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吹,偏偏我们看不到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MyZaker,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果然,观众为它吵起来了。

    正在热映的科幻大片《沙丘》。

    喜欢的,觉得它是磅礴史诗,观感震撼,意犹未尽。

    差评,嫌它沉闷节奏缓慢,还看得人云里雾里。

    *(photo:MyZaker)

    *(photo:MyZaker)

    《沙丘》,科幻文学史上最难影视化的作品之一。

    雷德利·斯科特、大卫·林奇

    ,这些影史上发着光的名字,都在这庞大的科幻黑洞里迷了路。

    还有一位折戟者。

    说起对《沙丘》电影化的"执念",大概没有人比他更深重。

    早在1970年代,他就开始着手《沙丘》电影的改编,筹备两年多,最终流产。

    对于1984年大卫·林奇版《沙丘》,他夺完了所有的笋。

    原本我想我会哭,当我开始观看影片

    我变得开心起来,因为影片太糟糕了

    *(photo:MyZaker)

    Sir特别想知道,维伦纽瓦这版《沙丘》,您老人家怎么评价?

    2013年,一部纪录片,揭开了这段影史上最早的,大牌云集的"《沙丘》往事"。

    以及为什么,有人称他没拍成的《沙丘》是"最伟大的失败品"——

    *(photo:MyZaker)

    大概没有一部未开拍就流产的电影,能获得业内如此之高的评价。

    "这一电影领先于时代,我觉得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是最超前的电影。"

    *(photo:MyZaker)

    "《沙丘》可能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电影,它一直影响我们,并将继续影响我们几代人,

    "

    *(photo:MyZaker)

    再看看当年这个项目定下的梦幻阵容。

    艺术设计和视觉特效,H·R·吉格和丹·欧班农,后来二人合作创作出了《异形》的故事和经典形象。

    故事分镜绘制,莫比斯,法国国宝级漫画大师。

    配乐,平克·弗洛伊德,著名英国迷幻摇滚乐队,代表作《迷墙》。

    还有演员。

    滚石乐队主唱米克·贾格尔。

    《公民凯恩》导演奥逊·威尔斯。

    萨尔瓦多·达利,

    没错,就是那个毕加索、马蒂斯齐名的超现实主义画家。

    这要是真拍出来,得是个啥样?

    他的梦在现实,在时代面前破碎了。

    而这场梦的碎片,却又潜移默化地渲染了科幻影史的长河。

    01

    狂人

    还是要先了解一下导演本人。

    毕竟相较于好莱坞的商业片大导,他是小众的怪咖。

    六十年代在先锋戏剧界声名显赫,后转向电影拍摄。

    *(photo:MyZaker)

    1967年,他未经过墨西哥导演工会的允许,私自拍摄了处女作《凡多和莉丝》。

    这部怪诞疯狂的超现实主义影片震惊四座,在电影节引发骚乱,随即被墨西哥当局禁映。

    *(photo:MyZaker)

    打从佐杜的电影艺术生涯开始,他就是

    的代名词。

    面对当局的禁封,他愤怒不已。

    我说:"搞艺术还要申请许可?"

    艺术家需要自由,我就是要拍

    *(photo:MyZaker)

    后来,转战电影的佐杜,拍出了著名的

    《鼹鼠》《圣山》和《圣血》,让他成为影史上著名的

    颠覆的想象力,诡谲迷幻的气质,神秘的符号隐喻。

    最重要的,是对主流文化价值观的激进冲撞。

    感受一下佐杜的电影,画风是这样的:

    *(photo:MyZaker)

    *(photo:MyZaker)

    *(photo:MyZaker)

    1974年,在《圣山》大获成功后。

    制片人赛杜再次找到佐杜,想要和他合作下一部电影。

    赛杜从不干涉佐杜的创作,他当时给到的承诺是:"你想拍什么都行。"

    佐杜此时已经萌生了更大的野心。

    他瞄准了那部"科幻小说中的圣经",脱口而出——

    "沙丘。

    那时,佐杜充满了豪情壮志。

    以他的设想。

    他要

    创作出一部预言,改变全世界年轻人的思想。

    *(photo:MyZaker)

