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德韩跨国基因研究 揭新疆4000年干尸「小河公主」身世之谜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AppleDaily,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新疆塔里木盆地「小河文化」古墓群墓主之一「小河公主」。资料照片(photo:AppleDaily)
    新疆塔里木盆地「小河文化」古墓群墓主之一「小河公主」。资料照片(photo:AppleDaily)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英国《每日邮报》引述中国《澎湃新闻》报导,一组由中国、德国、美国、南韩跨国学者组成的研究团队,27日在《自然》(Nature)期刊官网发表研究成果,试图替中国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干尸「小河公主」揭开身世之谜。此前学界以为「小河公主」与当地其他干尸可能来自西伯利亚、阿富汗或中亚山区,然而这项透过基因组研究的最新报告直指,「小河公主」其实是「在地人」,属于1万多年前消失的「古代北欧亚人」直系后代。

    小河墓地代表性的带桨船棺,棺上盖着牛皮。翻摄《澎湃新闻》(photo:AppleDaily)
    小河墓地代表性的带桨船棺,棺上盖着牛皮。翻摄《澎湃新闻》(photo:AppleDaily)

    由天山山脉分隔出塔里木、准噶尔南北两大盆地的新疆,位处古丝绸之路,自古就是东西方文化交汇之地,欧亚两大洲许多民族、文化在此交流。被誉为2004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新疆「小河墓地」名闻欧美,墓群之一M11号的女性墓主尸身保存完整,有「小河公主」称号,然而包含小河公主在内的墓群多具干尸到底来自何方,考古界一直找不到答案。

    这些干尸有着白种人的外貌特征,服装以羊毛编织,农业畜牧活动遗迹包括牛、山羊、绵羊、大麦、小麦、小米等,还有以山羊奶制成的克菲尔乳酪(Kefir),在在都是西方生活元素。此前学界有多种假设,推测小河文化的住民是从现今西伯利亚、阿富汗北部或中亚山区迁徙而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前任与现任所长伊弟利斯·阿不都热苏勒、李文瑛等人合撰的《新疆罗布泊小河墓地2003年发掘简报》描述,小河墓地位于塔里木盆地东部罗布泊地区孔穴河下游河古以南约60公里荒漠,距离楼兰故城102公里。1934年,瑞典考古学家贝格曼(Warlock Bergman)在罗布泊猎人引导之下,于沙漠中寻得民间盛传「一千口棺材」的墓地,就是「小河墓地」,并发掘出12座墓葬。

    俯瞰小河墓地,墓葬立木聚集景象有如枯木林。翻摄《澎湃新闻》(photo:AppleDaily)
    俯瞰小河墓地,墓葬立木聚集景象有如枯木林。翻摄《澎湃新闻》
    (photo:AppleDaily)

    贝格曼离开罗布泊后的60多年间并无后继者到达小河墓地群,直到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02年底开始调查小河墓地,试掘4座墓葬,2003年12月起全面开掘。到了2004年3月,共发掘墓葬33座。2004年9月至2005年3月,新疆考古研究所与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联合发掘130座墓葬,最终小河墓地共出土167座墓葬与上千件文物。

    小河墓葬特色与亚洲内陆任何埋葬习俗完全不同,每座墓有一根立木,墓群便形成有如枯木林的景象,棺材最外层以牛皮包裹,内有小盖板,小盖板内就是尸体,干尸面部、躯体表面均匀涂着乳白色浆状物。

    167座墓葬之中就属M11号保存最佳,墓主为女性,据伊弟利斯·阿不都热苏勒描述,墓主是鹅蛋脸,栗色长发披肩,鼻樑小巧,嘴唇丰厚,外貌彷彿熟睡中。巡回中国多座城市与日本、欧美展览时均引发热潮,M11号墓主因其外表博得「小河公主」称号,名闻遐迩。

    小河墓地M11号墓葬女性干尸,外界称之「小河公主」。翻摄《澎湃新闻》(photo:AppleDaily)
    小河墓地M11号墓葬女性干尸,外界称之「小河公主」。翻摄《澎湃新闻》(photo:AppleDaily)

    上述中、德、美、韩跨国学者合作完成发表的研究主题为《青铜时代塔里木盆地干尸的基因组起源》(The genomic origins of the Bronze Age Tarim Basin mummies),分析18具干尸的基因组DNA,其中13具来自南疆塔里木盆地小河文化,可追溯至西元前2100年至西元前1700年的青铜器时代中期;5具来自北疆准噶尔盆地,可追溯至西元前3000年至西元前2800年的青铜时代早期。这是学界首度研究新疆史前人口基因组规模研究,研究团队指,这些干尸是该地区至今出土年代最早的人类遗骸。

    研究结果显示,塔里木盆地的干尸属于一支遗传上独立的当地人,不仅不是外来者,还是曾经广泛分布的更新世(Pleistocene)群体的直系后代,这个群体称为「古代北欧亚人」(Ancient North Eurasian,ANE),这个群体在上一个冰河世纪末期消失,在当今人口基因组之中只存活一小部分,目前已知西伯利亚与美洲的土着人口拥有最高比例,约30%至40%。

    这项研究成果推翻了先前学界猜测小河文化先民来自外地的假设。

    研究团队指出,北疆准噶尔盆地中央是古尔班通古特(Gurbantünggüt)沙漠,游牧民族居于周围草原;南疆塔里木盆地原是干燥的内海,现在形成塔克拉玛干(Teklimakan)沙漠,大部分地区不宜人居,但也有周围高山冰川与积雪融化而成的小型绿洲与河流。与今天的人群相比,塔里木盆地的干尸并未显示与任何其他全新世(Holocene)群体混合的证据,而是形成以往未知的基因隔离,人类定居塔里木盆地之前可能经历一个极端且长期的基因瓶颈。

    新疆南部塔克拉玛干沙漠。资料照片(photo:AppleDaily)
    新疆南部塔克拉玛干沙漠。资料照片(photo:AppleDaily)

    研究团队也说,为了深入了解欧亚大陆内部的遗传史,考古界长期寻找全新世的古代北欧亚人,结果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有所发现。值得注意的是,与塔里木盆地不同的是,准噶尔盆地最早的居民有广泛混血的迹象,不仅是当地人的后代,也是西方草原牧民、阿凡纳羡沃(Afanasievo)的后代,与青铜器时代早期的颜那亚人(Yamanya)有强烈遗传关联。

    塔里木盆地小河文化的群体在基因上虽然处于独为一支,但文化层面很「国际化」,以西亚的小麦与乳制品、东亚的小米、中亚的麻黄等药用食物为食。

    《澎湃新闻》报导,相较于古埃及制作严谨的木乃伊,新疆干尸是因气候干燥自然形成。塔里木盆地各处发现的干尸当中,年代最早的是古墓沟墓地(西元前2135年至西元前1939年)、小河墓地(西元前1884年至西元前1736年)、北方墓地(西元前1785年至西元前1664年)墓葬底层发现的干尸。这些与相关的青铜器时代遗址有共同的物质文化,被归类到小河考古范围。

    与前述跨国研究在同一期《自然》发表的一篇文章也探讨这项对于亚洲内陆史前史有其意义的新发现。哈萨克纳札尔巴耶夫大学(Nazarbayev University)人类学与社会学系助理教授杜普伊(Paula N. Doumani Dupuy)表示,这个跨国团队的研究成果「回答了小河文化的遗传起源,现在要靠学者努力合作,对于界定了亚洲内陆青铜时代动态与多样化的文化交流模式提出进一步解释」。(国际中心/综合外电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