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外国人在中接连遇刺 美国大使等人指北京煽动仇外情绪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UpMedia,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2012年日本国有化钓鱼台时引发的中国抗议浪潮。近年来中国的反日情绪再度昂扬。(美联社)(photo:UpMedia)
    2012年日本国有化钓鱼台时引发的中国抗议浪潮。近年来中国的反日情绪再度昂扬。(美联社)(photo:UpMedia)

    近期,接连有美国及日本籍人士在中国因不明原因被刺伤,虽然北京当局都称其为「偶发事件」,但是包括美国驻中国大使伯恩斯在内,多人都指责中国政府在煽动仇外情绪,不利中国国际交流。

    美国之音报导,对于本月25日于苏州发生的日本母子遇刺,连带让一名试图阻止犯行的中国籍妇女受重伤的事件,现居日本、前香港民间人权阵线副召集人叶锦龙表示,此事恐怕与「内部不满转移仇外情结」脱不了关系。

    叶锦龙表示,虽然在中央层面,中国政府避免仇日情绪,多讲「中日友好」,但对于地方政府及私人企业,乃至网路的仇外情绪、仇日言论多採放任态度,不乏网红以激进的反美、仇日、反台独言论搏取关注。

    苏州是日企投资中国的首选地之一,超过5000名日籍人士住在苏州,是中国第4多日本人的城市,而且此事还发生在日侨学校附近,让叶锦龙认为,仇日情结是刺杀事件的驱动力之一。

    (延伸阅读:【有片】又无差别攻击外国人!中国男持刀闯校车 3岁日童遭砍多刀)

    (延伸阅读:义和团来了!中国吉林公园4外国人被「残忍刺伤」 伤者为美国大学教师)

    《华尔街日报》(WSJ)25日则是刊出与美国驻中国大使伯恩斯(Nicholas Burns)的独家访谈,对于10日于吉林发生的4名美国教师遇刺事件,伯恩斯也谈到仇外情绪。

    伯恩斯在访谈中说,过去2年来,他一直关注中国政府咄咄逼人的态度,这包括有意的诋毁美国,扭曲有关美国的社会、历史、政治的方方面面,「这类事情每一天都在网路世界里出现,同时网上的反美情绪也很高昂」。

    伯恩斯表示,大使馆希望透过微博帐号进行澄清,但是发文非常容易受到审查,就算是如有关野生动物保育之类的文章,也可能被禁止评论,这让大使馆反制歪曲讯息,与网友交流等任务面临困难。

    中国的仇外情绪,正在影响中国国际交流;现实诸多民调均指出,高达9成的日本民众对中国没有好感,叶锦龙表示,在25日的行凶事件中,兇手还攻击2名妇女及1名3岁小孩,日本对中国的负面观感恐怕还会继续加深。

    伯恩斯在WSJ的访谈中,也大力批评中国政府阻挠大使馆推动的交流活动,手段包括国安部派员直接威胁有意参与的中国人,连心理专家的演讲,妇女创业研讨会,都会被当局盯上。

    伯恩斯还提到,有一次大使馆主办音乐会,场馆方面突然说当天要断电,迫使他们取消音乐会,然而,音乐会的前一天及后一天,该场馆都有办活动。他强调自去年11月「拜习会」后,虽然中方说支持两国民众恢复往来,但他们的大动作让这一切变得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