑」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LTN,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最新研究指出, 越来越多长期沉迷于各种社群平台上「短影音」的年轻世代,出现像是吸毒成瘾、专注意力下降等情况,而这种现象又被称作「抖音脑」(TikTok brain)。示意图。(资料照,路透)(photo:LTN)
    最新研究指出, 越来越多长期沉迷于各种社群平台上「短影音」的年轻世代,出现像是吸毒成瘾、专注意力下降等情况,而这种现象又被称作「抖音脑」(TikTok brain)。示意图。(资料照,路透)(photo:LTN)

    〔即时新闻/综合报导〕自从中国短影音社群平台抖音国际版「TikTok」上市后,让长度约十几秒的「短影音」迅速在青少年间造成流行,甚至让IG、脸书、LINE、YouTube等社群平台,也效仿这股热潮,纷纷推出类似的功能。然而根据最新研究指出, 越来越多长期沉迷于短影音的年轻世代,出现像是吸毒成瘾、专注意力下降等情况,而这种现象又被称作「抖音脑」(TikTok brain)。

    据《华尔街日报》报导,中国贵州财经大学与美国西密西根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指出若年轻人族群长期观看TikTok、Instagram Reels或YouTube Shorts的短影片,之后很容易因习惯接受「短暂刺激」,进而导致产生像是吸毒般的「成瘾」行为,甚至因此难以专注在无法即时提供满足感的活动,例如︰阅读、写作等,从而出现「抖音脑」的情况。

    从脑科学来看,大脑喜欢追求新知,因此当「学会新事物、成功解决问题」,大脑都会分泌一种名为多巴胺的神经传导物质,它也常被俗称为「快乐激素」。辛辛那提儿童医院阅读与识字发展中心(Reading & Literacy Discovery Center)的主任赫顿(John Hutton)指出,短影音平台就像是一个「多巴胺机器」,「大量分泌多巴胺会增强人们对于愉快事务的渴望,无论是美味的食物、毒品还是有趣的抖音影片」。

    另外,由于大脑会喜欢追求这样的反应,导致让人产生不断继续浏览、像把短影片当成毒品摄取到近乎成瘾的行为。神经心理学家哈斐兹(Sanam Hafeez)表示,「当你滑动萤幕看到让你想笑的东西时,你的大脑会分泌多巴胺;当你看到不喜欢的东西时,你可以迅速转向会让大脑产生多巴胺的东西,这个重复的循环,最终会让大脑渴望从更短的内容获得奖励,用户就会出现成瘾」。

    就有不少家长透露,当孩子戴上耳机开始看短影片后,就很难听到其他人说话。其中一名家长罗伯(Robert Verderese)受访时提到,家中14岁的儿子起初是透过YouTube看游戏攻略,但后来却迷上了YouTube Shorts的短影片,且几乎到了极度沉迷的程度,甚至就连没戴耳机观看时,也无法立刻听到父母的说话声。

    报导指出,当青少年需要做一些「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活动,例如︰阅读、写作时,他们会启动一种叫「定向注意力」(directed attention)的机制,这种机制始于前额皮层(prefrontal cortex),是大脑中负责决策和控制冲动的部位。克里夫兰儿童诊所(Cleveland Clinic Children’s)注意力与学习中心的临床主任马诺斯(Michael Manos)解释,这是一种抑制分心、保持注意力并适当转移注意力的能力。

    马诺斯补充说明,「这需要更高层次的技能,例如制定计画和排列优先顺序,孩子们通常很难完全发挥,因为前额皮层要到25岁才会发育完成」。然而,TikTok等短影音形塑出不断变化的环境,让孩子不需要进行长时间的专注,「如果孩子的大脑习惯了不断变化,那么大脑就很难适应变化性不这么快的非数位活动」。

    撰写注意力相关书籍的作家玛可(Gloria Mark)则指出,现代青少年正在经历一种文化灌输,「这种文化灌输鼓励他们习惯,甚至更喜欢这种高度刺激的快速场景转换,因此他们越来越难以关注那些无法带来即时满足的事情」。此外,目前青少年使用最多的社群媒体TikTok、IG和YouTube,陆续开始推出相关政策或限制,协助未成年用户浏览短影片的时间;专家也唿吁,家长应主动努力平行孩子的上网时间,抑制成瘾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