    没错,佐杜就是这样一个

    面对这部科幻史鼎鼎大名的著作,一开始,他就体会到了改编它的巨大难度。

    首先,《沙丘》实在很难读。

    就像意识流大师普鲁斯特的作品,晦涩难懂。

    *(photo:MyZaker)

    最初的一百页,他看得云里雾里。

    它是疯癫的

    *(photo:MyZaker)

    更别说把这些艰涩的文字,转变成视觉化的东西。

    最重要的,作为一个有个性和创造力的艺术家,他不愿完全遵从原著。

    而是在小说的基础上,把它变成佐杜洛夫斯基自己的《沙丘》。

    千辛万苦打造出了剧本,佐杜要开启下一步。

    那就是,集合一个强大的,能支撑起他宏大愿景的剧组班底。

    佐杜称他们为:精神上的勇者。

    *(photo:MyZaker)

    勇者

    回顾佐杜讲他如何凑齐梦幻团队的过程,堪比一部精彩的通关电影。

    佐杜找到的第一个人,是法国国宝级漫画大师莫比斯,后来影响了宫崎骏、大友克洋等一众人的神级存在。

    无意中看到的一本畅销漫画《蓝莓上尉》,让佐杜瞄准了莫比斯。

    他就是我要的人

    *(photo:MyZaker)

    那是莫比斯成名后,第一次有人找他进入电影领域工作。

    莫比斯用精湛熟练充满想象的技艺,让佐杜想象中的画面跃然纸上。

    *(photo:MyZaker)

    *(photo:MyZaker)

    有了分镜剧本,接着,需要找一名视效。

    一开始,他的人选是道格拉斯·特兰布。

    谁?

    就是库布里克《2001太空漫游》的视效,70年代好莱坞这一行当的顶尖人物。

    *(photo:MyZaker)

    但一见特兰布,佐杜便失望了。

    他不仅十分高傲,更是在会面途中接了40多次电话。

    佐杜确信,这位好莱坞最好的特效师,并不是他要找的人。

    他是个很好的技术员

    但对我来说他不是个有灵性的人

    *(photo:MyZaker)

    那谁是有灵性的人?

    说来也戏剧。

    与特兰布谈崩后,佐杜和莫比斯在好莱坞的大街上,走进了一家小影院。

    当时正在放映的,是B级片大师约翰·卡朋特的惊悚科幻《黑星球》。

    踏破铁鞋无觅处,就是他了,一个初出茅庐的视效新人——

    丹·欧班农。

    *(photo:MyZaker)

    已经拥有了两位勇士的佐杜,开始继续攻克下一个他想要的人。

    奥逊·威尔斯。

    佐杜心目中饰演大反派哈克南男爵的最佳人选。

    那时,电影事业失败的奥逊身处巴黎,整日暴饮暴食,体态发福。

    *(photo:MyZaker)

    *(photo:MyZaker)

    佐杜就派人去巴黎的美食餐厅,挨家打听。

    果然,在一家餐厅找到了正在吃东西的奥逊·威尔斯。

    本来,正失意的奥逊还无心电影事业。

    他说:"我不想做了,再也不想了。"

    *(photo:MyZaker)

    佐杜却开出了让他根本无法拒绝的条件——

    我会雇佣这家餐馆的厨师

    你每天都能吃的和在餐馆一样

    *(photo:MyZaker)

    果然,成功搞定。

    佐杜还想找画家达利来饰演皇帝。

    在他心中,达利是这世界上唯一的,极具天赋和演讲能力的霸主。

    *(photo:MyZaker)

    △ 达利影像

    艺术家与艺术家见面,玩起了神秘游戏。

    达利问了佐杜一个奇怪的问题。

    我小时候,曾和毕加索去过一个沙滩,当我打开车门,在沙堆中,我们发现了一个时钟,你曾在沙滩中发现过时钟吗?

    佐杜听完傻眼。

    要怎么答,对面这个特立独行的大师才能满意?

