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呈现粉红色就是没熟?多数人没搞懂的问题,真相终于大白了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StormMg,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即使肉温已经超越了安全可食用的标准,有时候还会是带粉色的,到底是为什么呢?(取自flickr)(photo:StormMg)
    即使肉温已经超越了安全可食用的标准,有时候还会是带粉色的,到底是为什么呢?(取自flickr)(photo:StormMg)

    「老板,我的肉还是生的耶!」在各种客诉案例中,尤其炸猪排、带骨鸡腿肉最常上演这出状况剧。

    肌肉中的红色色素:肌红蛋白

    肉类会呈现红色是受到肉中的「肌红蛋白(Myoglobin)」和「血红蛋白(Hemoglobin)」影响,而又以肌红蛋白为主,它是肌肉本身的色素,含量与型态会受到肉的种类与处理方法影响,包含内源性的因素(如:物种、品种、部位、饲养、屠宰前状况等)以及外源性的因素(如:放置环境、加工方法等),上述各项条件的不同而使肉色深浅有所差异。

    举例来说,在牛、猪、鸡三物种的差异而言,牛肉的肌红蛋白量普遍高于猪肉,而猪肉又高于鸡肉,使得牛肉肉色在三者之中是最红的,而鸡肉则是最白的;就部位肉而言,腿部的肉活动量大、需氧量大,则要有大量负责承载氧气的肌红蛋白存在,使得肉色会比背肌与胸肉还要来得鲜红。

    造成肌红蛋白变化的原因有很多种

    在一般状态下的肌红蛋白呈现紫红色(去氧肌红蛋白Deoxymyoglobin, DMb),而与氧结合后形成鲜红色的氧合肌红蛋白(Oxymyoglobin, OMb),再放置一段时间后就会形成褐色的变性肌红蛋白(Metmyoglobin, MMb)。以上三者都可以透过氧化还原来复原肉色。但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就会发生蛋白质变性,形成不可逆的变性肌红蛋白(Denatured metmyoglobin),呈现灰褐色,也就是煮熟后的常见肉色。

    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制作香肠时会添加的亚硝酸盐,就会使得红色的亚硝基肌红蛋白形成,肉色就算在熟制之后也依然保持粉色的状态。另外,若肌红蛋白接触到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 CO),也会使得肌肉呈现粉色的状态,有些生鲜肉的包装内就会充填一氧化碳,让盒装肉呈现粉红色而看起来比较鲜美可口。

    由于会造成肉色不同的原因十分广泛,本篇皆以「未经绞碎的完整分切肉块」来做讨论。

    粉红色的肉到底是熟还是没熟?

    事实上,「熟」与「生」并非「可食」与「不可食」的真正标准,只要食材处理得宜,在安全的食用标准下,熟制只是造成肉的蛋白质变性而影响肉类风味、口感及多汁性的条件而已。

    这里我们该探讨的焦点应该是「粉红色的肉到底能不能吃?」

    1、安不安全?中心温度达72~74度C以上就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