    如果说自己发现过,那会显得自己非常滑稽虚荣。如果说从没有过,那自己得是一个多可怜贫乏的家伙。

    突然,他灵光一闪,答道:

    我从未发现过时钟

    但我曾丢失过很多

    *(photo:MyZaker)

    就这样,达利关卡通关。

    在攻下达利的过程中,佐杜还额外抽中了加血包。

    H·R·吉格,就是后来的异形之父。

    那时候,吉格还是个做展览的艺术家。

    佐杜在达利的推荐下看了他的展览,当下邀请这个电影门外汉加入。

    吉格从未做过电影

    我说,你必须做电影

    *(photo:MyZaker)

    在吉格为沙丘设计的许多场景中,已经可以窥见异形的雏形。

    *(photo:MyZaker)

    *(photo:MyZaker)

    就这样,佐杜拥有了他想要的梦幻阵容。

    经过夜以继日的奋斗,这群"精神上的勇者"一起,创作出了一本详细的《沙丘》拍摄脚本。

    包括设计图、分镜、故事,以及各种服装、技术使用的细节。

    堪称一部精美无比的艺术品。

    *(photo:MyZaker)

    至此,离《沙丘》开拍,只差临门一脚。

    03

    折戟

    多年以后,再回看这部梦幻之作的失败,几乎是一种必然。

    要按照佐杜一群人的设想拍摄沙丘,预估成本为1500万美元。

    在当时,这属于一笔巨大的投资。

    *(photo:MyZaker)

    因为资金不足,他们将《沙丘》的拍摄脚本送去了好莱坞每一个制片厂。

    但制片厂在夸赞了它的惊艳之后,都再也没有下文。

    *(photo:MyZaker)

    当时无人敢押宝到这样一个项目上来。

    它太复杂,太个性了。

    一部较为复杂

    有成人主题和一定程度的模糊性

    具有精神层面和形而上学思想的电影

    会让大多数制片厂都望而却步

    *(photo:MyZaker)

    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好莱坞要赚钱。

    就像《星战》制片人所说。

    制片厂的人,始终有一面红旗去衡量离谱程度。

    准确地说:衡量一个项目的利益得失。

    *(photo:MyZaker)

    长期以来,好莱坞制片厂是一个高度工业化的体系,导演只是其中一环,要服从规则,服从资本。

    对于佐杜这样一个游离在主流之外的邪典怪咖,制片厂更是不信任。

    他是一个高度自我,高度理想化的艺术家。

    在他看来,电影必须得按照导演的想法拍摄,不能被艺术之外的东西左右。

    *(photo:MyZaker)

    他也始终固执地认为,电影是一种艺术,不是产业。

    *(photo:MyZaker)

    佐杜不愿向强大的制片厂制度妥协,于是他的梦破碎了。

    那是一个梦,别改变我的梦想

    *(photo:MyZaker)

    他的《沙丘》太过于梦幻,也就注定了无法成为现实。

    佐杜像说起年轻时,被墨西哥当局禁封时一样愤怒。

    他从口袋里套出一把钞票,颤颤巍巍。

    "这是屎。"

    "这什么也不是,这些纸钱里什么都没有!"

    *(photo:MyZaker)

    接着他手舞足蹈:"而电影有心脏,有思想,有力量,有雄心壮志。"

    *(photo:MyZaker)

    最后,佐杜对着镜头问了一个问题。

    "我想做这样的事,为什么不能呢?"

    老人家问完低下头去,陷入了沉思。

    *(photo:MyZaker)

    火苗

    佐杜的《沙丘》夭折后,好莱坞找过雷德利·斯科特拍《沙丘》。

    但因为资金困难,创作档期和家庭变故等一系列原因,准备好了剧本,却没有开拍。

    1984年,《沙丘》的电影化又落到了大卫·林奇手上。

    后来的事我们都知道了。

    这是第一部被拍成电影的《沙丘》,却也是大卫·林奇最想毁掉的一部作品。

    看一看这画风,这……是林奇拍的?

    *(photo:MyZaker)

    因为被剥夺了剪辑权,林奇最终拒绝在电影中属名。

    佐杜看后虽然够笋,但他理解林奇的痛苦。

    一定是制作人干的

    *(photo:MyZaker)

    佐杜没能让他的《沙丘》成为一部改变年轻人思想的作品。

    这个愿景,由1977年乔治·卢卡斯的《星球大战》来完成了。

    但多年以后,有研究人员惊人地发现。

    《沙丘》里的影像设计,在科幻影史上,是如此超前的存在。

    最初的《星球大战》是77年的电影

    参考了很多佐杜洛夫斯基画稿中的视觉效果

    *(photo:MyZaker)

    比如《星战》中经典的刀剑打斗场景。

    *(photo:MyZaker)

    *(photo:MyZaker)

    再往后。

    是我们经常看到的,《终结者》里那种机器人的计算分析视角。

    它最早出现,也是在《沙丘》的画稿里。

    *(photo:MyZaker)

    *(photo:MyZaker)

    还有佐杜设想的星际长镜头,被后来的许多科幻电影实现。

    *(photo:MyZaker)

    当年被佐杜挖入电影圈的吉格,后来和欧班农一起参与了《异形》的拍摄。

    欧班农创作了剧本,吉格设计出了永恒的经典怪物形象。

    *(photo:MyZaker)

    △ 左欧班农,右吉格

    2012年,吉格为《沙丘》设计的哈克南城堡,被直接用到了《普罗米修斯》中。

    *(photo:MyZaker)

    *(photo:MyZaker)

    △ 图一《沙丘》原手绘稿与图二《普罗米修斯》场景对比

    莫比斯,也从一位漫画家进入电影行业,参与了《异形》《第五元素》等科幻电影的制作。

    好莱坞,开始大量重用佐杜当年挖掘的年轻人们。

    在佐杜改编的《沙丘》结局里,主角保罗被杀。

    但他身死之后,却以另一种形式,存活到了每一个人的思想里。

    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在说:我是保罗。

    *(photo:MyZaker)

    从某种意义上,这像是电影《沙丘》的命运。

    它失败了,被扼杀了。

    却无形之中,渐渐改变了些什么。

    我是说,当你想改变观众的意识

    想改变好莱坞高管的意识,改变整个电影生态

    你需要有极大的耐心

    这些想法可能会非常缓慢地渗透到整个体系中

    *(photo:MyZaker)

    也许,说残忍点。

    佐杜的《沙丘》当时真的有机会拍,也未必会真的成为他理想中那样伟大的作品。

    一系列现实的问题还排在后面,技术的局限、市场的选择……

    拍电影,并非只需依靠对艺术的灵性和虔诚。

    就像纪录片中一位影评人说的:

    我实在不知道在75年的时候怎么把它拍出来,

    他的视角太广大了。当时没人能做到那样。回头看看乔治·卢卡斯,在1977年是如何挣扎着完成《星球大战》的,佐杜在他之前,尝试卢卡斯都不敢尝试的事,我觉得这实在是太难了。

    *(photo:MyZaker)

    但即使它是一个注定无以实现的梦。

    也不妨碍它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Sir更多看到的,是一个艺术家终其一生,心中熊熊燃烧的火焰。

    当年《沙丘》流产后,莫比斯问他,你会死吗?

    他笑着说,我不会死的,只是换条路。

    拍摄这部纪录片时,佐杜他老人家84岁。

    但没有放弃艺术创作。

    *(photo:MyZaker)

    他捧出那本大家当年呕心沥血完成的厚厚脚本时,眼里依旧迸发着星火。

    佐杜的理想是创作到300年,但也许他只能再活1年。

    他想拍最棒的电影,但结果可能是失败。

    虽然,拍电影并非只需依靠对艺术的虔诚。

    也许处处需要妥协,需要敛去许多锋芒。

    如果因对现实击碎电影之梦的恐惧,就停下脚步。

    不敢去想,去尝试。

    艺术的未来,电影的未来,又在哪里呢?

    *(photo:MyZaker)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M就是凶手